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丽的盘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2册第5课,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盘子为基础,向学生展示了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陶盘、瓷盘等艺术品,使学生了解到盘子这一生活用品,通过装扮、描绘变成美丽的艺术品。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纸盘子,并掌握在上面用揉印、撕贴、添画的技巧进行装饰,把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和生活中观察到的美通过自己的巧手使之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樊淑虹 《宁夏教育》2003,(12):30-30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通过体验学习数学很多数学知识是对生活问题的抽象,而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具体的感受也就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和实例中去感知去发现,主动去探索,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化为感性的数学知识。如我在教学“0的认识”时,讲桌上放了6个盘子和15个苹果,让6名学生往盘子里依次放上5、4、3、2、1个苹果并写出数字。前5名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第6名学生看着盘子里没苹果可放为难了。我又让这6名学生轮着做一遍,得到同样的结果。此时,我提出问题:你的盘子…  相似文献   

3.
学习内容:根据小学音乐第五册《小乌鸦爱妈妈》提炼。学习目标:通过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悟爱;通过爱妈妈的歌曲让学生体验爱;通过现实生活的交流让学生发现爱;通过爱的呼唤让学生奉献爱。学习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进行爱心、情感教育,使之感悟、体验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何处理《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并从中受到启发,使之呼唤、奉献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具准备:歌曲《天亮了》、故事背景音乐《怀想》、范唱歌碟、钢琴、大歌单、头饰、打击乐器、自制课件《爱的呼唤》、歌曲《爱的奉献》相关电教设备。学习课时:一课时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4.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以野生动物为话题的扩展阅读课,可以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合理整编语篇,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展英语阅读范围,让学生通过体验、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围绕本课的语篇拓展材料可以使课内的文本信息得以延伸,使学生扩大了阅读空间,让他们在蕴含丰富文化和社会生活信息的语篇中体会英语,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5.
《人体的激素调节》在整个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的教学设计应让学生明确认识人体内的主要内分泌腺,并说明人体内几种激素的功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形成热爱生命情感及健康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尚娟 《辽宁教育》2003,(7):108-109
<家>是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是在学完<我的家>一课后,在充分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爱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验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愉快的生活,激发学生爱祖国、爱集体、爱动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巧妙设计教学各环节,使学生知道了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了解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和自己动手搜集材料的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爬山虎的脚》这节课中 ,可通过教师的充分引导 ,让学生去思考、去领悟 ,激发兴趣 ,启迪思维 ,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自悟、自得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为此 ,我的教学设计是 :一、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 ,让学生在读书中掌握学习方法在本课设计中 ,读书贯穿了教学活动的始终 ,分四个基本教学环节进行 :初读感知———复读感悟———精读品味———熟读背诵。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 ,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读 ,使学…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昆虫,它们为自然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生机。本课是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生活中昆虫的形态和花纹,了解其特点,使学生从感官的满足引发表现的欲望,促进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本课教学内容偏重于对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特点的认识和表现,通过对昆虫的观察了解,将观察体验和绘画、手工制作融为一体,画自己喜爱的昆虫,制作自己熟悉的昆虫标本,帮助学生建立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9.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通过活动化、层次化、合作化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展个性、表现自我.同时,挖掘本课知识在生活中的内涵,使其结合生活、应用于生活并表达生活,使英语真正成为生活中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灵动的生活》说课稿一、内容简介及设计理念:本课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与戏剧表演》第一单元第一部分的内容。本课作为起始课,旨在增进学生对本模块的学习兴趣,以便较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戏剧百花园。教材内容包括:戏剧的早餐、饕餮盛餐、咖啡与酒、戏字的写法四个部分。本课教学力图体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这一理念,在设计时把教学重心放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在戏剧想像中感知戏剧的基本常识,并结合简单的表演初步了解戏剧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马春生 《化学教学》2002,(12):14-16
本课是应用网络技术进行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使高三学生通过本网络课的学习 ,增强对考试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1 教学目标本课以厨房环境为情境 ,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围绕厨房与化学主题 ,进行网上浏览 ,深入了解在一些生活常识背后所蕴含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情感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有关的化学知识进行横向检索 ,知识重组 ,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提高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2 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创…  相似文献   

12.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我校校本教材第三册第12课《美丽的海底世界》,主要知识点为设置PPT中图片和文字的自定义动画效果。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他们从一年级开始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在学习本课前,已掌握了普通演示文稿(包括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背景的设置、设计模板等)的制作方法。他们好奇心和好胜心强,“让图片和文字动起来”这一内容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13.
《胸戴红花更美丽》是小学二年级第三册音乐课本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这首歌,使学生懂得怎样才能做一个好学生.除学会演唱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演奏、表演等方面的能力.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融演唱、表演、伴奏于一体的综合训练教学结构,突出了音乐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学设计是: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第78页。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减法及连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现实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了解减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连减法;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先估后算”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本课知识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连减法的意义,理解算理,能够正确计算。教学设计一、创设活动情境1.同学们,去年夏天有92名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参加了“我爱家乡,考察海岛活…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既要完成识字写字这一主要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了解古老的神话故事和当代的科学成就,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启蒙教育。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尽量体现了以下理念:一是运用美丽动听的神话故事和举世瞩目的现代科技成就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意识(兴趣领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标准英语》第五册Module8Unit2的教学设计,本单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描述日常生活。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为学生操练对话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语言情景,有利于学生在比较接近实际的情景中听听说说,从而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二、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本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关键是单词的学习和日常交际用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准确运用及扩展运用。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创设情景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三、设计理念《英语课程标准》中…  相似文献   

17.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技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童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地习,切实提高拼音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初中物理教学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以旧知“同化”新知识。本课以新颖的设计,师生和谐互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设计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第二课。本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让学生玩木块、风车、易拉罐、塑料尺、橡皮筋、秋千等材料,使它们运动起来,引导学生从总体上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等,并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研究,使他们知道移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的特点。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了许多不同的物体的不同运动方式,如风车的转动、汽车轮子的滚动、秋千的摆动等,对一些简单物体运动的形态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只是他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自教科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设计意图】《第一场雪》描写了胶东半岛第一场雪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第一场雪的美丽壮观的景象。难点是让学生学习动静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