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防治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高校教师发生“亚健康状态”的特点及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显示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亚健康状态”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遍布20~60岁各年龄段,且发病者与其自身的学历程度、心理承受能力、工作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应因人制宜,提倡自我防治的自然疗法,治疗中强调以心理疏导为主、以药物治疗为辅。  相似文献   

2.
雪生 《武当》2006,(3):48-48
在城市生活变得越来越舒适和惬意的今天,一些被称之为“都市病”的现代病正悄悄袭来。城市拥挤综合症、电视迷综合症、白天黑夜颠倒症等,紧紧盯上了老年人,发病率呈大幅上升之势。北京中医药大学付平博士提醒老年朋友应高度重视,注意防病健身,并介绍了几种“都市病”的防治措施。城市拥挤综合症  相似文献   

3.
借鉴意甲“电话门”事件的处罚措施,对我国职业足球不正之风防治进行研究。认为有效方法为:加大处罚力度,打假不能假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实行裁判职业化;加强荣辱观、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联赛赛场秩序。  相似文献   

4.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牙膏广告随处可见。“独特配方———长达12小时的抗菌保护”;“止血、镇痛、消炎、除菌”;“含天然钙和美白成分,洁牙固齿、减少牙菌斑”等广告语惹人注目。有的厂商甚至宣称能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和流感等与口腔病无多大关系的疾病。对此,全国牙病防治指导小组副组长张博学教授说:“不论什么牙膏,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应是洁齿,而不是对疾病的疗效。现在,许多牙膏广告都言过其实,严重地误导了消费者,延误加重了患者的病情。”牙膏没有治病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各种媒体得知,近年来,肺结核病似有抬头之势。对此,我走访了从事51年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专家、哈尔滨市国际自然医学研究所所长马理奇教授,请他谈谈结核病流行现状及防治措施。令人震惊的现实———结核病大有“死灰复燃”之势肺结核病,又被称为“痨病”,一度成为绝症。解放前,广大贫困的农民曾是最大的受害者,千千万万人死于痨病,它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无情杀手。据马理奇教授介绍: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极端重视此病的防治,组织大批医护人员奔赴城乡积极防治。1978年相继成立了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在黑龙江省逐步建立健全了各级结核病防治…  相似文献   

6.
在评述太极拳对大脑结构重塑与功能改善等方面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探索推进太极拳促进脑健康研究与普及的具体方案:从构建“太极拳+脑健康”理论体系引领相关实践、构建“太极拳+脑健康”阐释体系塑造社会认同、构建“太极拳+脑健康”知识体系凝聚公众共识等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为相关实践提供依据和指南;从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太极拳+脑健康”研究高地、开展百万例真实世界研究、开展太极拳防治脑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等方面建设太极拳促进脑健康的研究网络,追踪、提炼、诠释实践中的新变化、新走向;从形成太极拳防治脑疾病的专家共识与实施指南、太极拳防治脑疾病的社区方案、打造“文化普及+体育锻炼+智力促进”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太极拳练习体系等方面形成太极拳“保护脑、开发脑”的中国方案,提升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经常有人说“这东西我不能吃”、“那东西我吃了过敏”。有人不能吃螃蟹,有人不能吃杏仁,有人不能吃桃,形形色色。现在人们吃到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满足了口腹之欲,但也面临着更多的过敏风险。防治食物过敏首先要查明“元凶”。防治食物过敏的四字方针,即“避”、“忌”、“替”、“移”。“避”就是避免食用或接触过敏原食物。如对牛奶过敏,就应该避免食用含牛奶的一切食物,如雪糕、冰激凌、蛋糕等。此外,有些食物,不一定食用,闻或接触也可能造成过敏反应。有的人一闻到或碰到某种食物就会过敏,就要避免接触。“忌”就是忌口,与“避”类似,…  相似文献   

8.
【绿豆】古称“食中要物”、“济世良谷”。含蛋白质、淀粉、维生素、矿物质颇丰,有退暑火、解百毒诸功。夏日常吃绿豆汤,可防治伤暑、目赤、痱、疖等疾。【西瓜】古誉“天然白虎汤”,清胃火、涤暑热有神效。富含糖、维生素C、钾等养分,适量常吃可防治中暑、口疮、喉炎、尿道炎  相似文献   

9.
王丽娜  李佳 《体育世界》2008,(10):106-108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民俗体育活动-“霸王鞭”的概念、形式和内容、体育特征的流变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霸王鞭今后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民俗体育活动“霸王鞭”应获得应有的支持和重视;“霸王鞭”活动的开展应进入学校,进入教育体系,才能获得更好的继承和发展;“霸王鞭”活动的开展应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潮流,获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海淀区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总指挥部专门印制“发热就诊卡”1枚,发送到每户居民。卡为长方形,180毫米×60毫米。正面为绿色,多处印有浅隐字“SARS”字样。并印有桔色  相似文献   

