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江中心小学以"享受如春教育,培育有根新人"为办学理念,积极构建"如春教育"文化,追求发展儿童个性的多元化教育,围绕"植根的环境文化、滋养的管理文化、生机的课程文化、生长的教学文化、多彩的评价文化"开展研究,精心打造"如春教育",让儿童的生命自由舒展。  相似文献   

2.
春江中心小学成立于2009年8月,位于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占地53亩,设计为48班规模,学校是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而高标准新建的一所现代化小学,现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春江小学"。学校以"享受如春教育,培育有根新人"为办学理念,以"天天向上"为校训,以"如春教育,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为办学愿景,着力打造如春教育。学校拥有一支专业素养深厚、教学技艺精湛的教师队伍,拥有常州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区级骨干教师14人,教师本  相似文献   

3.
课程与教学集中表达了学校对教育教学意义的理解,对教育理想、价值和精神的追求。常州市春江小学用本校"如春教育"的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统领学校发展,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多方面进行课程顶层设计,从而实现学校培育有根新人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4.
《江苏教育研究》2013,(9):F0003-F0003
春江中心小学成立于2009年8月,位于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占地53亩,设计为48班规模,学校是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而高标准新建的一所现代化小学,现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春江小学”。学校以“享受如春教育。培育有根新人”为办学理念,以“天天向上”为校训,以“如春教育。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为办学愿景,着力打造如春教育。学校拥有一支专业素养深厚、教学技艺精湛的教师队伍,拥有常州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区级骨干教师14人,教师本科率达95.6%,20多位教师在省、市、区教学竞赛中获奖。  相似文献   

5.
吴先伍从"对话"走向"回应"杨洁个人现代性: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毛建国建立区域大教育观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徐燕娟如春教育,让每一个儿童生命自由舒展汤云亚"小日记",写实特色教育"大文章"王兆平"勤"文化学校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神童教育"绝非挑选现成的神童进行教育,而是把普通儿童提升成为神童。"神童教育"也绝非空穴来风,其主要有三大理论支撑:其一,脑电波理论;其二,右脑理论;其三,传统文化中的"守一"理论。这三大理论彼此相通,使得"神童教育"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7.
"神童教育"绝非挑选现成的神童进行教育,而是把普通儿童提升成为神童。"神童教育"也绝非空穴来风,其主要有三大理论支撑:其一,脑电波理论;其二,右脑理论;其三,传统文化中的"守一"理论。这三大理论彼此相通,使得"神童教育"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儿童的特权,儿童教育需要"自由、自在、自然"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游戏文化、游戏教育应该也有必要在我们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我们的"游戏文化"特色学校建设实践包括"游戏文化大乐园""游戏思想进课堂""游戏文化主题大单元""游戏文化教育资源""游戏文化校本课程"五大块,以游戏活动为媒介,以健全儿童的生命人格,建造儿童发展的精神家园为价值追求,以"充实生活、自由成长、快乐学习、健全生命"为发展目标,力求探索出一种适合儿童、提升儿童的现代特色学校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一、儿童文化视野下低年级写字教学特征 苏派教学代表人物共有的核心教育思想是"一切为了儿童",尊重儿童文化是落实"一切为了儿童"教育思想的根基。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化的、梦想的,也是充满好奇的、充满探索的,更是与儿童不断发育的身心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10.
百年老校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传承"普育"的办学历史,立足于普育价值的引领,从儿童出发,以"发现儿童"为思想方式,以"教育即生长"为哲学立场,以"引领儿童"为教育策略,构建了学校文化办学体系。将学校的整体文化以独特的德育交互空间、课堂学习生活、身边课程群、环境文化建设、教师文化自觉等五条路径为载体建构,以期实现以学生"享受童年"为解读方式的办学愿景。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影响着教育的效果。通过对"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及学习习惯成因分析,验证其学习习惯是否良好,从而进行归因分析,得出家庭、学校、社会和"留守儿童"自身对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提出家长学校如何开展有效教育改善"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建议,以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学校传统的感恩教育呈现出"成人腔"、"说教式"、"单一化"的弊端。真正内化到思想、外化于行为的成功感恩教育是学校迫切需要的,而小学感恩文化的创建必然要基于儿童视角。作者探讨了创建儿童感恩文化的策略及由此引发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教育存在着"劳动化"的倾向,导致了教学的"劳动化"、学习的"劳动化"以及唯分数至上的考试评价。教育的"劳动化"误读了儿童劳动的本意,歪曲了教育的意涵。现实的教育活动应当回归教育的本意,以促进儿童的精神健康地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开辟教育的新纪元,才能真正给人类带来助益,这是教育之为教育的根本,这是教育善的追寻。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是现代性思维特征的教育方式,存有宏大叙事的理论僵化、少数儿童成为本质主义的"剩余"、对少数儿童教育的理论"歪曲"等本质主义困境。全纳教育虽然面向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但极具乌托邦性质。为此,我们应坚持本质主义建构和后现代主义批判统一的教育路向。  相似文献   

15.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是"人"的自觉,其本质是主体的"自我反思性构建",自我超越是"文化自觉"的根本要义。"文化自觉"与教师教育场域之间具有的内在耦合性及教师教育现代化转型与发展的诉求是促发教师教育文化自觉命题的"双轨"动因。教师教育文化自觉的向度、意涵、基本价值构成等体现为"文化自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教师教育场域中的具体释放或表征。从新世纪教育的使命出发,"文化自觉"应为教师教育实现21世纪"人文重建"使命的实践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卢梭对"自然教育"作了独特的诠释:(1)自然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2)自然教育即儿童自然状态的回归;(3)自然教育即按照自然的法则和规律进行的教育;(4)自然教育必然是自由教育。这种新的"自然教育"观对加深西方自然教育内涵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儿童天性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教育就是儿童依据自身的本能、兴趣、需要率性发展;回归儿童的自然状态,其实质是反对成人对儿童的过多干预,反对旧教育对儿童的束缚,保持儿童的本真状态,回归儿童自身,让他们顺应天性而成长;教育适应自然就应当遵循成长中人的发展的自然进程,考虑人的年龄特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水平;自然的教育必然是自由的教育,教师应尊重儿童的自由天性,促进儿童自由自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两个"为本"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和教育"以文化为本"。"人"对"教育"来说是"根本","教育"对"人"来说是"末" "文化"对"教育"来说是"根本","教育"对"文化"来说是"末"。人和文化对教育来说是目的,而教育对人和文化来说都是应为之服务的手段而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应当包括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 关注人的自由、幸福、尊严、终极价值 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是一种博大的精神力量和感召力量,它推动人们去感受生命过程。文化之所以是教育的本与根,之所以也是教育应为之服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和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简单地说,没有人,固然没有文化,然而反过来,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人。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文章从"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在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应起关键作用,学校教育应起基本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志坚 《考试周刊》2011,(11):215-216
教师在教育中一旦确立了"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生本教育新理念,那么,无论在教育教学的哪个环节,都会自觉地加以贯彻落实。而对于备课,就要改变以往师本教育的备课策略,相应地采取生本教育的备课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王夫之的童蒙教育以"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石,以对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与规律的认识为前提,以先入为主、以预为先、蒙以养正和施之有序为原则,致力于启发引导、培养儿童的自觉精神,重视儿童志向及兴趣的培养,主张运用"因材而授"的教学法,大力倡导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行可兼知",重视教师嘉言善行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等等。这些思想对加强当代中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