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填料塔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填料塔是化工类企业中最常用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 ,而塔填料、塔内件及工艺流程又是填料塔技术发展的关键。从塔填料、塔内件以及工艺流程 ,特别是塔填料三方面对填料塔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了介绍 ,说明了塔填料及塔内件在填料塔技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佛传故事图像是佛教美术史上最普及化的题材,而随着佛教的流布,两千年来亚洲南北各地,均留有不同选题与风格的佛传。其中敦煌莫高窟第76窟八塔变佛传图像为宋代的作品,却与传统汉式的佛传风格大异其趣。本文首先叙述佛传在印度、中土的起源流传和印度与中土八相成道图像遗例在选题与风格的差距。其次讨论莫高窟第76窟八塔变佛传的选题与风格,从而追溯此图像所蕴含的印度笈多、波罗风格以及吐蕃、中土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巴赫是德国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在莱比锡时创作的一套古组曲《帕蒂塔》结构庞大,形式自由,风格独特。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第二首《帕蒂塔》,从演奏方面进行分析,以期给予读者演奏方面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一百零八塔,塞上一古迹。位于宁夏青铜峡市峡口山黄河西岸一处向东的山坡上,北距银川75公里。这里两山对峙,河深流急,地势险要,景色宜人。此地原本遍布佛教建筑寺庙群,其他遗址因河水淹没毁失殆尽,仅存塔林,以塔数名。该塔群以其超众数目和独特的布局雄立于中国古塔之林,国内独此一例,举世所罕见。1963年就被公布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5.
蔡华  张平乐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8):65-67,75
佛教寺院的院落式空间布局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主要有以塔为中心的世俗性院落式空间布局,以殿为中心的礼制性院落式空间布局,以塔、殿并重的院落式空间布局和以佛殿和法堂为主的院落式空间布局.所有佛教寺院的建筑功能均围绕佛、法、僧"来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强大张力和高度适应性表现出了宁静平和的佛理、宏奥博深的佛法与含蓄内向、充满着理性精神的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6.
温州白象塔彩塑像堪称北宋时期彩塑的最高水准.其彩塑服饰具有浓厚的佛教意识,体现古朴世俗的审美特征.对温州白象塔彩塑服饰文化进行研究,旨在发掘民间文化资源,以促进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格式塔"顿悟学习观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式塔心理学 2 0世纪初诞生于德国。韦特墨、考夫卡、苛勒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据说 ,1910年夏天 ,韦特墨在维也纳开往莱茵的度假火车上 ,透过车窗看频频闪过的景物 ,突然茅塞顿启 ,领悟到研究视见运动的新方法。他发现 :两个视觉刺激物 ,如果在 1/ 10秒到 1/ 30秒间隔内相继呈现 ,看到的仅是一个物体在“移动”。基于韦特墨的这个发现 ,格式塔学派建立。格式塔 (Gestalt) ,德文意思是“形式、形状” ,格式塔心理学中被赋予“形式在感觉中生成”之义 ,强调事物形式的整体性。顿悟学习是该学派一个重要观点。所谓“顿悟” ,“是领会…  相似文献   

8.
塔是一种古老的佛教建筑,同时也是一座庞大的雕刻艺术宝库,通过对比泉州东西塔与福清瑞云塔雕刻题材以及排列方式的差异,反映了佛塔在2 0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由高不可攀的宗教建筑,演变成具有儒、释、道以及民间传统观念的多功能建筑,体现出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世俗化趋向。  相似文献   

9.
在七塔寺的历史上,有过不少名人物,他们大到对中国佛教,小到对浙江的佛教,乃至四明地区的佛教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慈运法师是中兴。他在中国佛教最没落的时候,怀着复兴佛法的热切愿望,在复兴宁波的佛教活动中,贡献突出,受到后人景仰。  相似文献   

10.
漫话“塔”     
“塔”字是个地地道道的汉字,《说文新附》说它是个形声字,从土答声。它的意思是“西域浮图也”。“浮图”,由汉至魏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既有“佛”的义项,又有“塔”的义项的,有时还用来指佛教僧侣。到了晋代,“塔”这个字用纯粹汉语的习惯和方式造了出来,才专指佛教中用以埋葬尸骨的建筑形式。在古代印度,人死了火化后要建  相似文献   

