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学的行政化乱象.虽然集中表现为大学系统本身的体制性弊病.但实则同整个社会生态的变迁密切相关:对大学行政化问题的解析.有必要从“泛行政化”的中国社会生态出发.对大学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进行深入考察。可以运用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从微观层次对大学行政化的乱象进行分析。(1)对大学组织目标的设定:混同于行政机构和一般社会组织:(2)对大学权力结构的安排:简单搬套政府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大学中的行政化已成为了社会的诟病,一方面是因为大学行政化违背了大学自身组织的根本属性——学术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行政化伤害了社会对大学的期望——社会的轴心力量。大学行政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管理的科层制,科层制安置于大学这个学术性组织中缺乏历史前提,同时科层制自身存在的缺陷严重违背大学的学术性。因此,中国大学需要去行政化,构建学科(性)组织回归大学组织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的行政化乱象主要表现为大学在组织目标设定、权力结构安排、资源利益分配、组织整合机制等方面趋同于行政机构。从新制度主义组织分析的视角来看,这种现象实质上是大学在来自环境的合法性压力下趋同于行政化的制度环境的一种"制度性同形",它反映了特定的制度规则、文化框架与利益博弈对大学的共同制约。政治与行政层面的规制性要素、扭曲了的规范形态和文化—认知性规则以及行政主导的资源与利益配置,分别构成了大学行政化的重要制度归因、深层文化根源与关键利益触媒。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来看,我国大学的行政化本质上是大学在来自环境的合法性压力下趋同于行政化的制度环境的一种制度性同形,它反映了特定的制度规则、文化框架与利益博弈对大学的共同制约。相应地,作为组织的一种去制度化变迁,大学的去行政化改革有必要从行政化高等教育场域的解构、大学抵制行政化压力的反抗策略、相关支持性行动者能动作用的激活、行政主导型利益分配结构的破解以及大学内外部文化生态的重建等方面着手,以求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5.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去除大学行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2010年2月27日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时指出,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大学最好不要设立行政级别。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大学去行政化这一话题再次引起了社会热议。如何去除大学行政化?本文拟从其概念、背后的产生机制及解决思路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3,(1):85-89,78
该课题以大学组织理论为框架,采用组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在分析大学组织特性的基础上,重点从组织的视角对大学行政化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了大学行政化的内涵、大学行政化的表现、大学行政化的实质和影响,以及大学去行政化的方式等问题。研究认为,"大学行政化"指由于外部行政力量推动,大学的性质向行政性转变,趋同政府,行政性成为大学的重要特征;大学行政化体现在牢固联结的组织结构、准官僚模式的组织权力和依附型的组织文化;大学行政化有利于有效地推行国家教育改革政策,但会削弱大学精神和品格;大学去行政化需要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的行政化主要表现在政府管理高校的体制行政化、高校与政府的吏制统一化、高校领导班子的来源行政化、高校组织运行的模式行政化和高校文化生态的"官本位"化等五个方面。这种现象不仅有悖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不利于促进高校的个性化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战略发展。这种行政化现象是由众多原因造成的,从社会文化方面来说,其根源在于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两大方面。高校"去行政化"要从政府层面、高校层面和制度层面入手,进一步减政放权,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积极弘扬学术自由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学术权力行政化是大学组织内部的一种权力博弈现象,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权力的配置状况以及权力间的共存与冲突关系。从权力要素的角度诠释大学学术权力行政化的利益性、受控性、整体性、混沌性以及一元性的基本表征,有助于分析学术权力行政化的形成机理。基于"少权-索权-赋权"的权力让渡理念和"混权-滥权-规权"的权力界分思路,未来的政策调整及制度设计应赋予学术系统更多的正式组织权力,调适大学权力结构、推动行政人员职业化以重构学术秩序与学术公平,培育良好学术生态,推进学术治理体系现代化,以规避学术权力行政化所带来的大学组织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9.
大学行政化是当下我国大学诸种乱象的重要诱因,其成因既涉及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行政与大学管理体制及科层制管理模式等制度与管理层面,也牵涉国家意识层面对大学本质与功能认知的偏差,以及官本位思想浓厚、大学文化缺失等文化心理因素.相应地,要根治大学行政化之弊,须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从多学科的视野出发,建构良性的思想文化与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大学治理中的“去行政化”问题引起学者的持续关注,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大学“去行政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文章在综述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大学组织属性、大学权力关系和大学管理制度变迁等三个维度,分析大学“去行政化”问题,提出“去行政化”治理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组织结构视角对大学行政化进行了剖析,认为行政化的大学组织结构并不是松散联结的,而是牢固联结的,并从组织目标、组织要素间关系、组织权力、组织要素特性等方面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一、高校“去行政化”的原因:以行政的逻辑办教育从源头上看,现代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是一种具有行会性质的人才培养机构。最初,既有学生负责管理的大学(学生型大学),也有教师负责管理的大学(教师型大学)。后来,学生型大学逐渐衰落,教师型大学则不断发展。中世纪大学职能单一,主要培养神学、法学、医学及文学的专业人才;组织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3.
大学规模的扩大和影响力的提升伴随着其自治性和独立性的弱化.在我国,公立大学管理行政化现象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组织社会学中新制度主义的视野对我国公立大学行政化成因做以浅析。  相似文献   

14.
行政管理从服务于大学的内在需要异化为唯权力、等级是从的官僚化体系;专业建设从满足社会、职业的功利性需要异化为崇尚权威、维护边界的专业化模式.官僚化和专业化对权力、等级、控制的膜拜强化了大学行政化的合理性.在组织层面上,构建以效率、目标为导向的科层制机构,确保大学行政化的合法性和再生产;在价值层面上,尊崇以技术、方法评价为核心的工具理性,维护大学行政化的目的性存在及其正当性理念.所以,改革大学行政化弊端,行政管理必须超越官僚化,回归服务定位;学科发展必须超越专业化,走向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15.
大学行政化议论之议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学行政化的争论中,"去行政化"是主流。大学行政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基础,如大学外部的行政化、过分的科层化管理、管本位的传统、学者治学和学术自由理念的缺失等。行政权力是大学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去行政化"不是去行政管理,而是要确保基层学术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权力重心下移。学科发展需要规范而强有力的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行政化的争论中,"去行政化"是主流。大学行政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基础,如大学外部的行政化、过分的科层化管理、管本位的传统、学者治学和学术自由理念的缺失等。行政权力是大学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去行政化"不是去行政管理,而是要确保基层学术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权力重心下移。学科发展需要规范而强有力的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的“行政化”与“去行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青云 《天中学刊》2011,26(1):65-67
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且进一步升温。高校"行政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二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高校"行政化"的产生既有大学内部的原因又有大学外部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高校"去行政化"需要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抓住铲除"行政化"的牛鼻子;消除把取消行政化等于取消行政管理的误区;要渐进式推进,不能一轰而起。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内地大学要“去行政化”、鼓励自主办学等议题,备受香港学者的关注。有香港学者认为,内地大学一直深受“行政化”困扰,主要表现为大学的地位与内地的行政机关无异:大学内部的管理模式也使用行政方式。  相似文献   

19.
大学"行政化"问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大学"行政化"可以概括为外部"行政化"和内部"行政化"两个方面。外部"行政化"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大学划分行政级别、用行政的思维和手段管理大学;内部"行政化"主要表现为大学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大学管理决策的"集权化"以及大学学术活动的"行政化"。破解大学"行政化"难题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扩大和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加强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建设及其运行保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的法理型行政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这里从法治的角度出发,论述法理型行政化的涵义,分析法理型行政化建设的内在动因.并对现代社会的法理型行政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