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童话因为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为儿童所特别喜欢,它是低年级学生的一种重要的阅读体裁.但教师们对这种独特的文体却知之甚少,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没有按童话本身的特点和儿童接受童话的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只按照教参的说明,机械地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童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理应受到特别的关注。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童话的内容、语言、特点等方面展开学习,既要关注童话的共性特点,又要因文而异,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每一篇童话的独特魅力,在阅读体验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童话是一种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因其内容丰富多彩、情节离奇,更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所以受到儿童的广泛欢迎。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符合儿童的特点,收纳了很多童话体裁的课文。教师在童话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课文的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率和目标,使学生沉醉在童话世界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本文主要对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应用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低年段阅读范围以童话、寓言故事为主,充满了童真童趣。童话作为低年级孩子的一种重要阅读体裁,孩子们都愿意都喜欢去读。辞书上是这样给童话下定义的——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因此童话阅读教学时要遵循童话这种文体的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对童话的喜爱阅读的这种心理,才能达成我们理想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5.
童话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文学体裁,因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生动离奇、引人入胜,契合了儿童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而备受儿童欢迎。在小学语文童话类课文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教学内容,实施高效化教学策略,实现童话类课文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美好的童话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童话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它以象征的手法,拟人的修辞,夸张的故事情节,从儿童观察世界的视角出发,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作为小学生喜闻乐她的一种文体形式,孩子们往往对于童话阅读爱不释手。可惜的是,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活动的时候,容易将童话阅读与一般的语文阅读混为一谈,从主题解剖到层次分析,再到重点词句、环境烘托,淡化了童话教学的独特魅力,影响了孩子们童话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要充分重视童话教学的审要地位,从教师泛读、  相似文献   

7.
童话是一种普遍受到儿童喜欢的文学体裁。童话教学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进行童话教学时,教师要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说童话,借助诵读理解感悟童话,通过表演进行角色体验,从而使学生走进童话,感悟童话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当下的童话教学中,我们很多的语文教师没有从童话这一特殊的文学体裁样式出发,没有基于儿童的特点及儿童的需要设计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童话教学课堂,导致课本中的童话对儿童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下面我结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三个小伙伴》这一课例,谈谈基于儿童的童话教学. 一、创设童话的情境,激发儿童的阅读力 师:同学们,仔细看大屏幕,谁来了?,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只见小野猪拱起尖尖的嘴巴开心地跑来,小袋鼠挺着自己的育儿袋自信地从屏幕背后走来,小象开心地将自己长长的鼻子举起一摇一晃的走来  相似文献   

9.
童话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文学体裁,因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生动离奇、引人入胜,契合了儿童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而备受儿童欢迎。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实施高效化教学策略,实现童话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童话所给予的美好熏陶中,语言能力得到提升,想象力更加丰富,善恶标准更加分明,思维更加开阔。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童话是常见体裁,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在童话教学中,若要提高教学效益,则需要强化童话朗读,在多种朗读中培养学生语感;组织童话表演,在表演中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指导童话复述,在表述中深化故事;组织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扩充课堂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1.
童话有着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修辞,非常适合儿童欣赏。儿童有着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式,童话既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又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摒弃繁琐的分析与生硬的说教,根据童话的特点,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有理有据地预测,探寻不同文本的异同,在观察插图中张开想象的翅膀,掌握童话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2.
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夸张的想象,丰富的语言,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在童话里收获着纯真,憧憬着幻想,升华着情感。因此,童话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童话体裁的课有6节。综观本届比赛中童话体裁的课,有一些共同之处,上课教师多能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满足儿童的需要,依据童话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组织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童话是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维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儿童文学体裁,是小学语文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童话教学策略,借助童话教学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儿童文学词典》中这样描述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童话教学,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采用童话方式,凸显童话特质,教出"童话味",使课堂"童味"盎然、"童真"勃勃,让儿童获得童话带给他们的审美体验与阅读乐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创造性复述故事。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和具体语境理解和运用词语。3.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表演、拓展续编等形式  相似文献   

15.
童话已成为小学生的文学必修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陶冶儿童的情操以及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如何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知童话文体与众不同的美,乐于表达独特的阅读感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蒋青月 《考试周刊》2014,(95):33-34
<正>童话往往采用拟人、夸张、象征等主要表现手法,也常常通过幻想塑造出不同艺术形态,因此成为儿童最爱阅读的文学样式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集中在低中年段,教学中如果能彰显童话文体的优势,就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乐趣,实现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圆融。实际教学中教师忽略各种不同文学体裁承载的意义,忽略语文课承载的东西,没有关注"童话"的特点,更没有品味语  相似文献   

17.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其中隐含的一些观念与知识,在儿童阅读与理解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儿童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但有时由于教师选材不当,却难以实现童话的教育价值。现以解读童话《小花籽找快乐》为例,提醒教师在为儿童选择童话时应注意童话对儿童认知的适合性。  相似文献   

18.
想象,是学生领略童话魅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从想象的教学价值、实施策略等方面思考童话类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感受童话的魅力,从而实现整本书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19.
童话这种体裁源自人类精神世界,和人的心灵密切相联,有着丰富的幻想性,表现手法夸张有趣,能够激发儿童想象力,培养审美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介绍童话的特征及表现手法,论述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特点和重要性,提出实现童话有效教学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童话,是一种深受儿童们喜爱的文学体裁.儿童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可以确立正确的人生定位,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从而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童话能够使儿童内心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生活中的局限得到补偿,从而促进健康心理的成长;童话能够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儿童心智的成熟.总之,童话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