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比勘《文宗阁〈四库全书〉装函清册》与其他各阁书目及《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书籍名称及类目排序的差别,可以判断《装函清册》并非伪作,并从《装函清册》著录的书籍、避讳和补函情况推测抄写于嘉庆时期。作为文宗阁《四库全书》的劫余之物,该清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将其与陈垣抄录的文津阁书籍函数进行比勘,发现两阁在书籍装函、合函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勘《文宗阁〈四库全书〉装函清册》与其他各阁书目及《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书籍名称及类目排序的差别,可以判断《装函清册》并非伪作,并从《装函清册》著录的书籍、避讳和补函情况推测抄写于嘉庆时期。作为文宗阁《四库全书》的劫余之物,该清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将其与陈垣抄录的文津阁书籍函数进行比勘,发现两阁在书籍装函、合函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期纂修的一部庞大丛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编排。由于卷帙浩繁,最终清廷组织人员缮写了七套分置各地,即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也称为北四阁和江南三阁。现在七阁藏书中仅存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和文澜阁,四阁中又以文澜阁《四库全书》的经历最为坎坷,其间出现的众多护书英雄至今令人感慨万千,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4.
《陆心源遵捐国子监书清单》抄本,藏上海图书馆。该抄本由两部分组成,前者为捐书目录,后者为章梫的手跋。卷首钤"吴兴刘氏嘉业堂藏书记"朱文长印,知为刘承幹原藏。而《文澜学报》"浙江文献展览会专号"亦记载该清单  相似文献   

5.
箴言书院藏书的目的,是让院内外愿读书者“领读”其书。为方便读者,胡林翼编纂(胡氏身后又有补充)了《箴言书院藏书目录》。此目载于《箴言书院志》卷中,计八十一页,占全《志》篇幅的一半以上,著录藏书1,335部(种)31,738卷,可以视为箴言书院之“馆藏目录”。胡林翼对《四库全书总目》极为推崇,曾谓“四库全书目录,经史子集,体用兼资”(《致汪梅村》)。因而所编藏书目录之体例多依法四库而又有所变通。它们都采取部、类、属三级分类法,《库目》共分四部四十四类六十三属,《院目》共五部五十四类三十六属。以经史子集四部而论,《院目》基本上是依照《库目》成规稍作变通而后类归藏书的。其变通情况,可以归纳  相似文献   

6.
南京大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珍藏一本清代山东济南府临邑县呈报“剿捻”战守日记“清册”,系珍贵的原始档案。 “清册”是用毛边纸以墨笔写成,正楷字,字体工整秀丽。共十五页半,封面一、封底一、正文十三页半。封面左上角用红纸墨写“济南府临邑县呈送防剿捻逆清册”字样,封面盖左满文右篆文“临邑县印”关防,正文两页之间盖了七个关防,目的是防止被撕毁中断全意。“清册”缮写后进行过校对,发现了错字在校正后挖补用纸贴盖上。“清册”未写年代,从三月二十八日记到六月二十八日,共记一百一十五天。月份抬头,内容低一格,共记七十九条。  相似文献   

7.
一戴震《水地记》五册装抄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著录,江苏省南通市图书馆收藏。我们因编纂《戴震全书》,得以获睹其抄本,并全帙复制。该抄本纸质墨色五册皆相同,每页中缝都有"水地记"三字。不分卷。其中三册的封面有题字。一册为朱笔题"水地记初稿",其下双排小字注"记山、记郡,河水一定本"。另二册墨笔题,一为"水地记初稿二",其内容是记河水;一为"水地记初稿五",其内容是记济水。另二册分别为  相似文献   

8.
文宗阁名议     
七部《四库全书》,分别度藏于北京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文津阁,沈阳文溯阁、扬州文汇阁、杭州文澜阁及镇江文宗阁。由于文宗阁名无水旁,后人猜测纷纷。或说,宗本作淙,水旁是漏写了;或说文宗阁在金山上,金山四面是水,故无水旁。其实宗字有其特定含义,这得从文宗阁的由来说起。  相似文献   

9.
《里堂书品》(以下简称《书品》),抄本,浅绿格,每叶11行,每行24字。卷首目录题为"里堂焦氏书品",下署"廷琥手录"。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名为《里堂书品》。郑伟章先生在《文献家通考》中曾说:"(焦循)藏书多有题识。其子焦廷琥辑为《里堂书品》五册,系雕菰楼绿格抄本,有题跋之作四百四十九篇,多集部书。"以为该书是焦循的"题识"之作。其实,原书共十册,现存五册,故见于目录者有"四百四十九篇",而正文只存一百六十七篇。如果该书为焦循所作,尽管是残本,也必将成为研究焦循学术、尤其是文献学成就的重要著作。然细加考核,令人疑窦丛生。  相似文献   

10.
山西大学图书馆伴随着学校的成长已有百年历史,这期间藏书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历经跌宕起伏,现已达到156万册。图书上的每一方藏书印都是某一时期的历史见证,梳缕成串,图书馆的发展脉络即可见一斑。1 “晋阳书院”藏书标签 在馆藏线装图书中,一书封面贴白色横长方形标签,上印“晋阳书院”四字,字为楷体,书中没有其它藏书印章。山西大学图书馆建立之初,接收了原晋阳书院和令德堂的藏书,这册书就是图书馆最初历史的唯一见证。其它山西大学堂时期的藏书,如西斋所购书籍,据山西大学堂的创办者岑春煊在送北京清政府审核之合同第五条中说:…  相似文献   

