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提问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好奇好问是孩子突出的特点,可课堂上,提问却成了教师的专利,孩子似乎只有回答问题的义务。然而,质疑提问是孩子学科学的起点,科学探索要依靠问题的不断推进。鼓励和引导孩子提出问题,能激发孩子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欲望。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幼儿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体现。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鼓励幼儿提问是十分重要的。做为教师和家长要对幼儿不爱提问的情况找出原因,然后为他们创设情境,让孩子多说、多动口、多思考,使其勤于提问,敢于提问。  相似文献   

3.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要求教师把学习的权利、学习方法交给孩子,使孩子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能主动深究和发现,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乐学、会学的能力。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树立孩子主动参与的信心要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为孩子创设一个平等、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孩子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充分地表现自我,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思考和探索。教师要充分热爱和信任孩子,对孩子的提问,…  相似文献   

4.
为了帮助家长发展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成绩,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提出以下几条建议,希望能给家长一点启发。1.要培养质疑的习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  相似文献   

5.
小学是基础教育时期,在打好孩子基本功的同时,培养他们3个核心习惯是关键。这三个大核心习惯是:阅读习惯、问题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其中阅读习惯甚为重要。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不仅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科普书籍等。以一名低年级学生为例,如果他能坚持阅读30分钟,而不去吃东西或喝水,就鼓励孩子每天这样阅读下去,以后肯定受益非浅。如果孩子不喜欢看书怎么办?专家认为,这需要家长们的耐心。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家长可以先把故事中的部分情节念给孩子听,然后让孩子自己去读,并鼓励孩子把读后的感受说出来无论孩子最后说的如何,都对他表扬和肯定。长此以往,阅读终将变成孩子的日常习惯。此外,问题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也非常重要。孩子爱问“为什么”是好事,说明孩子在思考,在主动地动脑筋。对爱提问的孩子家长应鼓励并积极帮其解答疑问。如果孩子不爱提问,家长就要多问孩子,由此,慢慢地转为孩子自己主动开口提问。小学阶段培养三个习惯@辛言  相似文献   

6.
如果带孩子去散步,可能的话,建议你以孩子为中心。散步的速度应以孩子的速度为标准,而不是你走在前,让孩子紧追你。否则散步就失去了放松身心的意义,更谈不上给孩子加入一些适当的教育内容了。散步时,孩子会对周围的一切发生兴趣。你可以等孩子提问,也可以主动提示问题。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鸟鱼虫,内容广泛而  相似文献   

7.
范怡 《早期教育》2001,(3):38-38
创设一个平等、宽松的班级氛围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幼儿会有一种安全感和自由感。安全感让孩子见了老师不紧张,敢于提问;自由感让孩子敢于谈自己的想法,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提问需要有预设,而对于孩子的回答又该如何适时适度的反馈?本文探寻教师有效回应的良策,运用巧妙肯定、精心梳理、互动提升和多方展现的方法,恰当有效地给孩子适宜的回应,从而支持和推动活动的进展,进一步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有效的提问可以激活课堂,解决学生"沉默"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当"慧"提问,引导孩子"慧"学习,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的"慧"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0.
打开语文课堂和生活实际的通道,让学生有相关的语言储备,培养孩子的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孩子会讲得体的话,善观窗外之景,能大胆地去体验与提问,从"修学游"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在生活中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11.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从会说话时起,就开始提出问题,从天空到地面,直到家里的一切事物,都会成为他们追问的对象。但是,我从多次听课中发现,当前小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并不多见,这无疑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不利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使小学生主动提问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培养小学生敢问的勇气教师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较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大胆思考,使他们做到敢想、敢问。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其问题质量如何,教师对其行为都应给予鼓励;学生提错了问题,教师应引导其从另外的思路去思考,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  相似文献   

12.
陈晓东 《新疆教育》2013,(16):123-123
学生主动提问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一种,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从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并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兴趣等方面阐述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主动提问能力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立足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发展需求,对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创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分析影响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发展的因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科学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开展学习活动,训练并提升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基于此,文章立足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对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意义及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发展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效提升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上学的那天起,每个入学的孩子几乎都要被老师劝导:学生就要勤学好问,只有勤学好问将来才能有所作为。但是,大多数学生勤学做到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学习,大家都在苦学,都在拼。可为什么同样在一个班级上课,同样是一个老师授课,有的学生成绩就一路攀升,有的同学成绩却总没有起色?这除了无可避免的智力上的差异外,学习习惯这个非智力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所有的学习习惯中,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是重中之重。可见独立思考,主动提问,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思维的发展和学问的探求,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具体怎么做才能培养学生提问习惯,促成学生提问能力的形成呢?  相似文献   

15.
正家长提问:专家支招: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知礼节、懂礼仪的人,那么,家长怎样来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呢?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去探亲访友,还是在家中款待亲朋好友,这都是让孩子学习礼仪、提高交往能力的好机会。在日常的生活中,让孩子学会待客之礼。在等待客人拜访前,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家长告诉孩子见客人应有的礼节,如在客人面前应面带微笑,起身主动问好;对客人的提问认真回答;孩子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热情招待客人,为客人端茶送水。在家长与客人交谈时,告诉孩子不要  相似文献   

16.
幼儿时期,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特别强,他们总是对身边的事物感到好奇和疑惑,因而常常提出一些问题,有时竟弄得家长难以开口。那么,作为父母应如何对待孩子的提问?一、正确对待孩子的提问孩子的提问有时会五花八门、难以想象。孩子提问多,说明他求知欲强。对于孩子提出  相似文献   

17.
正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想去认识、了解的向往。但由于受传统教育和当前教育体制的影响,他们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被扼杀,敢于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孩子可谓凤毛麟角。有的孩子怕碰壁,受到别人的嘲笑和讽刺;有的学生胆小怕事,不敢提问;有的学生懒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有的学生则长期受其影响,已经没有了质疑意识,从而产生迷信课本和老师的惯性思维。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丢掉  相似文献   

18.
《诚实的孩子》一文讲列宁小时候打碎姑妈家的一只花瓶,先是说了谎,后来主动认错的事,说明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诚实的孩子。这些内容学生似乎很能理解,其实不尽然。有一位教师在讲读完课文后提问:“你准备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小朋友的回答几乎千篇一律:要象列宁那样,说了谎就写信给姑妈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如果按常规,  相似文献   

19.
有关资料及日常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经常产生质疑和爱提问的情况比例很小,而没有疑问和从不主动提问的主动提问的却占大多数,学生质疑和提问的基础较差。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教学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使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都有所提升,而主动提出问题的关键点便是主动的方式,并且相应的落脚点应该在于对学生的综合提问能力进行有效提高,而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中学生其自身往往不具备较强的主动提问能力,并且其自身所用思想往往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其被动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及知识,使其自身主动探索问题能力以及提问能力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构建。基于上述角度,文章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进行详细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