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肖伟 《新闻记者》2006,(2):79-81
英国报业投诉委员会(The Press Complaints Commission.另译为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以下简称PCC)成立于1991年。是英国报业的全国性新闻仲裁机构.也是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新闻自律组织之一。  相似文献   

2.
英国报刊自我监管机构——新闻投诉委员会新掌门人13日产生,曾在撒切尔夫人和梅杰首相执政期间担任政府要职的现上院议员亨特接任主席职务,他将着力恢复新闻投诉委员会因《世界新闻报》  相似文献   

3.
海外视野     
《视听界》2013,(1):8-9
英国激辩该不该监管媒体2012年11月29日,负责调查英国媒体窃听丑闻的独立法官莱维森发布长达2000页的报告.并建议创建一个有立法支持的新闻监督机构,迎来了民众的欢呼。英国《新政治家》杂志的民调显示.超过70%的英国民众希望政府能建立一个有法律实权的独立媒体监督机构。然而,《卫报》、《独立报》等英国主要媒体都刊出自由言论组织发起的”向政府规范新闻说不”的广告。  相似文献   

4.
《传媒》2000,(11):40-41
这是英国新闻投诉委员会制订的“工作守则”。英国政府没有专门管理报刊的机构。报刊界本着行业自律的原则,设有4个协会:1.全国性报纸出版商协会;2.地方性报纸出版商协会;3.期刊出版商协会;4.新闻投诉委员会。每个协会都制订有工作守则。现将新闻投诉委员会的工作守则发表于此,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社会性媒体的使用,传统的传媒自律遇到了新问题。英国新闻投诉委员会(The Press Complain Commission,又译作报业投诉委员会,简称PCC)成立于1991年,其前身可追溯至1945年,是一个全国性新闻仲裁机构、新闻界的自律组织,它制定了"欧洲最严格的传媒业务准则"[1],被视为世界传媒自律机构的代表。PCC接受公众对新闻业的投诉,并对违反业务准则的行为加以惩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英国《卫报》著名记者尼克·戴维斯出版了《媒体潜规则》一书(英文原著名为Flat Earth News),在英国新闻界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7.
传媒大亨默多克麾下的英国老牌小报《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被迫于2011年7月10日关张歇业。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媒体遭遇新闻官司而受到处罚的事例并不鲜见,但这次却有些不同。7月5日,英国的严肃报纸《卫报》记者尼克·戴维斯爆料:《世界新  相似文献   

8.
宗边 《新闻前哨》2012,(2):37-37
英国《卫报》10月9日报道,《卫报》决定实行一项“开放编辑部”的测试,将编辑部讨论的各项新闻选题在网络和Twitter上向读者开放:然后根据与读者的讨论和交流,确定报纸的最终选题。新闻编辑丹一罗伯茨(DanRoberts)称,通过Twitter,你将可以与我们的记者和编辑互动;在新闻组尝试开放期间,你将具备发言权。  相似文献   

9.
白旭 《中国记者》2012,(4):101-102
英国当地媒体3月初表示,新闻投诉委员会将解散,以挽回因窃听丑闻受损的社会形象。此举被认为是英国新闻界向彻底整改自律机构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10,(3):70-70
据英国《卫报》1月4日披露,印度《展望》杂志最近曝光了部分媒体收受政客钱财为政客宣传造势的新闻。部分媒体甚至还通过贬低对手的方式,拉升候选人的支持率。  相似文献   

11.
英国媒体的自我监督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韧 《传媒观察》2006,(8):63-64
英国媒体行业目前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分别涉及平面、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平面媒体的自律机构主要是新闻申诉委员会(Press Complaints Commission,PCC)。在对互联网的规范上,政府选择的作法是使现行一般法律在必要时适用于互联网,并鼓励互联网产业自我规范,英国的互联网服务商在1996年创建了自我规范机构——互联网自律协会(Internet Watch Foundation,IWF),公众可以通过这个机构举报非法内容(illegal content)。在广播电视媒体方面则有两套机制,一套是2003年新成立的通信办公室(OFCOM),主要负责对商业广播、电信和电子传媒进行规范管理,而另一套则是长期以来就存在的公共服务广播英国广播公司(BBC)自己制定的制片人守则。  相似文献   

