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鲜茭白经切片等处理后,于冷藏(1℃)和常温(20℃)下包装贮藏,在贮藏过程中对两组切片的电导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电导率不断上升;在常温下,从第3d起,电导率迅速上升,而在冷藏条件下,前3d电导率持续下降,随后也迅速上升.在整个贮藏过程中低温贮藏下切片的电导率明显小于常温贮藏下切片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2.
冷藏对百合小鳞茎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方百合"索蚌"小鳞茎为试材,研究在4℃冷藏条件下小鳞茎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淀粉酶、电导率及A-280在75d内的变化。在75d的冷藏期内,籽球鳞茎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在60d达到最高;可溶性总糖含量持续增加;淀粉总酶活性和α-淀粉酶活变化相似,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5d时出现峰值,30d后淀粉酶活性均处于低水平;电导率和A-280值均呈现减少、增加、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研究常温条件下壳聚糖添加助剂保藏鲜切果蔗的生理生化效应,探讨壳聚糖对鲜切果蔗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壳聚糖添加助剂有效抑制鲜切果蔗中呼吸强度、乙醇含量、MDA含量、PPO活性的上升和pH值的下降,增强SOD活性,使果蔗贮藏寿命比对照(4d)延长了9d.  相似文献   

4.
采用真空和空气包装鲢鱼片,研究在(4±1)℃冷藏条件下鲢鱼片的品质变化和贮藏终点细菌菌相.结果表明,真空包装能有效抑制需氧菌的生长并延缓TVB-N的增加,非真空包装的冷藏货架终点为10d,真空包装货架期延长到20d;从菌相分析可以看出,Pseudomonas和Aeromonas为非真空包装冷藏终点的优势菌,而真空包装可以有效抑制Pseudomonas和Aeromonas,但在冷藏终点出现大量产酸菌,如Lactobacillus和Weissella.  相似文献   

5.
采用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长度测定法研究了脱水温度和时间对桔梗花粉生活力的影响,以及花粉贮藏过程中其寿命的动态变化规律,并采用人工控制授粉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贮藏不同时间的桔梗花粉授粉结实能力的变化特征,为桔梗花粉保存、人工杂交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烘干温度、不同烘干时间处理后桔梗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均有所降低,但40℃处理0.5-3h、45℃处理1-2h花粉萌发率下降较小,而50℃处理4h以上即可使桔梗花粉萌发能力完全丧失;花粉烘干脱水后不同处理间其耐藏性存在明显差异,30℃、35℃、50℃处理不同时间的桔梗花粉常温贮藏寿命不超过2d,而45℃处理1.5h花粉可贮藏5d以上。2)45℃烘干1.5h后花粉授粉结籽率显著高于CK1(阴置),与对照CK2(田间自然状态花粉)相比略有增加;干燥处理后随贮藏时间增加,其授粉结籽率均呈下降趋势,但45℃烘干1.5h处理的花粉结籽率下降速度最慢,其授粉结籽能力可保持5d左右。  相似文献   

6.
快乐加油站     
《课外阅读》2012,(5):18+52
常温和冷藏某人去东北出差,在饭馆里点啤酒,服务员问:"您要常温的还是冷藏的"某人怒道:"大冷天的,你还让我喝冷藏的"服务员淡定地说:"常温的零下15℃,冷藏的零下1℃。"  相似文献   

7.
《莆田学院学报》2019,(5):87-93
借助CT3质构仪、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通过感官评价、酸碱滴定等方法研究面包在4℃和常温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质构特性、结晶度、酸度、水分含量的变化,以探究面包口感变差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在4℃还是在常温条件下贮藏的面包,其硬度、咀嚼性、胶着性、结晶度都会升高,弹性会降低,且4℃条件处于淀粉老化最适宜温度内,变化更为显著。综上所述,在室温条件下贮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较4℃条件下更小。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添加助剂保藏鲜切果蔗的生理生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常温条件下壳聚糖添加助剂保藏鲜切果蔗的生理生化效应,探讨壳聚糖对鲜切果蔗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壳聚糖添加助剂有效抑制鲜切果蔗中呼吸强度、乙醇含量、MDA含量、PPO活性的上升和pH值的下降,增强SOD活性,使果蔗贮藏寿命比对照(4d)延长了9d.  相似文献   

9.
生鲜猪肉新鲜度的检测及贮藏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彬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2):57-59,75
目的检测市售生鲜猪肉新鲜度并评价其贮藏品质.方法不同时间段选择代表性市场采集样品,在冷藏(0℃)条件下对样品进行新鲜度检测和贮藏品质分析.结果综合感官评分、pH检测、挥发性盐基氮检测和细菌总数检测表明生鲜猪肉在0-6d内符合新鲜肉相关的指标规定.结论生鲜猪肉0-6d内具有较好的新鲜度且贮藏品质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鲜切慈姑贮藏中的色差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鲜切慈姑贮藏中褐变度不断增加,PPO活性在前9d逐渐增加而后下降,POD活性在前3d及第6至12d均增加,POD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活性很高且变化很大,而PAL的活性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说明PPO、POD和PAL三者共同作用影响慈姑的酶促褐变。  相似文献   

11.
新鲜木波罗种子含水量在60%以上,当含水量下降至45%,发芽率常降至50%以下。15℃保湿贮藏,发芽力可保持230d,发芽率在80%左右,5℃保湿贮藏40d,发芽力丧失50%以上,30℃为种子前发和幼苗生长的适温,当种子脱水或贮藏,随着发芽力下降,电导率明显增加,表明发生膜透性的增大。  相似文献   