11.
说到清宫刻书机构武英殿,几乎无人不晓,然而,它还是皇室主要藏书处所之一,这段史实却已近乎隐没。比如,1997年出版的大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堪称学界一大盛事,但书前《四库全书存目编纂缘起》一文中谈到四库"存目"书进呈本的存放和被毁地点时,却未提及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武英殿:……据有关文献记载,《四库全书》修成之后,存目书进呈本除极少数发还外,均贮于翰林院讲读、编检二厅,由于  相似文献   

12.
《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60册收录了上海图书馆所藏清人抄本《钟惺文钞》(下文简称《文钞》),此书不分卷,仅存寥寥十五叶。从影印本来看,其丝栏不甚清晰,是用精美的行书抄在半叶八行的笺纸之上的。抄本首叶有"李氏珍玩"、"曼生"两印以及一方"坊*所得"的闲印。首篇篇题《纪盛诗序》下有  相似文献   

13.
文津阁《四库全书》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的专藏书库,共128架,6144函,36304册,另附提要20函,128册,排架图4册。文津阁《四库全书》是目前存世的三部半《四库全书》中,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保管的惟一一部。笔者从所见到的有关文津阁《四库全书》的记载中发现,函数是一致的,册数大体一致,架数均为103架,而从未见到过128架的记载,此记载与实际架数之间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14.
《兰台世界》2015,(Z4):93-94
<正>在我市档案馆珍藏着一套1921年印行的《凤城县志》,共分四册,每一册封面的右侧同一位置都有"孚心氏记"四个由藏书者当年题写的娟秀小字,下面还盖有名章,不很清晰,当初只是对"孚心氏"这个古雅的署名印象深刻,感觉此人应是一介书生。由于年代久远,老县志的函套以及个别纸张已经破损,我还专门找人修裱过。前些年,翻看"安东教育救国会事件"惨案的有关资料,竟发现受害者之一凤城县立中学校长李云霖的字就是"孚心",再仔细比对这套县志封面上的名章,正是"李雲霖印",孚心氏既李雲霖,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5.
一、本目录所收入之书,均系本馆藏书。二、版本、包括木刻本、石印本、铅印本;稿本,包括手稿本、影印手迹、抄本。三、刻本、铅印本部分,又分为两类:一类为汇编本,即将王船山的多种著述汇编为一套。一类为单行本,即将王船山的某种著述单独刻印。其中有将几种同一性质著述合为一册者,亦列入单行本。单行本按经史子集次序排列,一种有几个版本者,按出版年代先后列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作为儒将.朱德非常推崇“将不知古今.乃匹夫之勇”这一古训。他在泸州驻防期间,尽管军务繁忙,仍千方百计抽出时间读书。除了学习、研究新思潮、新思想外,还购置、阅读了大批经史子集。至今泸州市图书馆还保存着1596册朱德的藏书。其中有朱德当年专门托人从上海商务印书馆买回的一套“涵芬楼二十四史”,除《梁书》、《新五代史》全缺外,其余还存有690册。另有《四部丛刊》、53部文集.共476册。还有其他文集、藏书430册。  相似文献   

17.
一、天津市人民图书馆截止1955年底,天津市人民图书馆藏书达83万余册,其中已编目可供流通的有20余万册,未整理或在整理过程中的有60余万册。这60余万册积存图书,除拨交其他单位两万余册外,尚余594,384册,其中中文书51万余册,日文书4万余册,西文书3万余册,俄文书4百余册。这些书大部分都有清册,小部分连清册都没有。为了使这些积存图书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该馆在56年初即制订了整理积存图书计划,五月间实际进行突击整理,到十二月已全部整理完毕,书已全部上架,有目可查,并可出借。该馆整理旧书分为以下四步:(1)按主题选书。即首先拟出主题若干,各编一个号码。其资按主题分类,将主题号码用粉笔写在书套或书皮上。第三将书交抄写员制片。第四将同一主题书集中。(2)制整理卡。即每种书制一卡片,其著录项目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大学图书馆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经1997年和2004年两次并校后,各校区图书馆完成了一馆建制,现有纸质藏书310万册,电子图书191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2个,有西校区、南校区、北校区三个分馆,馆舍面积约9万平方米。被称为"贵大之印"的新校区图书馆,地上十一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近61000平方米,是目前西南地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官修书中最伟大的一部。现将关于四库全书馆开馆时间、《四库全书》第一份钞本成书时间、各阁抄本情况等问题有代表性的提法辑录,并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一、四库全书馆开馆时间,提法有二: 1、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开始成。”(1) “爱新觉罗弘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借‘稽古右文’之名,设立四库全书馆,广征古今图书,进行严密审查。”(2) “清乾隆三十七年设立四库全书馆  相似文献   

20.
初仁 《出版史料》2011,(2):81-82
不久前,有朋友送我线装书局出版的《国家图书馆古籍藏书印选编》一套皇皇十册,墨林红痕,叶叶心心,油然贫儿乍富之喜。于藏书上钤印,据孙学雷先生稽考乃滥觞于唐代,初始意义是为拥有凭证,你的我的,这个机构那个机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