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又有其特定的内含和规律。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2.
人的天性是爱美的,儿童也不例外,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学生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3.
爱美之心人皆有,儿童也不例外,并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艺术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4.
人的天性是爱美的,儿童也不例外,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创新,课堂教学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一、小学美术欣赏内容的编排及特点1.小学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如一年级《走进大自然》、《手印,指印变变变》、三年级  相似文献   

5.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美成了很多人的追求。现代小学生也不例外。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现代技术手段,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非常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艺术的渴望也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美的事物追求更为强烈。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学生爱美的需求,采取多种形式来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它对于培养学生爱好、欣赏能力和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审美观念的确立与完善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从幼儿阶段开始人们就对美的事物有了初步的感受,并能借助美术的形式把美表现出来,所以我们会去追求美,会去学习美术,让它为我们表现美而服务。与其说是学习美术,不如说是发现自身的美,把自己的情感用画笔、用色彩、用线条表达出来,让心灵与自然更完美地契合,让感情与艺术融为一体。作为美术教师更应该用"心"与学生去交流。当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就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教师应该用自己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感情强烈、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清新等特点。通过古典诗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和形象去感染、塑造学生,能够造就他们完善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灵。笔者试着从感受韵律美、欣赏意境美和实践创造美三个方面探索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1.
美育,是指通过各种美的事物,进行审美化教学。它有助于实现对学生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所以,在小学艺术课程建设活动开展期间,应注重把美育教育渗透其中,由此丰富艺术课程内容和形式,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美育体验空间,让他们的审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首先分析了小学艺术课程建设现状;然后阐述了小学艺术课程的改革路径,旨在实现美育教育向艺术课程的良好渗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沂蒙山小调”一课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把音乐课的活动内涵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的美,为他们去寻找平常事物的美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使其在欣赏实践中分辨美、丑,并获得自觉、正确的心理体验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小学时期是开启人生生涯中学习的启蒙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可塑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今后对事物的定性。因此,在此阶段培养小学生认识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语文是小学阶段最感性的课程,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加入美的元素,可以触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激发学生产生美的情怀。简单阐述"美育"学习对小学生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将美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古诗是美文学。小学语文教材里选编了30多首古诗,它们蕴含着语言美、事物形象美、思想情感美。意境美、想象美和节奏韵律美,是进行美育的好教材。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古诗中的诸多审美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初选中激发审美欲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多以概括反映自然景物和实际生活为题材,易为学生接受,其中不少古诗学生在学前阶段已能背诵。他们都感到古诗很美,但说不清美在哪里。如教学《画》这首谜语诗时,当我一出示课题,就有不少学生背诵起来。但是,他们不知道这首诗为什么读起来好听…  相似文献   

16.
美术是人类情感体验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通过教材与学生生活周围所熟悉事物的联系,来引导他们运用体验性学习方式,变过去以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授课形式为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体验,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美术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感受,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学习美、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爱美之心人皆有,儿童也不例外,并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艺术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则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让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目标。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朱晶 《黑河教育》2014,(5):85-85
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儿童是爱美的,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9.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窄,生活经验少,但他们对美的事物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容易引起情感冲动。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美的事物来吸引孩子,进而使学生爱上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激发学生感受美1.用眼睛去发现美在教学关于"春"这篇识字课时,我带学生在校园里走一走,边走边让学生用眼睛去寻找春天。课堂上,孩  相似文献   

20.
<正>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小学以后,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本文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小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并提出教育过程中教师对提高学生欣赏水平的几个要点以及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