12.
徐翠萍 《传媒》2018,(13):52-54
"数据新闻"在互联网时代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的全速发展时期.文卫华、李冰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以英国<卫报>为例》一文中将"数据新闻"定义如下:数据新闻形式上图表数据为主,文字为辅;实践上,记者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等,或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闻线索、拓展新闻主题,最后将数据用可视化技术,以形象化、艺术化方式呈现,为读者提供系统客观的报道和良好的阅读体验.这是笔者认为最符合中国数据新闻现状的定义.在国际数据新闻领域,《卫报》是业界公认的先锋和模范.作为英国第二大全国性日报,《卫报》充分将传统媒体与新技术巧妙结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数据新闻形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数据新闻的不断发展,新闻的呈现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变,可视化在数据新闻中占据的地位愈为重要。英国《卫报》作为最早涉足数据新闻领域的传统媒体,在数据可视化方面取得了较高成就。本文主要是通过对2016年《卫报》的报道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卫报》的数据可视化类型,并以此来分析《卫报》的数据可视化实践给中国数据新闻发展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作为大数据技术与新闻业的结晶,数据新闻受到国内外各媒体的高度青睐,呈现出一股强劲的发展态势.不同于传统的新闻报道,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①放眼全球,英国的《卫报》、BBC以及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等国外知名媒体正引领着全球数据新闻实践的潮流.我国媒体也紧随其后,纷纷对数据新闻的实践路径展开探索,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李岚 《新闻爱好者》2012,(24):58-60
2011年由墨多克的新闻集团在英国的分支(世界新闻集团)引发的窃听门事件激起了英国民众的极大愤慨。这次事件揭示出的英国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更成为人们抨击的对象。人们普遍认为,正是政府官员与有权势的媒体之间的关系暧昧才导致了媒体的不合规行为愈演愈烈,最终造成了恶果。窃听门事件始末新闻集团在英国的竞  相似文献   

16.
在电视、网络甚至手机等新兴媒体的竞争冲击下,传统的纸质媒体不得不做出应对。各国报纸在改革图新中,无不在版式设计上下足功夫。2005年9月12日,英国老牌报纸《卫报(The Guardian)》总编艾伦·罗斯布里奇(Alan Rusbridger)宣布:《卫报》由对开大报改为“柏林式(Berliner)”的中报。新版《卫报》版式焕然一新,受到各国报人的关注。报纸的头版是报纸的脸面,也是版式设计者最动脑筋的地方。版式设计包含常数和变数两类,常数是指版面上相对固定的不轻易变动的因数,如:版型、色调、分栏、字体等。变数指根据当时的新闻信息形成的版面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17.
许静 《新闻记者》2015,(2):88-93
新闻传播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关系错综复杂,所以"至今没有一个国家制定过一部规范媒介活动中一切社会关系的法律或法典"。各国新闻实践表明,对新闻传媒的有效管理要在不同层面进行,不仅要靠司法与行政的他律,而且要靠行业的自律。因此,以新闻投诉委员会(Press Council)为代表的新闻自律机构在世界许多国家普遍存在,尤以英国曾经的报业投诉委员会(The Press Complain Commission,简称PCC)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我作为中国广播电视考察组的一员访问了英国。在考察中,我们着重了解英国在广播电视管理方面的经验。考察中除了实地到各广播电视机构去访问外,我每天早晚都尽可能多看看英国的电视。我发现这里的电视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播出时间长,一天二十四小时内都能看到电视节目,早晨一起床便能看到两个频道的电视新闻节目,一是BBC电视台的《早餐电视》新闻,一是独立电视公司(简称“ITV”)的《早晨电视》新闻。英国广播公司(简称“BBC”)有两座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07,(1):67-67
英国《卫报》近日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新闻栏目女记的平均年薪要比男记低6500英镑。由此,该公司被指歧视女雇员,一名负责为新闻记制定薪水标准的主管否认BBC存在性别歧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年底,笔者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了巴西和阿根廷。中国与拉美各国之间的新闻交流,只限于与墨西哥建立了对等互访协议关系。所以,代表团这次是应巴西利亚超级调频电台和阿根廷23媒体集团(据了解:“23”就是名称,没有数字含义)邀请前往进行非协议交流。几天里,代表团访问了两国主流媒体,与新闻界同行进行了广泛交流。其中,对《圣保罗页报》《圣保罗州报》、巴西环球电视台和阿根廷23媒体集团的访问尤其值得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