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提起“天利38套”教辅系列,在教辅书业可谓无人不知。不管是在高考教辅还是中考教辅领域,“天利38套”系列都被考生誉为“准状元用书”、“试卷大王”。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张倩影)日前,以推出"天利38套"而走红高考教辅市场的西藏人民出版社,又重磅推出高考"非同步类"教辅《对接高考》系列图书。  相似文献   

3.
近日,一封来自四川地震灾区高三学生的来信吸引了西藏人民出版社全体工作人员的注意,这是一位在5.12地震中失去亲人的高三复读生的求助信,他希望与同学一样拥有一套“天利38套”高考复习资料。西藏人民出版社、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当即满足了该考生的要求,并把学生所需图书寄往学校。  相似文献   

4.
2011年,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在结合课改新理念并详细调研市场之后与北京荣德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271导学案》系列教辅图书,并将此系列定为当年重点教辅选题。271系列图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部分,20多个版本,共计410个品种。"271"是根据山东省昌乐二中在新  相似文献   

5.
县级新华书店是图书发行行业在基层的主渠道.多年来,县级店围绕教材教辅发行做了大量工作,教材教辅已成了维持县级店图书发行工作快速稳定发展的经济支柱.据粗略统计,现如今在县级店的图书销售总额中,教材教辅少则占80%,多的则高达90%以上.不难想见,以大量压缩教辅读物为重点的"减负"令的推出,对县级店的图书销售无疑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当然,"减负"并不意味着教辅市场的消失,只要有可能,县级店就要千方百计地去满足广大学生对教辅读物的需求.另外,充分发挥新华书店的规模优势和品种优势,通过扩大门市发行抑制图书销售额的下滑,也是"减负"后县级店在搏击图书市场中应当着力把握的.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针对目前的市场状况,县级店的图书发行工作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民营书业作为一支出版行业的新兴力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支新兴出版生产力。由于中国巨大的教辅市场的存在,民营书业早就开始关注并进入教辅市场,以其灵活的经营策略,占据着中国绝大部分的教辅市场,涌现出了如山东海澜天韵、天利公司等大型民营书业。资料显示,在2009年国内图书市场上,除教材由国有出版社专营外,在其余品种里,民营书企占据了50%至80%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7.
楚天印务总公司2005年度业务洽谈会近日在汉举行,续签和新签业务合同金额6000多万元。楚天印务在抓好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报刊印刷的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已承印外部报刊80余种,图书、教辅材料数十种。此外,"楚风"、"楚韵"、"楚情"等系列文化用品已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销售网络扩大到全国23个省市。  相似文献   

8.
自2000年以来,国家对中小学教材教辅读物的数量和价格采取了一系列"减负"、"限价"、"限利"措施,在教材教辅读物的供应总量中,计划征订的品种逐渐减少,面向市场的品种不断增多.以前学生手中的教辅读物,大部分通过行政手段征订,现在需要在零售市场购买,促使零售市场需求趋旺.在这种形势下,全国有500多家出版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教辅读物的开发,一些新华书店和不少的民营书店也在以各种形式涉足教辅读物出版领域,每年面市的教辅图书达上千套、数万个品种,教辅读物市场由几年前的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竞争已达到惨烈程度.  相似文献   

9.
年初教育部发出了减轻中小学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减负"成了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那么"减负"后教辅读物发行状况如何?笔者带着这一问题,对河南省的部分县市中小学教辅发行情况进行了调查:除新华书店计划供应部分的比例和销售额大幅度下降外,教辅发行市场却是诸侯纷争、风烟四起,出版商直销、权力型编印发、个体书商和教师推销等,各种销售渠道见缝插针,各显神通,大量非法盗版教辅读物占领了学校.  相似文献   

10.
教辅图书无论在图书零售市场还是系统发行市场都是份额最大的一块蛋糕.据统计,2001年我国大陆566家出版社就已有528家进入教辅出版领域,近两年来这一数字又有所攀升.教材教辅是相当一部分出版社和新华书店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因为如此,许多出版社对教辅图书的出版情有独钟,正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似文献   

