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教育误区剖析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兰刚80年代,人们研究大学生恋爱问题;90年代,大家已在研究大学生的性行为。这表明,当今大学生谈恋爱,不再只是一个普遍现象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更深层次的课题,大学生恋爱行为的失控和性爱程度的升级已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2.
正一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及特点1当代大学生恋爱普遍化,人数不断增多恋爱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很多大学生将谈恋爱当做是大学中的"必修"课程之一,甚至出现"在大学里没有谈过恋爱,就不算一个合格大学生"的说法,根据调查,有大概80%的青年大学生谈过恋爱或者正在谈恋爱,学生们把谈恋爱看作是十分平常的事情,有的学生甚至为自己没有谈过恋爱而感到自卑。2当代大学生恋爱动机盲目,功利化倾向严重  相似文献   

3.
恋爱,大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对于谈恋爱,强行禁止不行,放任自流也不行,唯有面对现实,正确引导,才能消除恋爱风对大学生成材的不良影响,本分析了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及恋爱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学校有关部门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大学生恋爱问题十分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对大学校园里出现的“恋爱升温”的现象看法不一。有人明确主张下一道禁令:禁止在校大学生谈恋爱,至少二年级以下的学生不得谈恋爱;也有人主张放任不管,既不提倡也不反对。这两种意见,我们认为都有失偏颇。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大学生恋爱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校大学生谈恋爱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大学生因谈恋爱而影响学习,甚至违反校纪校规。这一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弄清大学生为什么要谈恋爱?怎样引导大学生处理学习与恋爱的关系?正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一)大学生谈恋爱有多方面的原因,下面仅从大学生的生理发展、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等几方面加以分析:1.生理上的逐步成熟是大学生谈恋爱的生理原因大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生理上的逐步成熟使许多大学生对异性产生好奇感,甚至渴求异性,希望向异性倾诉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恋爱心理归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并且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这对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十分不利。在阐述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并根据人们常见的归因偏向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做出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恋爱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焦点,已从过去大学生该不该恋爱转变为怎样谈恋爱,以及对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道德、恋爱心理,行为表现的反传统化,恋爱目的、家庭婚姻观偏离社会的主流道德观念等问题。近年来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个方面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更加复杂化,恋爱道德问题凸显。为此,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渐趋普遍,恋爱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突出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了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从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和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教育引导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恋爱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要求学生工作者正视大学生恋爱现象,对大学生恋爱现象进行积极的关注和适当引导,尤其是对失恋学生进行支持和干预十分重要,本文探讨了大学生该不该谈恋爱,对大学生恋爱,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引导,如何应对学生失恋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找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与学生工作者分享,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恋爱期,使他们在成长中成熟。  相似文献   

10.
"我建议大学校园里应该开设公共恋爱场所."前不久,华中师范大学某教授在重庆医科大学开展了一场讲座,与数百名大学生现场互动.(据《重庆晚报》报道) 大学生谈恋爱很普遍,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能够接受,毕竟大学生连结婚都可以,谈恋爱就更没有问题了.但大学校园内开设"恋爱专用场所",就值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恋爱观,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较普遍,多数学生恋爱动机端正,恋爱比较单纯,部分学生在校不打算谈恋爱。结论分析研究在校大学生的恋爱观,对大学生的恋爱进行科学的引导,既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利于学校,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谈恋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部分大学生的恋爱存在严重的误区。这些恋爱误区的存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较园秩序都是不利的。因此,对大学生的恋爱误区进行心理分析,有利于高校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大学生文明恋爱。  相似文献   

13.
据部分高校的抽样统计,大学生谈恋爱的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两年竟达83%以上。对大学生进行有关教育已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为了加强教育的针对性,笔者就大学生恋爱动因、心理类型及相应对策简作剖析。一、大学生谈恋爱的动因类型(一)生理动因青少年的性意识发展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1.、疏远异性的厌恶期,一般在12岁左右;2、向往年长异性的牛犊恋期;3、积极接近异性的狂热期,一般在18岁,现已迁移至17岁甚至更早;4、正式恋爱后进入浪漫期,一般在20岁左右。现在的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9.9岁,正处于狂热期和浪漫期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中谈恋爱的现象,在50—60年代的大学生中有,在70年代的工农兵学员中也有,同样,在80年代的大学生中也存在。只是,目前大学生中出现了“恋爱热”,谈恋爱之风盛行,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这股正在大学校园中盛行的谈恋爱之风,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姚远 《时代教育》2010,(5):20-20
大学生在谈恋爱时往往由于不同的原因会产生不当的恋爱行为,对于这些不正当的恋爱行为不仅要找出其原因,更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学生谈恋爱现象渐趋普遍,但在恋爱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恋爱中过分强调自我,忽视恋爱责任;恋爱过程随意性大;恋爱至上现象增加;两性关系随便,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等现象.大学生恋爱观上的偏颇既有个人因素又有社会因素.本文认为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坚持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使三者形成合力,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恋爱观以及道德观教育,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念.  相似文献   

17.
对在读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认识及教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恋爱问题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目前在读大学生公开谈恋爱是个普遍现象,是不容回避的客观存在,对之是非曲直,仁者智者各有评说。但无论对其褒贬扬抑的态度如何,有一点是不争的共识:对在读大学生的恋爱问题,绝不仅是提倡或反对及禁止的问题,而是一个教育与引...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我国教育界尚未把“大学生恋爱”作为一个认真对待的问题研究一番。不论在理论方面还是管理教育方面,大家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统一的对策。较长时间以来,高等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大学生恋爱的习惯说法是,“上大学不易,全副精力放到学习上才是”,“谈恋爱易出事,最好不要谈”。由于没有明确规定禁止学生谈恋爱,亦无号召和鼓励学生谈恋爱,所以“既不反对亦不提倡”是许多学校所持的态度。鉴于这种现状,我们做了下列几个调查。  相似文献   

19.
恋爱是人生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其复杂性和深刻性也要求每一位恋爱者心理、思想的成熟。从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禁止谈恋爱”,到90年代的“不提倡,不反对”的默许方针,再到现今社会广泛争议的大学生是否可以结婚的讨论,对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伦理道德等深层次。大学生现行恋爱观当中的不少价值取向和道德缺失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校大学生中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重视,有必要深入分析大学生恋爱现象的特点,查找根源及其危害,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育,确保在校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目前大学生恋爱现象的特点 1.据大庆石油学院去年统计,打算谈恋爱的学生一年级下学期达到一定比例,四年级达到67%左右,且男同学多于女同学,各年级都有50%左右的学生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