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扁鹊治病》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寓言。片断一(课件出示扁鹊的话)师:这是扁鹊对蔡桓公的三次劝说,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生:蔡桓公的病越来越严重。师:眼看蔡桓公的病越来越重,作为一个医生,扁鹊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2.
副词的运用,主要表现在配合实词造句和表达意义上的神妙与独到.《扁鹊见蔡桓公》写蔡桓公拒绝扁鹊的第一次忠告后,快节奏地连用两个"扁鹊复见"句.句中的副词"复",使扁鹊受冷遇依旧察看病情并反复劝谏的情境跃然纸上.当扁鹊第二次忠告桓公时,"桓侯又不悦."一个"又"字和两个"不"字,和盘托出了桓公拒绝忠告和对扁  相似文献   

3.
课前准备:黑板上写上"学会欣赏"四个大字,并配以花草装饰. 一、在谈话中走进"欣赏" 课前播放音乐:<我真的很不错>. 主持人甲乙上,音乐停.  相似文献   

4.
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有一次给学生上文学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大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得数。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到一所学校听课,我坐在教室的最后面。课上了一会儿,我发现最后一排一个个子高大的男孩一直佝偻着,没有听课。我悄悄地走上前,佯装借笔,那孩子一惊,下意识地捂住桌子上的东西,但还是被我发现了。他在折纸飞机,还有模有样。他的脸一下就红了,惊恐地望着我。我淡淡地对他耳语道:"折得不错,还有点天赋,不过下课以后再折会不会好点?"顿时,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把飞机"请"进了桌子……这节课上的是初中思品课《尊重劳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  相似文献   

6.
一节看上去很不错的高三复习课,当堂检测效果却不够理想,尤其是一个课堂上被教师反复强调的化学方程式,却被全班学生集体"忘却"。笔者认为,科学的知识整合、有效的师生活动以及合理的思维训练是化学复习课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教师之会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教师的教,有了明确的指引。不错,相机诱导,不论何种课型,在课堂上都显得至关重要。教师驾驭课堂的功夫也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
开心格格     
《小学生》2009,(4):2-3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公开课,老师问我们一个问题:"各位同学,有谁知道长度的单位是什么啊?"这时候,班上最乖巧的一个同学举手要求回答,这是课前老师安排好的,当然就得他回答啦。"老师,是米!""不错不错,请坐下。""可是,有谁还知道有什么呢?"这时候,平时学习最落后的同学也举手,老师有点激动,虽然没有事先安排他,可是老师决定给他一个机会。"老师,还有菜!"  相似文献   

9.
"扁鹊法则"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法则之一,"扁鹊法则"中,扁鹊治病的故事是这样描述的: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位医术最高明?"  相似文献   

10.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课"我的电‘信’"一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及发送电子邮件。上课伊始,笔者问:"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电子邮箱吗?""有!"全班有近80%的学生举起了手。"这么多同学有电子邮箱了,我们班不错啊!能告  相似文献   

11.
政策的价值     
正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为人们熟知,而有关扁鹊的另一个故事也很有意思。《鹖冠子·世贤十六》篇中,引述了一段扁鹊与魏文王的对话。大意是这样的,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哪位医术最好?"扁鹊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相似文献   

12.
什么样的汉语课才算是好课,才会令人称道?这是当前高度重视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学工作的大背景下常谈常新的话题。一般来说,能重视汉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课就应该算是一堂不错的课。然而,仅仅如此,不一定就能冠以"好"的称号,还必须要有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3.
前些天,去一所学校听课,一位优秀教师展示了"解决问题:移多补少"一课.很不错的一位男老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他的教学设计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相似文献   

14.
行动理由总是听自己的老师的课,感觉难免有些单一。利用暑假,听一听外校老师的课,应该不错。也许比不上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但是论实用,也许还是我们挑选的这两节课略胜一筹。不是有个成语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位医术最高明?"扁鹊回答说:"长兄最佳,仲兄其次,我最差。"魏文王接着问:"为什么?你能说明白一些吗?"扁鹊回答说:"我长兄治病,是在病症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把病治好了,所以他的医术只有我们家人才知道,他的名气根本传不出去。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市举行了幼儿教师优课评选.评选结果公布,听课老师窃窃私语:有的说,我们选送的课不错,为什么没有得到好的名次;有的说,明明有缺点的课却还拿了好名次.有如此议论,说明大家对好"课"的看法不统一,这里面涉及到教育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以管窥天     
以管窥天,源于《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战国时,齐国有个名医叫扁鹊。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都城的王宫,正巧遇到虢国的太子刚死,就上前问:"太子因何病而亡,死了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听了中心校五年级的一节语文研讨课《范仲淹的故事》,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为第二课时。课后,与会老师们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主要交流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方面了解了陈老师本节课教学思路的设计意图,另一方面总结了各位老师对本节课的一些看法。陈老师上的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不错:1.直奔主题。在引入课文后,以"范仲淹是怎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他做了什么?"的问题细读品悟课文。这样直接而  相似文献   

19.
近日,有位初中学生对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扁鹊像提出质疑。他说:“扁鹊一生行医天下,为百姓治病,没有当过什么官,做过什么王。试问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扁鹊像怎么能穿龙袍呢?”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鄚人(今河北省任丘市鄚州镇)。扁鹊曾拜名医长桑君为师学医,学成后,到齐、赵、晋、卫、宋、虢、秦等国给人们治病。晋国大夫赵简子昏迷五天,被扁鹊抢救过来,为报答救命之恩,赵简子将赵地中丘(今河北省内邱县)蓬山脚下四万亩地赏赐给扁鹊,蓬山(又称鹊山、蓬鹊山)一带成为扁鹊的第二故乡。公元前  相似文献   

20.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有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明呢?"扁鹊答:"长兄医术最高明,中兄次之,我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