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亮 《报刊之友》2013,(8):25-28
本文目的在于论述媒介与受众之间存在的冲突和平衡。在简单介绍媒介的发展情况,受众利用媒介的原因和利用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媒介与受众的冲突。同时本文阐述了媒介与受众的平衡,介绍了媒介监视环境等正面功能。随后,媒介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使受众拥有了"话语权"。此外还阐述了媒介与受众相互作用的现状。媒介为了获取更多的受众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开始以受众的需求为主,而受众在利用媒介获取信息的同时,逐渐对媒介产生依赖。最后阐述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相互修正、相互提升。媒介在以后的发展中定要培养新闻职业道德,而受众也应该逐步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做好自己的"把关人"。  相似文献   

2.
张亮 《今传媒》2013,(8):25-28
本文目的在于论述媒介与受众之间存在的冲突和平衡。在简单介绍媒介的发展情况,受众利用媒介的原因和利用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媒介与受众的冲突。同时本文阐述了媒介与受众的平衡,介绍了媒介监视环境等正面功能。随后,媒介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使受众拥有了“话语权”。此外还阐述了媒介与受众相互作用的现状。媒介为了获取更多的受众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开始以受众的需求为主,而受众在利用媒介获取信息的同时,逐渐对媒介产生依赖。最后阐述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相互修正、相互提升。媒介在以后的发展中定要培养新闻职业道德,而受众也应该逐步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做好自己的“把关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公共危机中传媒对受众的心理引导,本文以汶川大地震为个案,对灾区受众媒介接触及对媒介的心理反应两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受众接触媒介的情况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危机传播中各有优势,互补互动;从受众对媒介的心理反应看,受众的需要、情绪、认知、评价等心理特征和媒介影响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媒介融合形态逐渐成熟,媒介环境的改变促使受众观念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树立正确的媒介受众观,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只有这样,媒体才能赢得受众支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主要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受众观念的转变,指出了当前受众观念的总体特征即权利主体,并从媒介、受众及媒介和受众关系三个层次分别阐明了受众观的特点和变化。  相似文献   

5.
刘清生  杨琴 《传媒》2016,(20):81-83
新媒体时代,受众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两者形成了双向作用的依存关系.从媒介供给和受众需求两个层面来分析,媒介更加突显"受众本位"意识,加强媒介供给,在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增加受众黏度,强化受众对媒介的依赖,受众则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保持理性,避免过度媒介依赖.  相似文献   

6.
媒介定位是根据竞争者在媒介细分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和受众对媒介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媒介与众不同的形象,确定媒介或媒介内容产品在受众心智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手机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大媒体",无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还是在受众生活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对媒介的依赖现象越来越明显。本文中将透过媒介的"高频化"使用、"器官化"发展、"奴隶性"依赖这三个方面的表征,深入探析受众媒介依赖的原因,探讨媒介依赖之于受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媒介批评对于规范新闻媒介行为,促进媒介的发展和改革起着重要作用。普通受众是新闻媒介最广大的信息接收群体,他们理应在媒介批评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普通受众媒介批评实践虽有所发展,但整体却处于弱势地位:普通受众参与媒介批评的数量少,媒介批评质量相对较低,影响力不足等。造成这种弱势地位的原因有媒介双重属性、普通受众自身批评能力较低、批评渠道不畅通等。  相似文献   

