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体力活动不足是危害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由体力活动不足而引起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学生每天有近10小时左右在学校中渡过,所以迫切需要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青少年校内体力活动。研究对通过运用干预手段促进青少年校内体力活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后续研究可以考虑从不同社会支持来源以及学校环境和政策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多维的干预,以促进其在校期间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2.
以2016年国际体力活动与公共卫生大会上38个国家联合发布的《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为基础,分析全球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及其生态学环境现状,介绍部分国家的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工作。结果显示: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整体水平较低,静态生活方式普遍;政策、社区和机构维度的青少年体力活动生态学环境相对较好,但政策和社区维度的干预效果还不明显,青少年体力活动的人际环境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上海市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较低,香港的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及其生态学环境位列全球中等水平。今后还需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健全青少年体力活动的评价与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3.
宋宾  张朋 《中华武术》2022,(2):75-7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外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研究中的干预现状、测量方法及性别差异干预三个方面进行综述。经过文献总结分析发现,近年来国外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研究大多数是通过学校环境、建筑环境、网络手段进行干预,在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测量方法选择上以加速计测量法为主、呈现出多种测量方法混合使用之趋势,缺乏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性别差异的影响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干预、测量方法、体力活动干预中性别差异的影响提出了展望,以期人们更加全面了解关于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的相关问题,同时也为有效改善我国青少年体力活动现状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4.
魏勇 《体育教学》2008,(2):69-70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体格检查(通称体检),并感受到规律体检带来的健康效益。尽管如此,一般人都认为体检对中老年人和特殊岗位人士(如易污染环境工作人员等)是必要的,而对于青年,尤其是学龄期的青少年儿童似乎是可有可无的。殊不知,无论从学生健康角度而言还是从学校管理角度来说,重视青少年学生体格检查,建立健全完整的健康档案都是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提高学生体质,预防意外伤害的重要保证。这项工作除了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直接管理者和具体分管的学校卫生老师有关外,更与负责和直接介入学生身体活动的体育教师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苏州地区初中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现状,并分析体质与体力活动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苏州市初中学校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体力活动和体质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苏州某初中657名初中生进行体质测试,对其中280名初中生发放"Bouchard体力活动日记"和Yamax Digi-walker701型计步器,记录其每天的步行数,共记录一个星期。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初中男、女生周末步行数与体质成绩呈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p〈0.01)和0.157(p〈0.05);周末静坐时间和一周静坐时间与学生的BMI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3(p〈0.05)和0.111(p〈0.05)。结论:初中生的体力活动与体质有一定关系,周末的体力活动量对于学生的体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日益延长,老龄化问题已经凸显,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全世界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认知功能作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其与体力活动的关系已经成为锻炼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体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还应深入探讨以下问题:(1)体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剂量反应效应;(2)体力活动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生理及心理机制.(3)其他练习形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4)身体锻炼与其他形式的干预相结合的途径及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分层分班教学管理模式对高中生在校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为精准干预高中生体力活动不足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对不同学业层级高中生体力活动内部动机、在校体力活动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与比较分析。结果A、B层学生体力活动内部动机、课余体力活动水平无统计学差异。A层学生体育课活跃性体力活动水平低于B层、课间静坐少动时间多于B层、过去7d(天)每天锻炼达到1h的天数少于B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学业分层可能造成学业成绩优秀的高中生在体育课中体力活动活跃性更低、课间静坐少动时间更多。对高中生体力活动不足的有效干预,需要家校、师生形成共识,共建多元干预格局,精准干预体育课堂体力活动质量和课间静坐少动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寄宿高中学生体力活动情况,了解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干预支持性,为学生体力活动不足的干预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怀化市寄宿高中生进行半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过去7d只有45.1%的学生体育课中处于活跃体力活动(MVPA)状态,仅有8.7%的寄宿高中生每天体力活动时间达到1h,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5.7%的学生课间处于静坐少动行为(SB)状态,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生在体育课MVPA水平、课间SB行为以及课余锻炼时间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班主任体力活动干预支持性高于体育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寄宿高中学生体育课中MVPA人数比例偏低,课余体力活动时间不足,课间SB比例偏高。建立班主任与体育教师合作干预机制符合学校健康促进的发展理念与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上海市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海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表现为总体性“冷”与个别项目“热”的两种态势;民间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教师及家长对民间体育活动应走进学校有较一致的看法。从我国民间体育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其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等方面,追溯民间体育活动在青少年儿童中开展不力的社会根源,据此提出发展我国民间体育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体力活动与学校体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连克杰 《体育学刊》2003,10(5):78-79
