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我们将在实践中验证课程标准,进行新教材的实验,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最佳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在这些内容的实验中,教学过程的研究已成为学校实验的重点,就此我进行了尝试和探索,现就课程改革的模式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机械原理实验课程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综合创新素养的重要课程。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优化教学过程、丰富实验内容、完善考评机制等措施,开展机械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由实验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增加了开放性创新实验,并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空间探索飞行器轨道优化控制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和概念教授、忽视实践操作的问题,探索基于项目的课程实验教学。将教师科研项目中提炼出的问题融入到课程实验教学中,分别探讨基于项目学习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学效果评价。通过项目研究加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后的成就感。教学实践表明,基于项目的课程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课程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综合大实验》课程是一门综合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课程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微生物检测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本文从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成绩考核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周刊》2015,(57):1-3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往单一的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成绩考核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本教研组以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和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为契机,分别从植物化学保护理论课和实验课程成绩评价的现状出发,大胆探索,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改变各项考核方式所占比重,在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成绩考核中引入课程成绩的综合性和过程性评价,注重网络学习评价、自我评价的应用,并在实验课程考核中增加实验考试模块。这些探索和改革,使得教研组在考核模式改革和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日常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科学合理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成绩评价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程成绩和学习积极性,显著增强了实验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后的化学课程,在总结和研究了传统化学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大大增加了探究实验教学内容,为改革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注入了新内涵。探究实验课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既要发挥传授书本知识的功能,更要发挥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功能,力求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研究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工程图学课程在学生培养体系中的功能基础上,以保证课程对学生"两种能力、一种素质"的培养强化为目的,从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入手,针对课程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升级教学手段,探索实践了课程实验内容体系,构建了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案。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分析在ASP.N ET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的意义,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在ASP.N ET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并从确定课程学习目标、构建课程基本内容以及探索教学实践过程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在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上进行了改革,在内容选择上突出实验设计,在实验设计中鼓励创新,在教学评价上重视学生发展。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评价方法应包含学生情感体验、个性成长、过程经历及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内容。从现行课程评价的现状和中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入手,结合化工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构建一套基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中职课程评价体系,以期能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业,使每个学生毕业后走进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分析在ASP.NET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的意义,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在ASP.NET程序夜开课程甲药真体卖施过程,并从确定课程学习目标、构建课程基本内容以及探索教学实践过程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对热工实验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遵循实践教学规律,进行热工实验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通过梳理实验项目、完善实验体系,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设备、开发网络教学系统、虚拟仿真实验课件,实验结果评价软件等工作,建立了强化预习环节、注重实验过程,突出学生主体,注重自主实验,现场考评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习评价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评判,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z,样的课程,其基本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后课改时代,笔者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实践,在对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实验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以期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评价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较高层次,是实践育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在生物工程综合实验课程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育人职能,具体为:科研转化教学,在实验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科前沿课题;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课题式研究的教学过程;改进实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良好实验习惯与作风的培养等,给予了学生自由探索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基本科研素质,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大学开展实践教学是大势所趋,而实验课程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实验课程教学存在诸如教学过于流程化、课程考核评价难以全面客观、实验内容设置滞后等弊端,导致实验课程教学质量不佳。因此,需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讨论式合作等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提升实验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4):223-225
课程考核是物理实验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现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的现状和不足,指出了推行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必要性,并探索了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方面实行多元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影响下所形成的以纸笔测试成绩“一锤定音”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严重制约了当前的新课程实施。探索建立评价标准多维、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也是深圳市罗湖区生物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课程计划的落实,防止和避免学科教学突击上课、挤占课时和走过场,保障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我市在新课程实验一个学年后,就开始摸索小学科学评价的办法,到目前,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科学课考查评价办法与运行机制。在考查内容上,不管是教师考查学生还是学校考查教师的教学,不允许只进行书面考试或只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而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科学知识、科学态度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进行评价。考查评价的流程是:一、教师评价学生学习学期课程结束后,首先由任课教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科学课学习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和指标…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综合性实验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方案设计等综合能力;学业评价体系对综合性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反馈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课程属性,将科研项目内容融入综合性实验项目,采取以学生自主实验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式,对关键性教学环节(如方案设计、操作能力、过程记录、总结报告等)设定评价观测点。通过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方式相结合,构建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学业评价体系。该学业评价体系可有效提升综合性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能够客观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值得同行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