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中国城市除了经历连绵不断的战争外,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地困扰着广大民众。近代以来,城市社会的公益与慈善事业有了明显的发展,接受政府赈济的灾民和贫民人数迅速增加。政府成立各种社会救助机构,开展各种社会救助活动,发挥着重要的灾害救助作用。民间的慈善救济组织,从事种种慈善救助和赈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民众的痛苦,缓和了社会矛盾。近代城市参与慈善救助活动的社会成员具有广泛性,社会救助中的民间力量在不断增强,城市社会救济、慈善活动较为重视道德教化。  相似文献   

2.
<管子>的作者,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他们也非常注重社会救助活动.这种社会保障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西汉时代.为了发展生产,稳定社会,巩固统治,西汉统治阶级发展农业,减免赋税,在社会保障方面,赈济灾民,尊重老人,帮助鳏寡孤独残等.同时,西汉时期的社会救助与<管子>相比也体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成为宣扬汉代君主德政的工具,二是西汉的这种救助行为,与天人感应思想密切相关,三是随意性大,负面影响多.  相似文献   

3.
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是指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加害人、社会与国家如何救助被害人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和实施方法的总称。建议构建一个综合性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以确保将刑事被害人的救助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社会和谐。该综合性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既有其理论基础,又有其实践基础。具体内容包括:以加害人救助为主导,以社会救助为补充,以国家救助为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的西欧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无论是基主教、修道院院长、修士以及其他基督教会的基层组织的人员,还是在基督教影响下的封建世俗君主与一部分的富裕女性都进行了社会救助的活动。但那时社会救助还不普遍,大多以个人名义开展。本文就以资助者为线索对中世纪社会救助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以立法形式保护贫困儿童的国家之一。21世纪以来英国颁布了一系列贫困儿童社会救助法案,其社会救助措施主要体现在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帮助改善失业状况、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以及发放补贴减轻压力等方面。英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儿童社会救助体制,形成了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福利的有机衔接,打通了民主的决策机制和跨部门的有效合作。英国在贫困儿童社会救助中积极发挥“政府-企业-机构”多元儿童社会福利治理合力作用,把实现教育福利作为阻断儿童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把追求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平衡作为儿童社会救助的价值目标。英国儿童社会救助的法律规制,对我国健全中国特色贫困儿童社会救助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的社会救助:需求、认知与意愿——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农民工遭遇社会风险的机率高,而自身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弱,且城市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因此对社会救助有着较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失业救助、医疗救助和住房救助上.同时,农民工整体对社会救助的认知度较低,向政府寻求社会救助的意愿更低.因此,应当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救助范围.在制定农民工社会救助政策时,应该先建立专项救助制度,再适时将其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并应当简化申请审批程序.与此同时,应当强化政策宣传,提高农民工对社会救助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收费改革,高校贫困生问题随之产生。如何解决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一直以来,从外部出发的社会救助模式是解决贫困生物质问题的主要手段。本文从社会救助模式的不足出发,从贫困生自身角度构建自我救助模式。并力求有效结合两种救助模式,发挥其协同效用,更有效地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村贫困地区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难点,也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本文对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构建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邢台学院学报》2020,(1):65-69
慈善事业和社会救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二者对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补充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制度名称从"救济"转为"救助",制度内容从"单一"生活救助向"综合"救助过渡,获得救助从接受"恩惠"转为公民"权利",提供救助从"道义"扶助转为政府"责任",这些均意味着其基本伦理道德精神经历了从仁爱到正义的变化,即从仁慈逐步迈上了正义之路,在我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以及重振社会道德的背景下,当代中国对于社会救助正义和慈善伦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依靠自身努力难以满足其生存基本需求的公民给予的物质帮助和服务。唐山市已初步建立了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救助、社会帮扶捐助救助和应急救助制度。分析唐山市现行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轨迹,阐述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从构建和谐社会看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有利于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体现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应由贫困性社会救助、灾害性社会救助、疾病性社会救助和互助性社会救助四个方面构成。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就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如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单项救助工作;加快农村社会救助的立法;建立资源供给系统等。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理论创新的经验主要有:在社会救助工作目标的定位上,以人为本,坚持生命第一的原则;在社会救助主体的认定上,坚持政府与社会协同联动原则;针对社会救助客体的复杂情况,提出因类、因人而异的区别对待原则;在处理社会救助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关系上,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在社会救助理论创新的具体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发展生产作为第一要务,为社会救助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争、灾荒等原因,抗日根据地的弱势群体问题非常严重。对此,局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基于根据地特定历史条件的救助体制,制定和采取了因类而异、积极与消极相结合的政策与措施,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地在社会救助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对今天的社会救助工作及和谐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目标、原则及模式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整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应该具有重要的地位.过去20多年时间里,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战略目标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受到了一定忽略,但在目前"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发展目标指导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有了新的机遇.根据我国农村当前的特点,应该注重建立比较完整的、制度协调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尤其是应该尽快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五保户制度的农村基本生活救助体系.在现阶段建立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应该遵从政府承担基本责任的原则、普遍性与特殊困难救助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制度协调性原则和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随着毒品问题的蔓延,戒毒人员的物质困境、治疗困境与社会融入困境日益突出,戒毒人员已经成为新型的社会救助需求对象。"基本人权"理念与"关怀救助"原则提供了我国开展戒毒救助的法理基础,但在救助实践中,依然存在立法衔接不畅、给付方式单一、分类救助标准不明、执法规范性较差的问题。为此,在救助立法领域,应当增强戒毒法与救助法的法制统一性,丰富戒毒法律体系的救助手段,拓展社会救助法律体系的覆盖范围。在救助实践方面,应当完善分类救助与专项救助制度,引入"券证救助"与"服务救助"措施,理顺戒毒人员办理低保与医保渠道,扩大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戒毒救助。  相似文献   

16.
程序作为法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法律实施以及自我完善的关键保证。社会救助法律程序机制的完善不仅有助于产生符合正义、秩序、安全等价值标准的实体结果,更有助于彰显法律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从而限制公权力、弘扬理性。中国现有的社会救助程序立法存在结构性失衡和功能性失衡两大弊端,既难以满足社会救助程序本身所具有的中立性、回应性、人道性以及整合性的价值特征,也难以应对维护社会救助权利的现实渴求。在程序价值理念的指引下完善社会救助程序立法,重点在于恢复社会救助法程序应有的价值平衡。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孙中山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有深刻的认识,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救助思想。自然灾害发生时,孙中山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救助,并亲自参加救助活动。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人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对社会救助概念的正确界定对于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从社会救助概念及其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来对社会救助进行界定,以期对我国社会救助的立法完善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完善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洪大用 《教学与研究》2004,12(12):18-23
当前我国社会救助的突出问题表现为:没有实现城乡统筹、救助项目单一、救助水平偏低、救助理念落后、资金分担不合理、救助管理缺乏协调。为了切实保障民生,缓和社会矛盾,进而促进社会和谐,有必要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覆盖城乡困难人群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界定社会救助的概念并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这些问题是:观念偏差,认识不足;政社不分,政府全能化,垄断社会救助事务;社会救助法制化建设滞后;救助范围极其有限,救助标准长期偏低。我国要健全现代社会救助制度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