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写作必须酝酿、提炼和深化主题.没有主题就没有中心,没有主题就没有思想,没有主题的文字是毫无意义的文字.主题的产生必须经过作者酝酿与提炼的过程,主题的提炼必须向集中、新颖、鲜明、深刻的目标进化,使之体现出作者独到的见解.作者在提炼和深化主题中,必须做到思想敏锐、主次分明、随时琢磨和把握对方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记者在采访时,随着材料接触的增多,就开始打腹稿,开始提炼主题.提炼主题的间时,也会酝酿标题.这个阶段,标题和主题往往是重合的.标题是主题的最集中表现,是用最少的、最形象的文字概括出来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提炼主题贯穿新闻采编的全过程。提炼主题,要特别注重三个方面:一要吃透"两头";二要抓矛盾,分析矛盾;三要注意了解对比先进和落后对立的两个侧面。抓主题、深化主题、表现主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小中见大,大中见小。提炼主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学会唯物辩证法,提高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4.
主题是新闻的灵魂。提炼主题的过程贯穿电视新闻采编的全过程。提炼主题,要特别注重三个方面。一要吃透"两头"。二要抓矛盾,分析矛盾。三要注意了解对比先进和落后对立的两个侧面。抓主题深化主题表现主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小中见大,大中见小。提炼主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学会唯物辩证法,提高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5.
重视对科技论文主题的审查与提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大川 《编辑学报》2008,20(6):498-499
论述编辑对科技论文的主题应如何进行审查和提炼;指出编辑对审查、提炼文章主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举例分析讨论审查和提炼主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出版的一些新闻学教科书,在讲到消息写作时,都论及了提炼主题的问题。有的说“每一篇新闻都有一个主题”,“哪怕只写几句话或一句话,也有它的主题”。有的表述得更彻底:“没有‘无新闻主题’的新闻”。只有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写的《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谈到了“有少数消息,如简单地报道一种自然现象或一个社会动态,仅仅给读者提供一个新信息,就无所谓提炼主题的问题。但就大多数消息来说,仍然需要通过提炼主题来说明某一问题,或宣传某一种思想、观点”。对这些畅行于新闻系课堂的说法,笔者倒有一点疑义。我认为,通讯需要提炼主题,这是没有争议的。但多数新闻(指消息这种体裁,以下同)不存在提炼  相似文献   

7.
案主题分析是档案著录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否科学准确地对档案进行主题分析,直接影响着建档立卷的质量。因此,研究档案主题分析误差及对策,尤为重要。一、档案主题分析常见误差1、主题概念提炼不全。主题概念提炼不全,就是提炼出来的主题概念,少于档案中论述的主题概念。换句话说,就是根据具体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的要求,某个或某几个应该从档案中提炼出来的主题概念没有被提炼出来。这种主题分析误差,往往因漏标而导致漏检。2、主题概念提炼过多。主题概念提炼过多,就是提炼出来的主题概念多于档案中论述的主题概念,也就是说档案中有些没有检…  相似文献   

8.
材料是创作的基础,是电视节目内容最主要的成分,是主题的载体。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材料,制作节目才能得心应手,主题才会得到充分的表现。在纪录片选取材料当中,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材料要围绕主题而展开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材料既是提炼主题的基础,又是表现主题的支柱,因此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选材。材料为主题服务有三种情况:不同的材料表现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材料表现相同的主题,相同的材料表现不同的主题。这三种情况都说明材料对主题有一定的制约性。在选材时,一定要注意服从主题的需要,材料要能说明主题,主题要能统率材料。必须…  相似文献   

9.
李方 《青年记者》2012,(8):41-42
大多数新闻作品都是有主题的,也有一些新闻作品是没有主题的,比如一些奇闻趣事、简单的信息性的作品.从总体上讲,新闻作品需要主题,需要有好的主题. 主题是新闻的灵魂,记者只有把握主题,提炼主题,深化主题,才能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才能使读者不仅能获得信息,而且能受到心灵的震撼,才有可能把新闻写成“好新闻”.  相似文献   