深入探讨了体力活动的定义、理论意义,体力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理论地位以及体力活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学生体育实践的意义,以引起学校体育工作对这一概念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睡眠对于运动员意义重大,然而大量调查研究表明,运动员正在遭受比普通人群更多也更为严重的睡眠困扰,但却只有少部分运动员会积极寻求外部帮助。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运动员的睡眠现状、睡眠质量的监控与评估,以及运动员睡眠干预方法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引起对运动员睡眠问题的重视,并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对运动员的睡眠质量进行测量和监控,进而进行有效的睡眠干预,提高运动员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孙有平  贺静 《体育科研》2016,(5):100-103
身体成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各组成成分的变化,是人体体质学、人类发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外对身体成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身体成分各指标与青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各指标存在一定的关系,国内对运动员身体成分各指标与身体形态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相关方面的研究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身体活动水平是影响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而提高人们身体活动水平的本质在于干预个体及群体的行为。因此,提高个体或群体身体活动水平有必要对身体活动的干预机制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几种经典理论,分析其在国内外发展情况、在促进身体活动方面的应用情况、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最终综合各项理论,建立了指导、干预个体或群体身体活动的理论框架,为体育工作者、健康相关从业者、政策制定者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中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加强目的性教育、建立严格的纪律制度、根据教材的特点、利用课堂教学手段、针对突发事件和树立榜样等等途径与方法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方面均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再次经历了历史转型,即主要由原来模仿日本而转向全面学习美国,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最后整个中国近代体育的完成。本文在阅读大量北洋政府时期教育官员考察报告和演讲资料的基础上,就他们对美国学校体育考察的背景、内容、影响3个方面展开初步讨论。当时教育部门官派人员对美国学校体育的考察,加快和促进了中国学校体育的历史转型,其中包括学校体育思想的转变、课程内容的增加、对体育理论知识的重视和加强以及注重运动员体育道德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体育活动本身的危险性;教师疏于组织管理;场地设施存在隐患;医务监督不力.阐释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即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提出学校预防体育伤害事故的措施: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应重视安全问题;区分运动损伤和伤害事故;严格执行教育部及相关部门法规制度;设立意外伤残保险.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大学法学院体育法教学状况及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大多数大学的法学院在其教学中开设体育法的有关课程,并向学生提供有关体育法的活动,涉及到体育或娱乐法的杂志、学生组织、体育产业组织工作的机会以及参与体育法模拟法庭的机会等。为了促进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及与国际体育运动接轨,我们应加大对体育法的研究及其投入,除了在体育院系之外还应在法学院系开设体育法课程。  相似文献   

18.
试析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热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玉芳 《体育科学》1993,13(2):5-10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和专家问卷调查法,对国内外体育社会科学诸学科研究热点的现状及今后5年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8年—1991年间,学校体育学、群众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与体育概论是国内外学者们共同关注的学科;今后,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等将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同时,国内的热点研究领域将相对集中于管理性与决策性这一层次。文中还对国内热点学科和热点研究领域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之一,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中华民族传统项目武术也成为中学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为了解宝鸡市中学的武术开展情况,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宝鸡市七所中学的体育师资、教学设施、学校师生对开展武术项目的重视度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校对武术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和家长认识不足,师资缺乏,课时少,竞赛少,缺乏有效地宣传组织武术活动方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对武术师资的培训和加强武术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武术教学在中学得到更好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20.
孙建刚  刘阳  任波  李博 《体育科研》2021,42(1):69-76
客观高效地测量身体活动是全球医学、公共卫生学、教育学和体育学领域面临的共同议题。身体活动客观测量法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给研究者的选择和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回顾与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身体活动测量的相关研究,对其使用的测量方法的工作原理与适用情形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述评,为身体活动测量方法的选用提供理论参考,也为测量方法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各类测量方法均存在局限性,选用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综合考虑;研究者理解测量原理对工具的选择和合理使用有较大帮助。多方法联合测量将会是今后身体活动研究的主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