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组织理论对物理创新教育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教育的重点。本文尝试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自组织理论作为指导,着重从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几方面入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陈开模 《考试周刊》2014,(51):62-62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创新教育是21世纪的必然选择。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等。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期。因此,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芳 《职业技术》2015,(4):118-119
当前,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第一线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是现代技工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主要课题。通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研究,构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目前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和创新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作为政治课教师应在创新素质教育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把学生培养成善于思考,敢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性人才。下面就介绍几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志岗 《考试周刊》2011,(42):23-24
在21世纪新的经济发展时代,如何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新世纪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问题。要激发和启迪学生的创造性,关键在于开发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这种能力是创造型人才的必备条件。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必须遵循的教育方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谈到教育时,他把创新放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上。他主张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而美术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突出学科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特点,树立创新的理念,营造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习习惯,不断优化学生创造心理结构,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针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7.
实施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主流和重大突破口.文章在创造性教育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今市场营销专业创造性教育现状,从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两个方面提出了在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推行创造性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叶亚敏 《成才之路》2012,(20):60-60
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必须遵循的教育方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谈到教育时,他把创新放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上。他主张,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而美术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突出学科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特点,树立创新的理念,营造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习矛喷,不断优化学生创造心理结构,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针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我们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提出的"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主张,是对当代我国教育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大批合格人民教师的重任,坚持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其重要。要在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本文通过重新认识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分析了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实施方案及其优势。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历史赋予学校教育的光荣使命。因此,创新教育就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等特征的总和,是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而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即主动性是创造性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主动性的培养归根结底还是创造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呢?下面结合文献和教学实际,浅谈学生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关于创新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造就大批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教育。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教育应打破传统教育的桎拷 ,更新教育观念、把思维教学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 ,同时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 ,几方面有机地结合 ,方能培养出大量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必须大力开展创新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基础,所以目前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化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化学中表现出诸多的创造性思维障碍,在这里提出共同探讨,以探求培养学生化学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表现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化学中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是多方面的,为此,我们设计了“学生学习化学时创造性思维的表现”调查表。通过调查…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和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创新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深化素质教育重点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要深刻认识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科学分析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因素,找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和途径,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与青少年创造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创新教育是21世纪教育面临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和创造人格等创造心理素质。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心理素质应从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创新环境的创设,创造性教师队伍的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人格的培养,实施创造性教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前提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生物课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始终贯穿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也就是进行创新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的取向教育,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创造性教育模式。从教育的目的看,创新教育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因此,简单地说创新教育,也称为创造性教育。  相似文献   

19.
培养创造性思维,塑造创造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将进入一个创新的社会。有识之士指出,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已由重知识教育逐步转到重素质、重能力的教育机制上来,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创造精神的陶冶。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训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3,(A1):138-139
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创新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中起着关键作用,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中学化学教师在创新教育中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利用教材组织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