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丹丹 《兰台内外》2023,(18):7-8+14
满族家谱反映出特定历史条件下满族家族最真实的生存记录。本文所研究的满族家谱时间跨度约为18世纪前后,其中较为普遍的是清康熙朝中后期黑河地区八旗驻防满族家谱。这类家谱文献极为珍贵,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家谱文献所反映出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以中俄边境黑河地区满族家谱研究已有成果为基础,以《瑷珲正红旗佛满洲扎库他(张)氏宗谱》《武氏族谱》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满族家谱的功能、价值等。对研究家谱文化、清史、八旗驻防史、中俄边境地区满族人口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东北是清王朝的发祥地,在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杨余练先生主编的《清代东北史》,以清史研究的新成果,为我们了解清代东北和进一步研究这一领域提供了统计数字及条件。该书以清代东北的历史为主线,将清代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独具特色的内容贯穿一体,总成的这部清史专著,有以下的几个明显特点: 一、深入研究,取精用宏。本书在征引《清世祖实用》、部分清人文集、方志、笔记及档案资料中,广征博取,精心抉择,从而使全书内容丰富,记述准确。对于清代初期在东北建立的各种统治制度,清帝的东巡,东北的旗地、民地、蒙地及其相互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编辑的《清代满汉关系研究》,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清代268年历史中,满汉关系始终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这一关系的演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王朝的兴衰,而且对近代中国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该书是有关清代满汉关系的学术论集,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丛书·晚清史论丛之一,16开共670页,分为清初满汉关系、八旗制度与满汉关系、边疆治理与满汉关系、晚清满汉关系、档案与文献等章节。  相似文献   

4.
八旗驻防是清代特有的一种军事制度,在明代以前,军队驻防地方大多为戍防险要,并未形成制度化。满洲兴起。在固有的八旗制度基础上,结合明代戍防的做法,创建了一套独特的军事驻防体系。营口地区是当时八旗驻防要地,设官驻兵,垦地戍边,对于清代营口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农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万历二十九年至四十三年(1601-1615)创立的满族兵民合一的军事社会组织,后来发展成完整的制度,对清代历史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满族作家杨钟羲在<雪桥诗话>中,对八旗制度进行了一定的叙述,既保存了清代有关八旗的珍贵史料,又寄托了作者深远的现实关怀,还对清朝的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何文平 《历史档案》2002,(3):97-101
八旗是清朝入主中原并维系其统治的军事支柱 ,它与绿营一起构成清王朝传统的两支武装力量。一般认为 ,在咸同以后 ,由于湘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势力随之崛起。八旗、绿营的“经制”地位从而受到冲击 ,并从此日渐衰败。但是在晚清军事近代化的过程中 ,传统驻防八旗兵也做了不少的适应性调整 ,尽管它们再也无法重现昔日雄风 ,影响也越来越小。它们的衰败过程既是晚清军事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考察近代军事改革的重要参照系 ,仍然有了解的必要。本文仅以清末 30多年内广州驻防八旗的状况为例 ,做一简单的论述。一 …  相似文献   

7.
由林永匡、王熹合著的《清代饮食史》一书,最近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36万余字,图文并茂,是我国古代饮食史研究方面的第一部学术研究专著,属《清史研究丛书》之一。该书在充分丰富的历史档案材料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与技术资料写成。全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清代饮食文化概述;第二章清代的民间年节与饮食风尚;第三章清代的饮料与名小吃、风味食品;第四、五章清代的皇室与宫廷膳食;第六章清代的孔府与贵族饮  相似文献   

8.
清代历史上,八旗生计问题非常引人注目。它几乎贯穿了清朝一代,也震动了清朝社会。本文拟对这个问题做些初步的探讨和说明。 一、八旗生计问题的发生 1644年,清军入关,满族统治者夺取了全国政权。在这种民族大举迁居异地的情况下,他们解决生计问题的办法是圈地、占房和建立粮饷制度。  相似文献   