11.
李兵  蒋海鸥 《出版广角》2021,(20):6-8,51
"双减"政策对我国教育格局影响深远,同时也为教育出版带来新的机遇.占据教育出版领域半壁江山的教辅出版,应当通过整合教育出版资源,创新教育出版产品,完善教育服务链条,厘清"变与不变",构建教辅出版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4月20日,在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系列活动现场,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教辅管理研讨会",同时发布《教辅管理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研讨会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  相似文献   

13.
黄英 《出版参考》2021,(11):8-12
本文从机构培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今年发布的"双减"相关政策给国内教辅产品市场带来的影响:机构培训产品优势不再,转型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则市场前景未明;针对学校的教辅类产品要求更精细化,课堂教学产品要严格匹配中小学教学大纲,避免"超纲超前",分层次、个性化的课后作业产品和量身定制的课后托管服务产品市场需求较大;家庭教育受到重视,家庭内自主学习、亲子阅读、动手实践类产品以及家长自我提升类产品市场空间有望扩大;智慧教辅整体解决方案将是未来教辅产品的市场热点.  相似文献   

14.
图书市场步入商标竞争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一则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使一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和策划人胡东华共同推出的“胡东华系列文教图书”备受业内外人士关注。 据悉,这套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注册的“胡东华系列文教图书”,是我国第一个以文教图书注册的图书品牌商标。该图书内容涉及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大学英语教辅、中小学计算  相似文献   

15.
开学前后,笔者在书店中走了一遭,调查中发现,今年秋季文教读物市场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玩味,一些往年教辅读物市场上的"长胜将军",今秋大玩"变脸".想必是教辅读物市场竞争激烈,哪怕经典读物也在时刻想着变个花样,但目前市场反映如何呢?  相似文献   

16.
李冰冰 《出版广角》2021,(20):14-17
"双减"给地方教育出版社带来重大影响,不仅使评议类教辅、市场类教辅等传统业务面临萎缩危机,而且对内容增值、数字产品等新业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地方教育出版社唯有加强教育教研,实现内容提升,转变营销思路,加快融合出版转型,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才能有效应对"双减"危机,把握机遇.找准"双减"痛点、难点,实施评议类教辅提升项目,打造区域优质资源共享平台,设立专门研究部门提供智力支持,有助于地方教育出版社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出版转型.  相似文献   

17.
"三年自养"是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党组2000年年初,为深化出版改革,面向市场,加快发展,尽快摆脱对中小学教材、教辅材料的严重依赖,实现由计划向市场的调整和转变,不断增强出版社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用三年时间各出版社在不依赖计划性教材、教辅的前提下,靠一般图书的经济效益,实现全员基本工资及单位正常工作运转费用而提出的一个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杨卫 《出版经济》2001,(1):21-22
对于教育类出版社而言,教辅图书的出版可谓是"立社之本".原因是中小学教材与教辅图书的出版,往往是教育类出版社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是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然而随着出版分工逐步从计划型向市场型过渡,以及中小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辅读物出版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成为教育出版社无法回避的挑战.教辅读物要推陈出新,出版社也要进行图书品种结构的优化调整,只有以这样的思路不断推进改革,才能确保出版社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才能为出版社带来经济增长的源源动力.  相似文献   

19.
"我型我秀"是国际色彩博士赵艺峰遵循"让中国人更漂亮"的宗旨,于今年新推出的4本一套的关于穿衣打扮的系列书.与"西曼色彩"的专业性相比,"艺峰色彩"更加人性化,更具亲和力.  相似文献   

20.
教辅图书,即对教学起辅导或辅助作用的图书。本文所指教辅,为"中小学教辅"。当前,国家对教辅图书以多种形式严格管理,试行新的教材教辅准入制度,并对大量泛滥、乱象丛生的教辅图书市场进行整顿,而数量众多的出版社却仍以教材教辅出版作为自己生存的基本依赖,如何在新时期认识和增强教辅图书责任意识,对于出版社乃至全社会的教辅图书出版有着不可小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