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唱音乐是曲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是说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 ,也是区别各个不同曲种的重要标志。说唱艺术的另一个特点 ,那就是它们中的多数早期都是农民艺术。由于曲种的流行地域不同、流传的阶层的审美观念不同 ,以及南北文化差异 ,就形成了南北说唱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我们正处于一个风云翻滚的世纪将结束,蕴含无限希望的新纪元即将来临的时代,在这新旧撞击,承前启后的时代,从事文学创作应该说是一种幸运,当然,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是特定的时代心灵轨迹的艺术的反映,而且应该体现对未来进程的饱含哲理的思考,总之,时代的大背景影响着中国文学的走向,贵州的文学创作自然也概莫能外,而地理环境制约物质文明的程度,创作主体的秉赋又使得贵州文学在具体运作上存在着多种可能。如何发展贵州  相似文献   

3.
秧歌剧是海阳大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戏剧、歌舞、说唱等艺术形式的共同特点,又在结构、语言、情节等方面具有自身的本质属性,是各种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4.
与明代“后七子”同时代的孙应鳌,不仅在文学观上有新的建树,独立地提出自己许多文学观点,而且在诗、文的创作上也有自己的成就,在贵州文坛上独领风骚,开启了贵州此后的文学创作新领域,并为贵州明清文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敦煌文学”的概念最早是由王利器先生在《敦煌文学中的〈韩朋赋〉)》和周绍良先生在《谈唐代民间文学》”,中正式提出,自此之后,很多学者开始从宏观上研究把握敦煌文学,致力于整理敦煌文学概论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就有很优秀的论著成果出现,如张锡厚先生的《敦煌文学》、由颜廷亮先生主编的《敦煌文学》和《敦煌文学概论》、以及张鸿勋先生的《敦煌说唱文学概论》等都是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尤其是颜廷亮先生组织全国敦煌文学研究的代表学者撰写的《敦煌文学概论》一书,“进一步驱散人们对敦煌文学概念的狭隘理解,把敦煌遗书内俗文学和雅文学均归入敦煌文学的研究范畴,分别予以全面系统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凉州贤孝是一种用地道的凉州方言演唱的独特的民间说唱艺术,其唱词也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表现艺术,其中大量叠音艺术的运用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文章试就凉州贤孝唱词叠音词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作一探讨,从某种程度上揭示凉州贤孝唱词的语言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谢六逸(1898——1945),曾用笔名六逸、路易、宏徒等,贵州贵阳人,早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即开始文学活动。他是文研会最早的成员,是该会机关刊物《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的主要编辑之一,也是现代著名编辑家、作家、文学理论家,为我国新文学的  相似文献   

8.
出版传媒对新时期贵州少数民族诗歌的影响很大,其载体性和中介性使它对贵州少数民族诗歌发展产生了孕育作用、桥梁作用和平台作用,进而影响到贵州少数民族诗歌的文本呈现和文学机制,使这两方面都通过出版传媒实现了升级和更换,并为贵州诗坛培育了一大批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9.
艺术和科学一直是学术界对于翻译性质界定的争议。本文在翻译美学理论的基础上,浅谈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以期发掘文学翻译中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绵延千百年的贵州本土艺术文化瑰宝,其价值不可估量。东西方文化的交织与碰撞,各种现代化要素的影响,使贵州本土艺术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从军营到报社再到出版社,从战士成为记者、诗人与编辑、旅行家、传记作家、报告游记作家、出版家与社会活动家。张克的文学/文化编码系统是动态发展的,这与他的文学/文化意识的深化同步进行。最终形成了他始终立足于贵州领域、建设文化家园的独特道路。  相似文献   

12.
把文学纳入艺术教育范畴,开展以文学为媒介的艺术教育.在这一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开发文学的艺术教育功能,以有效地培养受教者的感知、理性、情感、想象等能力,提升境界,塑造灵魂,为新世纪造就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由近代报刊形成的文化和政治批评的"公共空间",显示了现代文学发生时的社会文化状态,文学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采用适合于公共空间的话语方式生产和传播着文学。发生期的贵州现代文学,在文学传播方面表现出传播媒介报刊化、传播范围趋于广泛化、文学的社会功能被强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敦煌俗赋从多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戏剧性特点,其说唱结合的音乐性特点,仪式、服饰及场景的装饰性,代言体的结构方式,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人物心理的表演性描写,语言的动作性、口语化,幻想虚拟的浪漫情节,喜剧与悲剧两种风格特征,显示出和文人赋体文学的巨大差别,具有突出的戏剧性特点.敦煌俗赋的戏剧性因素成为后世戏剧文学和白话小说的滥觞,在文学史、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近代报刊的出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提供了与古代文学截然不同的媒介与载体,直接影响了现代文学的形态性质、文体类型和审美特征。以贵州出现最早的《黔报》、《贵州公报》等近代报纸为考察对象,从“文学场”的生成角度,探讨在由报刊开拓的文化语境中贵州现代文学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6.
地域文化诸因素通过不同途径渗透到作品中,影响创作者的创作心态、接受者的审美心态,进而带来地域文学此地特有、彼地所无的特色。贵州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贵州山地文化、世俗文化、通道文化以及边缘文化特征的分析,深入探讨贵州地域文化对民性的濡染,成为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重要的沟通中介。  相似文献   

17.
影视艺术被称为第七艺术,它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儿.影视艺术综合了文学、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门类,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艺术重要的艺术表达手段,在影视艺术中具有独立的、重要的审美价值,是影视艺术语言不可缺少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文学与音乐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考察外国音乐史,特别是欧洲音乐史,我们就会发现大量的这样的实例。“文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姻缘’。而且几乎毫无例外地承认,这种姻缘本身就包含着构成分析之基础的对应、影响和互相借鉴。有时候,艺术家本人就意识到自己的主题、布局、技巧、形式安排和思想的发展方式其实属于另一门艺术的范畴……对于比较学者说来,这一点的意义还在于:文学与其它艺术的关系并不是批评家的臆造,而是艺术家自己也承认的事实。”①音乐从文学中汲取营养;文学借鉴音乐的表现形式,二者互相阐发。俄国伟大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从文学中获得过诸多灵感,根据小说、诗  相似文献   

19.
虽然从文学形式上来看,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性更强,现代主义文学的虚构性更强,但无论是卢卡奇的现实主义的美学观,还是阿多诺的现代主义的美学观,都体现出重组在文学虚构方面发挥的作用。卢卡奇的重组观侧重于重组如何呈现总体性,而阿多诺的重组观侧重于重组在艺术各属性中的地位。在两人的重组观中,重组既产生文学的虚构性,又使文学虚构具有认识性。从重组理解文学虚构有利于我们在这个虚拟现实技术日益发达、艺术形式更加多样的时代重新认识文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文学论文和文学书简为依据,分五个方面较为具体详尽地总结探讨了高尔基关于戏剧文学和戏剧艺术方面的丰富思想观点。认为:高尔基的戏剧观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充满着深刻的艺术辩证观点,是指导无产阶级戏剧创作和其他艺术创作的权威性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