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两个主要结构成分,二者之间是叙述与被叙述的关系,即谓语对主语加以叙述说明,说明主语怎么样、是什么、做什么等。造句时如果这种关系处理不当,使主语和谓语不相协调,而影响了句意的表达,就是常说的主谓不调。如下列各例: ①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办的残疾人用  相似文献   

2.
谓语是句中用以陈述、说明主语的句子成分,它告诉人们: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做什么、怎么样、是什么等,因此,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之一。如果不是表达所需要所允许的省略,该用谓语而未用的地方,主语自然就得不到陈述或说明,句意也得不到准确、恰当的表达,句子结构不完整,有时还连带造成其他语义及语法关系上这种或那种错误;这就是谓语残缺。谓语残缺有多种,以下分析的是其中的几种: 1、滥用名词性词语缺谓语句子本来有谓语,但由于滥用了名词性词语,这本来的谓语就误变为其他成分;同时,滥用的名词性词语进入句子之后,又要求有恰当的动词与之相配合,这动词一般应是句子的谓语,但是句中没有。这样,句子就自然缺少了谓语。例如: ①人患流感后往往突然发冷、高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句子中,主语和宾语一般是不能直接发生关系的,这主要是因为在主语和宾语之间还有个谓语成分。例如: ①他还记得自己去过的那个山村。 ②文章简明扼要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例①主语“他”与宾语“山村”之间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因为它们之间横着一个谓语“记得”。它们可以分别与谓语发生直接关系:“他”与“记得”是主谓关系,“他”被“记得”所  相似文献   

4.
动词“发生”是个常用词,使用频率很高。它在造句中,经常充当谓语。如:“这个事件发生在1918年。”“那年冬天曾发生过这种现象。”在前句里,“发生”后带补语“在1918年”,是个表时间的介词词组;在后句里,“发生”后带宾语“现象”,是个名词。所带宾语除名词外,还有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如:“他的认识的确发生了变化。”这类由动词(或动词性词组)所充当的宾语,有个突出的特点:它往往与主语有密切的联系,所用动词性词语有时可以做句子的谓语,如上句也可以转化为;“他的认识的确变化了。”因此,当它们能够做谓语或者必须由它们做谓语时,还在前边加用动词“发生”,结果就会是:(1)使语言无形中罗嗦起来;(2)错误地用“发生”替换了句子本来的谓语,改变了本来的语法结构关系;(3)或者使相关成分之间关系不协调,或者使句子残缺一定的成分。这就是“发生”多余滥用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三、谓语残缺谓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陈述主语“怎么样”或“干什么”的。缺少了谓语,意思就表达不清楚。有的句子开头提出一个陈述的对象(主语),后面却没有谓语来陈述它,这样主语就没有着落,成为“半句话”。这种语病叫谓语残缺。例如: ①一身身崭新的绿军装,一朵朵喜庆的大红花,一队队光荣应征的新兵开始奔赴全国各地军营。(《人民日报》1990年12月13日第一版) ②热心参加这场讨论的,从地域看,除西藏、海南两省区没有来稿外,其余28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读者参加。(《经济日报》1990年12月10日第一版)  相似文献   

6.
间接动宾关系不调,在句法结构上,也可以表现在主谓结构中和主宾结构中。前者,可称为主谓式间接动宾关系不调;后者,可称为主宾式间接动宾关系不调。以下,对这两类错误加以简要的分析。一、关于主谓式间接动宾关系不调在主谓句式或主谓词组的句法结构上,是主语与谓语之间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但在语义逻辑上,却又存在着间接动宾关系:其中的谓语是由及物动词构成的,这个及物动词所支配关涉的对象即宾语,恰恰是它前边的主语,这就是一种主谓式间接动宾  相似文献   