9.
人类与媒介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媒介的传播范式及其受众意识的偏离极易引发对媒介生态平衡的破坏,造成不同群体问的信息资源不平等。媒体往往主要对准城市中具有高消费能力的受众,而忽视广大的农村受众。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受众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着重探讨了如何通过加强农民媒介素养教育来改善农村受众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5,(8):46-51
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精神需求表现更为复杂。本文从受众信息寻求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媒介幸福感视域下受众的三种信息寻求动机:工具性寻求、利益性寻求及自我保护性寻求,并对受众从媒介中寻求信息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激发受众主动进行信息寻求的行为。这为检视媒介如何促进受众的幸福感提供了分析工具,从而为研究如何提高受众的媒介幸福感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张立芬 《新闻世界》2011,(7):270-271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体平民化的推进,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媒介素养问题。本文从媒体的公共性出发,通过研究我国媒体在产业化进程中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受众媒介素养在媒体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媒体应在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方面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李献惠 《报刊之友》2011,(7):137-139
目前的国际传播系统中,媒介帝国主义甚嚣尘上。面对媒介传播偏见的客观存在,面对蕴含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媒介节目的大量涌入,受众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变得日益紧迫而严峻。受众媒介素养教育实施途径包括面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媒介自身的正确引导以及受众的自律与自我教育等,通过多种渠道的配合,共同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献惠 《今传媒》2011,(7):137-139
目前的国际传播系统中,媒介帝国主义甚嚣尘上。面对媒介传播偏见的客观存在,面对蕴含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媒介节目的大量涌入,受众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变得日益紧迫而严峻。受众媒介素养教育实施途径包括面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媒介自身的正确引导以及受众的自律与自我教育等,通过多种渠道的配合,共同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媒介具有教育、培养受众的功能。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受众本身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受众思想教育的媒介路径也发生了变化。本文探讨了受众思想教育的媒介路径所呈现的特点,分析了受众思想教育媒介路径的多元化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教育的建构,以促进受众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电视媒介的受众意识日益国强。这集中体现在它们所创办的受众参与性节目上。从目前情况看,这些节目的内容多属娱乐性。电视媒介通过努力经营这些节目,在陶冶受众性情、增加受众知识、提高受众的审美能力、激发受众参与热情……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从整体上看,电视媒介与受众的联系,往往忽视将电视媒介的主体节目──新闻类节目作为联系受众的桥梁,新闻节目的主体意识不够,其主体作用发挥不足.笔者认为:电视媒介在制作新闻节目的过程中,同样应该增强受众的参与性,进而培养受众的新闻意识,最终提高电视媒介受众…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的大众传媒中,网络与短信是发展最快的两大新兴媒介。但由于其自身交互性的特点造成了话语权缺失、公信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它们的发展。只有大力开展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网络与短信媒介受众的素养教育旨在通过引导人们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媒介的性质、了解受众与媒介的关系等内容,使人们具备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和独立批判及自我规范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马锋  周东华 《新闻知识》2005,(2):18-19,17
受众观是指媒介对受众角色、身份和地位的整体观念意识,是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观念、价值信念、价值理想等等在受众角色认知中的反映。不同的受众观不仅决定着媒介与受众的关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媒介的编辑方针、传播内容和运作体制等。在西方传播史中,将受众视为公民曾经是长期以来媒介的基本受众观念。但是,随着80年代以后席卷欧美的广电业市场化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18.
媒介的核心受众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红 《新闻爱好者》2003,(11):16-17
媒介的市场定位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媒介自身定位和媒介的受众定位。当前,媒介之争已经成为受众之争。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受众就等于赢得成功,而赢得受众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传播对象。所以,受众定位是媒介定位的关键,而核心受众定位又是受众定位的关键。无论哪一种定位,成功的秘诀在于,寻求市场“缝隙”和传播“盲点”,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作为商业化运作的结果,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媒介格外重视受众调查,每一种媒体、每一家媒体都确立自己的核心受众,并根据受众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19.
进入大众媒体时代后,报刊、广播、特别是电视与网络在生活中的比重扩大,社会普遍认知媒体具有强大影响力,受众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被动的接受并被影响。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受众在多元化选择中变得主动,其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一方面我们承认媒介的强影响力可能造成媒介权力滥用,导致信息流通不畅、新闻报道夸张渲染娱乐化、社会责任感缺失。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受众需求对于媒介的反作用,受众地位提升后的正负面角色。在新闻实务中需探讨媒介权力与受众需求的关系平衡中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如对网络新媒体等平台的运用,媒介发散思维的创新操作。  相似文献   

20.
王秀芳 《今传媒》2011,(4):136-137
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发展,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显得格外重要。而对于占受众人口总数大多数的农村受众而言,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如何?其中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对此,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有什么相应的对策?这正是本文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