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科幻小说里,人类就开始在火星上漫步了,然而直到今天,这还只是个设想。但许多人都坚信,问题不是人类能不能登上火星,而是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到达那里。至今,仍然没有人确知怎样才能最方便、最省力地到达火星。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至少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不过,火星协会主席罗伯特·祖布林认为这个数字应  相似文献   

2.
火星,是太阳系第四颗大行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如果火星有生命和水,它将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另一颗星球。每当火星在天空中变得更加明亮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新一轮火星探险的到来。 2003年6月7月,“火星快车”和“勇气”号及“机遇”号相继冲天探寻火星,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地球如此密集地向火星发射探测器,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3.
剑民 《科学启蒙》2009,(1):11-15
“风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极附近区域后,正在按照预定计划紧张有序地工作。“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是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探索火星的征途上发起的新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火星有着和地球最相似的地理环境。它距离地球0.78亿千米,表面有水的痕迹。人类一直梦想在火星上找到生命的痕迹。早在1962年,前苏联就发射了“火星-1号”探测器,第一次对火星进行了探测。从此,人类开始对这颗陌生的红色星球进行不懈地探索。  相似文献   

5.
剑民 《科学启蒙》2009,(Z1):11-15
"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极附近区域后,正在按照预定计划紧张有序地工作。"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是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探索火星的征途上发起的新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学习》2010,(4):35-35
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科学家开始探索人类未来移居火星的可行性。美国“火星协会”甚至制订出了一套详细的“千年改造火星”计划,这套计划可以让人类像“愚公移山”一样在1000年内将毫无生机的火星逐步改造成一个可供人类居住的绿色星球。如果“改造火星”计划真能成功实施,也许在1000年后,当温室效应最终可能摧毁人类的地球家园时,变成“绿洲”的火星将会成为人类在太空的“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7.
刘少华 《课外阅读》2007,(11):60-62
火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大量的铁氧化物覆盖在它的表面,让火星看上去总是红艳艳的。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理所当然地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考虑范围。那么,如何让植物在火星上繁茂生长呢?  相似文献   

8.
池浩 《初中生》2011,(1):51-56
火星在过去或现在是否和地球一样存在生命?是否有文明?是否有水?自古以来,披着红色外衣的火星一直是人类着迷的对象。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对地外空间的探索之梦逐渐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人类解决(jiějué)能源(néngyuán)危机(wēijī)和人口爆炸(bàozhà)等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其他星球上克隆(kèlóng)第二个地球,建造第二个家园。火星是目前已知的星球中与地球环境(huánjìng)最为相似(sì)的一个星球。水是生命(shēngmìng)之源。在火星上寻找水,是人类探测(tàncè)火星的一大目标。找到了水,就意味着人类有可能在其他星球建立长久居住地。四十多年来,人类共开展了三十多次火星探测活动。那些探测器,有的从火星附近飞过,有的环绕火星飞行,少数在火星表面着陆(zhuólù),它们使人类对火星的认识大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10.
探索火星     
长期以来,在火星上寻找水是人类探测火星的一大目标。如果有水存在,就意味着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如果有生命存在,就为解答生命之谜提供了可能。另外,如果火星上有水,就可以为人类在那里建立长久定居地创造条件。自1960年以来的四十多年间,太阳系有九大行星,火星是第四颗大行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同时还是目前已知的星球中和地球环境最为相似的一个星体。探索的历史人类先后向火星发射了三十多个各类探测器,但三分之二以失败告终。成功完成任务的航天探测器,帮助人们扩大了对火星的认识。此前有的天文学家认为,火星表面生长着厚厚的植…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2011,(16):21
七岁的波力斯卡在一次野营时告诉大家,他来自火星,并跟人讲解火星上的生活、火星上的居民,以及他们飞往地球的传奇经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甚至绘声绘色地提到了人类古老传说中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火星500"? 这是由俄罗斯组织的一个大型国际性试验项目,是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上尽量逼真地模拟载人火星飞行的全过程:飞向火星、环绕火星、登陆火星,直到返回地球.试验的场地设在莫斯科郊外的俄罗斯航天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里.  相似文献   

13.
太空土壤     
如果有朝一日人类真的能到月球或火星上定居,食物的供给不可能依赖于成年累月无休止地从地球往返运送,而指望农作物能在外星球土壤上茁壮成长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想解决未来人类在火星或月球上的吃饭问题,必须另谋良策。  相似文献   

14.
格林尼治时间1997提7月4日17时07分(北时间7月5日1时07分).美国“探路者”号火星探测飞船成功地在火星着陆。科学家们相信,终有一天人类登上火星将不仅仅是梦想,也许只有到那时,火星上的生命之谜才能最后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5.
在第11册语文书上有一篇《只有一个地球》的课文。课文中说:“即使人类能在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又有多少人能移居到火星上呢?”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时间非常接近;地球自转轴与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大约是66度;所以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昼夜。于是就有人想当然地认为,火星适合人类生存,火星上可以建造一个移民基地。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对火星进行近距离手9号”宇宙飞船,在环绕火星飞行时,拍摄了大…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一项太空计划:在2030年,把宇航员送往火星。火星探路先驱火星在古代就已经为人类所知,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除地球之外人类的最好住所。但是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古人对火星只是充  相似文献   

17.
1969年,美国成功地实施了阿波罗计划,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为远征其他星球奠定了基础。火星是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也是多年来人们一直密切关注的星球,人类下一个涉足的目标必然是火星。尽管以往几十年间,世界上主要航天大国向火星发射了许多探测器,但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所限,难以完成载人登陆火星的使命。只有在30多年后的今天,才有可能制定宇航员登陆火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科幻片《红色星球》中,人类在2050年移民火星,那些人生存的基础竟然是地衣。地衣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都特别强,它们改变了火星大气的成分,让火星能够适应地球移民生存。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些令人不可思议吧,可欧洲空间局的科学家正打算这么做,他们希望把地衣移栽到火星上,让地农成为人类移民外星的“先遣部队”。他们最近的实验表明,地衣能够适应严酷的外星环境。  相似文献   

19.
探测火星是美国在本世纪头20年航天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既定目标。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长期发展计划,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当属“火星技术发展计划(M arsTechnology Program)”,其目的是开发未来火星探测任务所需要的各项技术,采用系列轨道飞行器和着陆器对火星进行智能机器人化探测。这些轨道飞行器和着陆器携带经过精选的科学仪器,更深入地研究火星的特性,增进人类对有关火星上生命、气候和地质的了解,为今后人类探测火星做好准备。该计划继续沿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时采用的系…  相似文献   

20.
你好,火星     
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探路者”号探测经过长达7个月的漫漫旅途,终于成功地登上了令全人类魂牵梦萦的红色星球——火星。这是继1976年夏天两艘“海盗号”宇宙飞船首次登上火星以来,人类又一次成功地造访这一地球的近邻。 2001年10月下旬,又一火星探测器“奥德赛”抵达火星,并开始缓缓下降,于2002年1月进入了火星上空400千米高的极地轨道,开始进行为期两年半的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