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此,在教育部人事司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除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本刊编辑部还走访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高校作为报道对象,进行了实地采访。无论从改革的理念还是力度来说,这些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都是走在中国高校的前面并富于各自特色的,可以说基本上代表着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世界一流”的期待,就在他们的身上,在勇于改革探索的每一所高校的身上。为了寻找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尽快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国高校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同时,也在绘制着适合自己的前行轨迹,推动并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今年5月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启动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这无疑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的又一次勇敢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由此引发了包括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整个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深思。应广大海外学子的要求,本刊决定在“特别专题”栏目中对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作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2.
为此,在教育部人事司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除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本刊编辑部还走访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高校作为报道对象,进行了实地采访。无论从改革的理念还是力度来说,这些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都是走在中国高校的前面并富于各自特色的,可以说基本上代表着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世界一流”的期待,就在他们的身上,在勇于改革探索的每一所高校的身上。为了寻找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尽快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国高校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同时,也在绘制着适合自己的前行轨迹,推动并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今年5月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启动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这无疑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的又一次勇敢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由此引发了包括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整个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深思。应广大海外学子的要求,本刊决定在“特别专题”栏目中对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作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3.
为此,在教育部人事司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除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本刊编辑部还走访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高校作为报道对象,进行了实地采访。无论从改革的理念还是力度来说,这些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都是走在中国高校的前面并富于各自特色的,可以说基本上代表着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世界一流”的期待,就在他们的身上,在勇于改革探索的每一所高校的身上。为了寻找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尽快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国高校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同时,也在绘制着适合自己的前行轨迹,推动并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今年5月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启动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这无疑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的又一次勇敢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由此引发了包括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整个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深思。应广大海外学子的要求,本刊决定在“特别专题”栏目中对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作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4.
为此,在教育部人事司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除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本刊编辑部还走访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高校作为报道对象,进行了实地采访。无论从改革的理念还是力度来说,这些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都是走在中国高校的前面并富于各自特色的,可以说基本上代表着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世界一流”的期待,就在他们的身上,在勇于改革探索的每一所高校的身上。为了寻找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尽快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国高校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同时,也在绘制着适合自己的前行轨迹,推动并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今年5月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启动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这无疑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的又一次勇敢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由此引发了包括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整个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深思。应广大海外学子的要求,本刊决定在“特别专题”栏目中对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作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5.
为此,在教育部人事司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除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本刊编辑部还走访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高校作为报道对象,进行了实地采访。无论从改革的理念还是力度来说,这些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都是走在中国高校的前面并富于各自特色的,可以说基本上代表着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世界一流”的期待,就在他们的身上,在勇于改革探索的每一所高校的身上。为了寻找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尽快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国高校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同时,也在绘制着适合自己的前行轨迹,推动并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今年5月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启动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这无疑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的又一次勇敢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由此引发了包括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整个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深思。应广大海外学子的要求,本刊决定在“特别专题”栏目中对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作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6.
为此,在教育部人事司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除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本刊编辑部还走访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高校作为报道对象,进行了实地采访。无论从改革的理念还是力度来说,这些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都是走在中国高校的前面并富于各自特色的,可以说基本上代表着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世界一流”的期待,就在他们的身上,在勇于改革探索的每一所高校的身上。为了寻找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尽快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国高校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同时,也在绘制着适合自己的前行轨迹,推动并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今年5月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启动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这无疑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的又一次勇敢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由此引发了包括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整个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深思。应广大海外学子的要求,本刊决定在“特别专题”栏目中对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作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7.
为此,在教育部人事司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除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本刊编辑部还走访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高校作为报道对象,进行了实地采访。无论从改革的理念还是力度来说,这些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都是走在中国高校的前面并富于各自特色的,可以说基本上代表着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世界一流”的期待,就在他们的身上,在勇于改革探索的每一所高校的身上。为了寻找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尽快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国高校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同时,也在绘制着适合自己的前行轨迹,推动并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今年5月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启动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这无疑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的又一次勇敢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由此引发了包括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整个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深思。应广大海外学子的要求,本刊决定在“特别专题”栏目中对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作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8.
北大日前评出了1999年校内十大新闻。其中两则,其轰动效应绝不限于校园内。一则是,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国家从年初开始,三年内将投入18亿资金给予支持;另一则为,学校自4月份开始启动了校机关机构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两件事有区别有联系,目的却是一个: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据说这句话,1999年在北大使用频率也最高。对这两则新闻,校外人羡慕前者,关注后者。“北大有了国家技入,教师待遇会提高不少吧。”“18个亿,北大会怎么用?”也有人问:人才济济的北大,这人事分配制度,怎么个改法?在北大人眼里,两则新闻似…  相似文献   