12.
对黄山地区香果树种子贮藏及发芽能力等进行了研究,设置常温、5℃、-5℃三种温度进行贮藏,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分别对其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5℃是香果树种子贮藏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鱼香肉丝的贮藏品质和延长其保藏期,在温度为0-4℃冷藏条件下,设10个气调包装的复合防霉剂处理组,探讨不同的复合防霉剂对鱼香肉丝的贮藏效果.结果显示:在24 d的贮藏期内,0.1%山梨酸钾、0.1%双乙酸钠、0.04%脱氢乙酸钠和1.50%甘油复合使用对鱼香肉丝保藏效果最佳,细菌总数都较低,感官评定最佳.  相似文献   

14.
《嘉应学院学报》2016,(5):48-52
以梅州平远脐橙为材料,按果实直径分为大果(﹥9.8cm)、中果(7.7~9.8cm)和小果(﹤7.7cm)3个级别,研究室温下果实采后不同时间内,果实大小对可食率、果汁率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脐橙果实的大小对其贮藏品质具有较大的影响.在0~60d贮藏期内,果汁率和果酸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60~120d果汁率又上升,但果酸始终下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的变化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60d是贮藏品质的一个临界点.综合而言,中果脐橙的贮藏品质和营养价值较大果和小果好.  相似文献   

15.
鲜切慈姑贮藏中的褐变及相关酶活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鲜切慈姑贮藏中的色差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鲜切慈姑贮藏中褐变度不断增加,PPO活性在前9 d逐渐增加而后下降,POD活性在前3 d及第6至12 d均增加,POD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活性很高且变化很大,而PAL的活性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说明PPO、POD和PAL三者共同作用影响慈姑的酶促褐变.  相似文献   

16.
以cv.B54辣椒品种绿果期果实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辣椒果实水分散失率和V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室内常温条件下保存绿果期辣椒果实,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辣椒果实中的含水量不断下降,从最初的86.6%下降到18 d后的50.11%,而4℃条件下果实含水量始终维持在86%左右.室温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辣椒果实中Vc的含量不断增加,至第12天,果实中Vc含量达最大值1 335.7 m g/kg,与最初果实中Vc的含量相比增加了459.6 m g/kg,之后开始降低;4℃贮藏条件下,辣椒果实的V c的含量到第18天时仅仅增加了3.3 m g/kg,Vc含量几乎不受贮藏时间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鲜食辣椒果实的保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慢性热应激下硫辛酸(LA)对肉鸡血清中糖、脂、蛋白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 d科宝肉鸡160只,随机分为常温+基础日粮组、常温+L A组、热应激+基础日粮组、热应激+L A组共4组.28 d肉鸡开始在常温(26±1)℃下饲养或暴露于热应激(33±1)℃,饲喂基础日粮或添加250 mg/kg LA的基础日粮,湿度50% ~60%.在35和42 d每组随机选取8只鸡翅下静脉采血,取血清测定其中葡萄糖(GLU)、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的含量.结果:35 d时,与常温组相比,热应激使肉鸡血清中GLU、TC、HDL-C及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TP和ALB含量显著降低.与基础日粮组相比,添加LA使TG和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和LA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LA能显著影响热应激下肉鸡血清中TG、TC、LDL-C、TP及ALB含量.42 d与常温处理组相比,热应激使GLU显著升高(P<0.05).添加LA对血清中糖、脂、蛋白质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温度与LA之间无显著交互作用.结论:在日粮中添加250 mg/kg LA可以在慢性应激初期能显著,改善脂质及蛋白质的代谢,从而增强肉鸡对慢性热应激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8.
用七种果蔬保鲜剂浸泡处理蜂糖李,通过测定56天贮存期内腐烂率、失重率、呼吸强度、褐变度、硬度、维生素C(Vitami C,Vc)、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 content SSC)、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ity, TA)、固酸比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研究不同保鲜剂处理对蜂糖李果实采后低温(4±2)℃贮藏过程中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时所有保鲜剂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蜂糖李的劣变,其中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组在贮藏期内的没有腐烂,且综合品质最好;山梨酸钾组和抗坏血酸组次之;儿茶素组在维持硬度和保持维生素C含量方面表现优异;葡萄籽提取物组和褪黑素组短期贮藏(28d)保鲜效果较好,之后下降迅速;氯化钙组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甜瓜芽期和苗期的耐冷鉴定指标,采用13份甜瓜材料,研究三个低温条件下的发芽能力、甜瓜幼苗在4℃低温下受害表现、恢复后的成活率及相对电导率,采用极点排序法对低温发芽能力综合评价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8℃下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相对活力指数在13份甜瓜中差异极显著(P<0.05),与综合评价得分相关性都极显著,三个指标均可作为芽期的耐冷鉴定指标;4℃下处理3d后恢复3d的成活率与冷害指数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可作为幼苗期耐冷差异鉴定指标,处理48h后相对电导率的增加也可用于苗期耐冷鉴定.  相似文献   

20.
以丁香提取液为原料,应用于脐橙采后贮藏保鲜试验.采用0,2%,3%,4%的丁香提取液浸泡脐橙后贮藏,定期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表明2%,3%和4%质量分数的丁香提取液均能有效减少脐橙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常温贮藏100 d后,与对照相比,3%丁香提取液处理的果实腐烂率降低了22.79%,失重率减少了7.08%;且有效延缓果实总酸的消耗,保持较高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减少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积累,其保鲜效果最佳,说明丁香提取液可作为天然保鲜剂应用于脐橙采后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