9.
陈力 《兰台世界》2013,(9):16-17
八旗制度是清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外学者对八旗制度在清朝历史中的作用作过广泛而深刻的研究,他们主要围绕政治、军事、文化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清代为了巩固统治,曾在全国的诸多省会城市和战略要地设置八旗驻防,并将旗人集中驻扎和汉人隔离开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满城.开封因地处中原腹地、黄河要津,清政府在此建筑满城,驻扎八旗兵丁,维护地方稳定.  相似文献   

11.
八旗骑射是满族人在明代末年,乃至整个清代一个重要国策,对于满族人夺取全国政权,巩固满清统治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文章对八旗骑射在满清中的重要地位和崛起历程进行分析,对八旗骑射的衰落原因和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八旗满洲 清代八旗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俗称“满洲八旗”。所属除满族成员外,满洲佐领下亦有少量蒙古、汉人,并单独编有蒙古佐领35个、半分佐领2个,鲜朝佐领6个,俄罗斯佐领、番子佐领各1个。八旗满洲的地位优于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是八旗组织的主体。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初置四旗,每旗下以300人为一牛录,设额真1人  相似文献   

13.
锡伯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明末清初,锡伯族居住在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后来被清政府编入满洲八旗,并分迁各地,驻防屯田。目前,锡伯族历史的研究者普遍认为,有清一代锡伯族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迁移:第一次是康熙年间由嫩江和松花江流域迁到盛京和北京。第二次是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从盛京所属各地锡伯官兵内抽调一部分,迁到新疆伊犁驻  相似文献   

14.
《历史档案》2006,(4):82-82
《孟森著作集》近日由中华书局出版。 孟森(1869-1938年)被史学界誉为近代清史学派的开山祖,他从1913年开始,相继发表有关清代历史的专题考证文章,在当时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其清史研究成果,主要在于对清先世源流考定、满洲名称考辨、八旗制度考实、雍正继统考证、清初史事人物考辨等,对明清史研究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清代的题、奏文书,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近年来的清史学界,凡言及清史资料,总是把保存至今的、数量浩繁的题、奏档案,看作是研究一代历史的最重要的第一手材料。 关于题奏制度,过去已有人写过不少文章。这对于了解当时的行文制度,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但是,对于有清一代题奏制度的承袭和变化的具体过程,特别是通过沿革过程揭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用心和所引起的实际作用,至今尚未见到系统的论述。故此,笔者仅以早年在从事题奏文书整理工作中所得的点滴见闻,加之新近求索古籍记载中所猎的些少材料,撰成拙文,以求教于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16.
八旗制度是满族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入关前,它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职能,对满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入关后,它是建立和维护全国统治的中坚力量。作为八旗的重要组成部分,八旗汉军历来受学术界关注。多年来,学者们围绕八旗汉军组建的原因、时间以及其名称、作用等问题展开探讨,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7.
清代秘密宗教档案史料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秘密宗教这种组织形式,长期被利用于组织和团结群众进行阶级的和民族的反抗斗争。有清一代,广大被剥削和被压迫的人民,借助以白莲教为主体的这种秘密的教、会组织,有效地进行了无数次的武装反抗斗争,有力地摇撼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秘密宗教在清代社会变革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客观地表现出它在清史研究中应有的地位。但是,由于秘密宗教传播异常诡密,教门之间盘根错节,相互影响而又演化不一,给我  相似文献   

18.
有清一代,满族统治者为了突出其核心统治地位,不顾汉人的传统风俗习惯而强制推行了剃发易服制度.虽然此举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以致发生了多次喋血渗案,但清统治者却始终如一地推行剃发易服制度,因为这对巩固清政权、维护其对汉人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清帝推行剃发易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清代武举考试对象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其中八旗蒙古武举制度对于清代的蒙古族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是清代武举制度的一个亮点。文章对蒙古八旗武举形式、考试内容和考试管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虹 《兰台世界》2017,(2):8-13
我国著名清史研究泰斗王锺翰先生说过:"不但研究清史与满族史离不开满文档案,就是研究我国其他各兄弟民族的历史,能掌握利用满文档案与不能掌握利用满文档案,出成果见功夫与否,会有很大不同和区别。"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数量可观、内容丰富的满文档案,且以其独特性、原始性和完整性见长,是研究满族文化、清代东北地方史不可替代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