11.
格式塔理论的艺术价值并不完全体现在具体结论的实用性上,更多地体现在综合分析的辩证方法论中。格式塔注重形式表现的整体关系,强调形式作用的可塑性、伸延性,兼顾形式自身的性质和视觉心理的能动反映。这些辩证的观念符合艺术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具有更好的艺术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进一步研究和补充实质性内容,是将艺术规律转化为实用价值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华 《现代语文》2010,(1):40-41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基本含义是形式和形状,指任何一种被分离的整体,含有经过知觉整合使之完形之意,因而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它是源于20世纪初德国的一种心理学派。  相似文献   

13.
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佛教故事画概述谢生保佛教故事画是佛教艺术最早的表现内容形式之一。它比佛像画、说法图、经变画、供养人画出现得早。公元前3世纪,建于古印度的巴尔胡特和桑志大塔上,已雕有大量的佛教本生故事画,此时单独的大型佛像尚未出现。由于佛教故事画内容丰...  相似文献   

14.
作为研究高僧生平行履第一手资料的塔铭,向来受到佛教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塔铭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行状到塔铭写本,然后上石,最终形成拓本,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塔铭写本、原石与拓本的不同.同时,唐宋时期,高僧圆寂后,会在其一生有重要意义的寺院分别建塔,"数处建塔"这一现象,也催生了一人多塔,一人多铭的现象.塔铭的创作者多为文人或高僧,塔铭在收入其别集或语录时,所据的底本情况复杂,有的是最初的写定稿,有的是原石文本,而有的则是依据拓本收录,这样又形成塔铭别集、总集文本与拓本、原石的不同.一人多铭,一铭多本的现象,增加了使用塔铭作为史料的难度.理解不同塔铭文本之间的差异,无论对于理解塔铭这种文体的复杂性,还是正确使用这一重要史料,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整体性,闭合性,异质同构性原则在文学创作,文学鉴赏及文学翻译中都可得到运用。在文学翻译中要对原文进行语言认知和美感体验的双重活动,构建格式塔意象,而后用目的语进行格式塔意象再造。本文运用格式塔意象基本理论,分析古诗《行宫》的上层格式塔意象和下层格式塔意象,并对《行宫》四个译文在格式塔意象的再造上的得失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江雪》的五个英译本为例,探讨分析了译本中"诗歌格式塔意象"的再现情况,根据诗歌的特点,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诗歌有着自己独特的格式塔意象:韵律格式塔意象、句式格式塔意象和情景格式塔意象。这些诗歌格式塔意象也就是译者所追求的"全豹"。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格式塔原理的图形创意课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刚 《教育评论》2012,(4):90-92
格式塔心理学中"完形"的概念强调的是视觉经验和判断中的整体认知。本文通过对完形概念及视觉思维的原理阐述,及格式塔原理在图形创意课程中的运用分析,认为空白与不完全、虚形与视觉混合的利用,是完善图形创意课程的有效途径。图形创意课程应深入研究格式塔理论及视觉思维的形式特征,随时代发展而赋予图形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有相当数量的词汇来源于佛教,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仔细推敲,以免丢失其内在的、隐性的文化内涵。认知语言学的原型和等级范畴理论对翻译中的跨文化差异分析很有用。以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为例,刊载文章中有关"塔"的英文不规范之处为数不少,很多佛塔被译成tower,而实际上"塔"和"tower"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宗教文化认知原型范畴。对中国文化词汇的汉译英而言,分析其原型和基本范畴、剖析出隐性文化后面的内涵,对于中国文化输出和提高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艺术形式中的秩序感就是艺术作品能够给人类视觉和心理上的平衡感。秩序感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平衡与方向,"格式塔"是艺术形式秩序感的核心内容。艺术中秩序化了的元素组构,使人的视觉会产生主次、虚实、大小、节奏、韵律等视觉美感。艺术形式有序化的组合无论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放射与回旋,都是艺术审美的尺度。  相似文献   

20.
"神韵说"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格式塔质"是西方20世纪初影响一时的格式塔心理学在艺术上的运用,二者在强调艺术的整体观照、主客观相融、直觉等审美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然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社会历史文化与作家创作个性等方面有着差异。"神韵说"与"格式塔质"的异同折射出中西文化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对于生命本身与艺术关系看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