9.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一所大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其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陶爱珠.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为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北京大学正进行教师评聘的人事制度改革。从改革方案看,基本都是欧美一些名校的做法,并无多少创新之处,而且有的措施早已在国内一些大学实施。但由于北大  相似文献   

10.
高校劳动人事制度和资源配置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述我国高校现行劳动人事制度的基本模式基础上,对上海交通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用人制度与分配制度的特点,论述了我国高校人事制度和资源配置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据2004年6月18日的《新京报》报道:教育部肯定了北京大学去年推行的学科末位淘汰的人事改革方案。北大这一改革虽然招来了许多不同的声音,但这一举措能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竞争、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无疑,北大的这一改革方案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非清华、北大的一时冲动,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是综合国力的反映,是中国大学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反映了我国高教界跨入世界舞台的勃勃雄心。而且,这一响亮口号的提出,不只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目标;也不只是一种构想,更是一种行动。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应该如何“行动”,这是摆在中国人特别是大学人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切解决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急切,弄清“行动”的逻辑起点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有什么,还缺什么,如何来建设。为此,我们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特征的分析来予以回答——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提出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作为他主持北京大学教育改革工作的主导办学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对北京大学的人事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一批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表进入北大,为北大注入强大的动力.同时,“兼容并包”的思想还影响到学派的发展,他力求网罗众家,倡行学术自由;在大学课程的设置方面主张中西文化要兼收并包,择善而从;这一思想不但对北京大学的整顿,改革和迅速崛起起了极大作用,而且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绩效管理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校教师实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科学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高校下一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1999年清华大学率先迈出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在全校全面实行了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度,使教师待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2003年6月北京大学教师人事体制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推动了中国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浪潮,但我国的这些改革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甚远。这就要求我国要建立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深化高校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三百余正副教授岗位全球招聘随着"985工程"的启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许多高校努力追求的目标。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打造一流的学科,创造一流的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成果成为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高水平人才显然是实现该工程的“重中之重”,人才问题开始被各高校更加重视。2003年,复旦大学推出了102个教授岗位和200余个副教授岗位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此举的背后,显然不单是一个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而是也蕴含着复旦大学在学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对引进人才问题的深刻认识和独到眼光。在复旦人看来,引进骨干人才是复旦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我们已跨入21世纪.就北京大学来说,在21世纪的前10年或前20年,我们的整体目标是要把北京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我想要经过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要从许多方面努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这里,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文学科可以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从九校发展看我国一流大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严格地说,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始于1999年7月实施的985工程,通过5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人才培养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结构趋于研究型要求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8所高校为例,[1]2002年8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数从1998年的127571人增加到208269人,增长了1.63倍。受985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目标的引导,这些学校的定位是研究型大学,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当控制本专科学生的规模。从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趋势。1999年8校本专科在校生数比上年增长10%;2000年因北大、清华、浙大、西交大…  相似文献   

18.
以岗位聘任为突破口加快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快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高校人事管理体制,加快高素质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和整体水平,已成为当前高水平大学深化改革的重大课题。1999年,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的若干意见”相继颁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一些著名大学抓住有利时机,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加快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先后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教师岗位聘任实施办法,对高校人力资源实行优化配置,有力地加速了高水平和高…  相似文献   

19.
一、适应形势、明确宗旨,创立北大社区服务新事业北大百年校庆之后,1999年召开的北京大学第十次党代会,认真总结了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年来的历史经验,提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远景目标和近期任务。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国家城市社区建设的时代趋势推动下,从1999年开始,北京大学在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按照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总体  相似文献   

20.
作为局外人,我对北大改革本来不想发表意见,但是看到讨论中缺少点什么.也就有点忍耐不住。据介绍.这次北大改革的动因,主要是来自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压力。创建计划是1999年启动的,为此国家财政已经拨出18亿额外资金来改善校园环境和教职工待遇。所以.北大教师是否“物有所值”,不但成了“一些政府部门的主要官员……批评”的话题,也成了一些人的心病。这就使北大改革颇有点“拿多少银子,就必须干多少活儿”的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