11.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厘清疫情防控、体育助力、健康中国行动三者内在的逻辑机理,重点对体育在疫情防控中的功能价值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运动促进健康的治理效能,提出构建健康中国建设的体医融合治理方案。研究表明,体育健身价值是助力全民体质健康的必由之路,体育文化功能是促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的现实使然,体育场馆服务功能是创新方舱医院建设的应然之举,体育经济价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支撑。体育助力疫情防控的实然路径体现在:优化慢性病防治与健康促进的体医深度融合路径;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纳入到社会生态模型中构建和推广;创新建成环境与健康环境的有机耦合模式;扩宽全民健身战略内涵,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迫切需要建立稳健可持续的体医融合运行机制。体医深度融合是搭建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治理体系形成的有效进路。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加拿大孕期体力活动指南(2019)研制背景、方法和内容等进行分析,探究其特点和规律。主要结论:(1)孕期体力活动指南是目前该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完善,重视不同类型体力活动与健康相关证据的收集,依据专家组共识、文献分析、体力活动与健康的剂量-效应关系,并通过公共意见咨询,确保指标制定过程的科学性、严谨性、适用性;(2)采用质量控制方法研制孕期体力活动指南,为受众群体提供合理化的体力活动强度、活动方式及活动安全防控等内容。建议:在“健康中国2030”目标引领下,应尽快研制我国孕期体力活动指南,为孕期体力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构建体医融合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教学的课程中,学生会因为身体素质差、基础训练不足和疲劳等多种原因造成运动损伤,这些运动损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体育锻炼。本文通过教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应用运动医学损伤的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相结合,研究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应对措施及其预防的方法,并进行归纳总结,为体育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文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应对疫情是学校体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研究认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学校体育具有重要价值:个体层面价值,是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物质基础;家庭层面价值,是激活家庭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层面价值,是维系国民体质健康的重要基石;国家层面价值,是科学防控新冠疫情的辅助手段。学校体育要发挥特殊使命:重视生命安全价值,为生命安全护航;立足健康本位价值,为全民健康助力;延展医疗辅助价值,为体医融合赋能。学校体育要积极践行担当:完善在线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居家体育学习质量;开发疫情体育课程,实行疫情体育长期教育机制;发挥体育教师力量,助力推动国民体质健康促进;发挥体育科研优势,服务国家科学防控疫情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的机理及对它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和消除的研究,一直是令运动医学工作者瞩目的前沿课题。运动性疲劳时出现的机体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方面。其中,神经递质、HPG轴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运动能力及运动后的恢复密切相关。为此,从睾酮的生理作用和调节、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睾丸间质细胞的调控、反馈调节和运动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等层面,较系统地探讨运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间的关系,为加快机体恢复,提高运动能力,以及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的机理及对它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和消除的研究,一直是令运动医学工作者瞩目的前沿课题。运动性疲劳时出现的机体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方面。其中,神经递质、HPG轴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运动能力及运动后的恢复密切相关。为此,从睾酮的生理作用和调节、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睾丸间质细胞的调控、反馈调节和运动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等层面,较系统地探讨运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间的关系,为加快机体恢复,提高运动能力,以及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长时间运动导致低血睾酮的可能机制及其干预手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许多研究证明,长时间高负荷的运动训练可导致机体产生多种病理或生理学变化,其中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常常表现为运动性低血睾酮,是机体运动能力下降和疲劳消除延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迅速恢复体能和防治运动性低血睾酮的发生,越来越受到运动医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人体技术及其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跟踪和展望数字化人体技术及其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分析相结合的综述性研究方法,综述了数字化人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其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展望。研究结果与结论:数字化人体技术在运动服装的设计、体育与健身运动器材的开发、体育科学选材、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研究、预防运动损伤、中医抗疲劳药物筛选、体育保健针灸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是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防止疾病产生和进一步发展的治疗原则.治未病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未病先防、已病防传.文章通过搜集大量文献,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以健身气功为研究点,治未病理念为联系点,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角度出发,分别说明治未病理念在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中的体现:从中医学角度出发,结合健身气功的调身法、调息法、调心法分别阐述健身气功功法的治未病理念;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健身气功功法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五大系统的影响来阐述健身气功的治未病理念.研究证明,无论是从中医学角度和现代医学的角度研究,治未病理念在健身气功中都能够充分体现,进一步说明练习健身气功功法对人们防病养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资料法,对体医结合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展开研究。研究认为:以体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基础,把体育健身的生理学、运动医学原理,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并结合学生未来的工作意向,选择、抽取、整合与创编体医结合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可以使在学习医学知识与体育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