7.
三、无主句和省主句不同于缺主病句句子的一般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完全句至少应具备主语和谓语。不完全句在全民语言中十分普遍,例如表示自然现象的“出太阳了”,表示祈使命令的“站住”,表示感叹的“真漂亮”,标语口号“振兴国家”,以及独词句“好”,等等。这些不完全句在科技语言中极少出现。而全民语言中表示存现(消失)的句子如“桌上有本书”和蕴含泛指人的主语的泛指句如“不自由,毋宁死”这两类句式在科技语言中却用得极为广泛。前者如“在两相之  相似文献   

8.
通常所说的主谓关系,都是指直接主谓关系,即在语义关系上,谓语直接陈述说明主语;在结构关系上,谓语直接置于主语之后,两者之间没有什么中介。例如: ①我赞美白杨树! (茅盾《白杨礼赞》) ②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③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了。(巴金《鸟的天堂》) 例①谓语“赞美”直接置于主语“我”之后,对“我”加以陈述,两者中间无任何中介性词语。例②  相似文献   

9.
卫生学论文中最常用的表格是统计表,即表达统计资料和指标的一种表格,其将统计分析的事物和指标用表格列出。合理的统计表将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简明而正确地表达出来,既避免冗长的文字叙述,又可使数据条理化,系统化,便于理解、分析和比较。使用适宜的表格,能使文章的篇幅紧凑,论述清晰,给人以强烈的对比效果,设计编排得当,还能起到调节款式美化版面的作用。但由于部分作者对卫生学论文撰写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还不十分熟悉,因此编辑对表格的加工十分重要。一、统计表的结构和制表的基本要求1.统计表的结构①从外形上看,统计表由标题、标目(包括横标目、纵标目)、线条、数字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表注构成。②从内容上看,每个表都有主语和谓语。主语指被研究的事物,一般列在表的左侧。谓语指说明主语的各项指标,一般列在表的右侧。主语和谓语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2.制表的基本要求编制统计表总的原则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即一张表包括一个中心内容,使人一目了然,要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符合逻辑,便于分析比较,数据准确可靠。具体要求如下:①标题标题是统计表的总名称,应简明扼要地说明内容,注明资料的时间、地点,写在表上端中间位置。标题常见的缺点是过于简略甚至不写...  相似文献   

10.
一般说来,一个句子包括主语和谓语,这是世界各国古今语言的通例,汉语自然也是这样。主语和谓语的配合必须恰当,达到语言的纯洁与健康这一目的,不能不合事理,不能随便说成“上海西郊公园的风景建设得更美丽了”(“风景”和“建设”配不拢,应删去  相似文献   

11.
在“被”字句的结构和运用中,“被”字句的谓语动词一般只有一项;但是,有时却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这样,就必然存在着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这些谓语动词与主语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关系都比较复杂,也比较难处理。因此,如果处理不当,或者稍有疏忽,就会出错。以下所谈,是这类错误中的几种表现形式: 第一、谓语动词联合不当,造成“被”字句使用不当。如:  相似文献   

12.
二、“使”字句中的主语旁落“使”字句常见的特点是都带有“使”字。“使”字句是兼语句,基本结构是甲使乙怎么样例如: 振动会使机器寿命降低。不带“使”的“使意句”基本结构是甲怎么样乙例如: 振动会降低机器寿命。不出现“使”字结构,非本文所涉及的范围。下面主要分析“使”字句,以及由于“使”字使用不当造成的病句。凡是完全的“使”字句都包括4个成分: (宾语,主语) 甲使乙,怎么样 (主语) (谓语)  相似文献   

13.
“发挥”是个常用的动词,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它有两个义项:一是“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积极性,——炮兵的威力”;二是“把思想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题意,借题一—”。这是就其词义而言。从语法功能上来看,它在造句中经常做句子的谓语;做谓语时,前可加状语修饰限制,后可带宾语和补语,如:“我们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其中,“发挥”做谓语(主语是“我们”),“要”,“充分”在“发挥”之前,皆为状语;“出”、“优势”皆在“发挥”之后,前者为补语,后者为宾语。在某些情况下,“发挥”也可以做主语、宾语和定语,如:“威力的发挥要充分”,“我们要注意优势的发挥”,“发挥的意思要准确”。做主语和宾语时,其前可加定语修饰限制,如前两例中的“威力”和“优势”。在造句中,要正确地运用“发挥”一词,  相似文献   