10.
主题,就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时,通过全文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一基本意见或中心思想。任何一篇通讯都要有鲜明的主题,靠主题起作用,不仅在于选取事实,而且还在于通过事实说明主题,反映一定的思想意见。我们在提炼和确立通讯的主题时,要注意考虑到这样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时代精神,二是要符合一定时期人民群众所关心的中心,三是要符合典型本身的实际。这三者结合得好,就能使主题正确、鲜明、集中。  相似文献   

11.
提炼主题的第三种方法是:绿叶衬得红花美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对比的方法.也就是说,记者要善于在大量的材料中发现具有对比性的材料,并挖掘出这个对比的实质性的含义.主题实际上就在这里面了.让我们举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主题是指作者在新闻稿件(如消息、通讯、录音报道、评论等)中所要说明和表达的主要问题。它是一篇稿件的灵魂和统帅,也是判断和衡量稿件质量的根本因素。一篇新闻有无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的主题,一看主题的真实性,二看主题的针对性,三看主题的深刻性。我们平时常说主题一般化,主题模糊、不集中等现象,无不同挖掘和提炼主题不够有关。怎样挖掘和提炼新闻广播稿的主题,这是个要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3.
提炼主题有4条途径,可以用形象的语言比喻为:凤凰落在梧桐树,穿珠红线在何处,绿叶衬得红花美,玩味再三意更殊. 怎样提炼主题,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的也是难度最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事,二是主题.没事写不了新闻,没主题或主题不好成就不了新闻.主题是一篇报道的核心,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后,经过对事实、题材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成果.主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事情有大有小,主题也有大有小,大主题是一切新闻作品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古人主张写文章必须“炼意”,“炼意”就是提炼主题。主题的提炼如同金属的冶炼。为写文章而积累的材料如同矿石,文章的主题如同冶炼成的金属,而那熔炉就像人的精密、复杂的大脑,那熊熊燃烧的炉火,便是作者周密、细致、深刻、精妙的思维活动。用逻辑方法去定义:提炼主题就是对原始材料进行一番分析研究、综合归纳,把它们最重要、最有意义、最闪光的思想提炼出来。一、提炼主题的过程提炼主题是一个连续而复杂的过程。近年来理论界有人提出,主题在形成之前有一个“潜意识”过程,现在看来,这个“潜意识”有时在萌发写作动机的那一瞬…  相似文献   

16.
(一)新闻写作立意的特点立意就是确定文章写作的主题及其表达形态。任何类别、体裁的文章写作都有主题。其主题的提炼过程和规律也都是相通或大致相同的。但是,其主题表达的形态、规范却是不尽相同的。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谈的就是新闻写作主题在表达形态、规范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涉及最多的问题往往是如何提炼新闻主题。新闻的主题就是一篇报道的中心思想,它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全篇。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灵魂。一篇新闻的质量高低,首先要看主题提炼和表达如何。所以,提炼新闻主题应该是新闻工作者一个重要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8.
把握主题提炼 晋代文学批评家陆机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精彩、通晓的题目夺人眼球,让人一看便知几分内容.关键问题是对主题的提炼,2008年,营口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建设,努力为百姓打造一个更适宜生活的城市,把营口市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9.
搞深度报道要有独创性。具体要做到三个“独”,即“独出心裁”、“独辟蹊径”、“独具慧眼”。 一、搞深度报道必须独出心裁,在提炼主题上力求突破。这是独创性在深度报道中的最主要的体现。一般新闻报道的主题只要求正确即可。而作为有一定思想深度、能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及其联系的深度报道来讲,在提炼主题上就务必力求有所突破了,必须做到深刻,最好还要有新意。而要提炼出深刻、有新意的主题,就必须要具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20.
主题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材料和表现形式所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文以意为主”,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在文章中起着支配和决定作用。主题不仅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作品的价值,而且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都得为主题服务。本文试从酝酿、提炼、升华三个方面来探讨主题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