14.
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是什么。如果主语含混不清,令人费解,那就必然会影响表达效果。试看以下几个句子: ①报上发表的观众对一些影片提出的尖锐批评,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影片表现了错误的美学观点,把怪诞、离奇、光怪陆离、低级庸俗当成美来渲染。(《文汇报》1983年1月27日第三版) “报上发表的观众对一些影片提出的尖锐批评”,是一个偏正词组,不是一个句子,因而  相似文献   

15.
陈述句、祈使句是构成公文的基本句类.公文一般不使用非主谓句.公文在部分以动词为中心词的句子中,有时会减省主语,形成主语省略句.公文中独立成分置于句首、用来表示信息的来源的用法比较常见.公文中介词词组充当状语经常作提前成分.公文使用总说语已经不多,使用分说语却很常见.用"为此"连接公文发文缘由和发文事项两个层次,是公文句法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主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句中被陈述、被说明的对象或话题;它指明句子所说的是谁,或者是什么。在语言中,因特定的语言环境或上下文关系,在不致引起表意混乱的情况下,主语往往被省略。但是,当句子必须有主语而没有的时候,句子就自然缺少了被陈述、被说明的对象,使人不知其所云者为何人何物,使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残缺不全,这就是一种语言错误了。称做主语残缺。主语残缺有各种形式,通常所见是滥用介词缺主语,例如:  相似文献   

17.
改病句     
编辑要爱抠字眼,对于错别字和病句要敏感,这是需要培养的职业习惯。我择取了一些看稿当中摘录的病句,愿与读者共同切磋。例1 飞机是在大气中飞行的运载工具,有着许多的特殊要求,决定了飞机机加零件的下列特性。分析例句中缺少主语。该句子共有三个单句。只有一个主语,即“飞机”。对于前面两个单句。主语都是“飞机”,因此第二个单句可以省略。但第三个单句主语应该是“特殊要求”,如果这里省略,使人误以为沿袭前面的主语,造成意思不清。应在“决定”前面加上指示代词“这”作主语。例2 监控计算机是监督各机床的工作,并对各机床分配任务。分析例句中谓语重复。“是”和“监督”、  相似文献   

18.
论文标题的基本功能是 :概括全文、吸引读者、便于检索。从英语论文标题的语言特点角度来看 ,标题中一般不用完整的句子。由于论文标题只是文章的“帽子”、“标签”、“称呼” ,只反映文章的整体内容 ,而不是具体内容 ,因而一般不使用完整的句子 ,不包含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句子成分。另一个特点是标题中多用名词、名词词组或动名词来表达。如单一名词词组 ,DatabaseLogic(数据库逻辑 ) ,Heter -nuclearSpinSystem(异核自旋系统 ) ;或两个名词词组并列 ,ConferenceInterpretingandItsEffectEvaluation (会议口译及其效果评价 ) ,…  相似文献   

19.
学术论文中合理的与不合理的人格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云扬 《编辑学报》2005,17(5):328-329
学术论文中,"本文""本研究(本工作、本实验)"等合理的人格化是由于在句首的状语(或全句修饰语)中省去了介词"在"及其后的方位词"中"、在句中再省去主语"我们((本文)作者)"所形成的一种语用习惯."本文"不合理的人格化的实质是由于在句中再过多地省略去了谓语动词("报道""描述""综述"及其近义词)、以"本文"做主语时的主语与谓语动词搭配不当的一种语言现象.不应将这一概念扩大到"本研究(本实验、本工作)"等等词语,只应该仅仅局限于"本文"一词,好像还应该仅仅局限于科技学术原始论文中.  相似文献   

20.
山水 《新闻前哨》2011,(1):69-69
联合词组是一种常见的词组,词组的前项和后项之间是并列、联合的关系。 联合词组依前项和后项的词性,有名词性的(名词和名词组成的联合词组,下同)、形容词性的和动词性的,在句中,也相应地可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