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梭的生命教育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让儿童的生命率性发展;让儿童的生命自由发展;培养儿童的生存感觉;呵护儿童的生命活动;培养儿童生命的意志力;正确看待儿童合理的欲念;通过"消极教育"保障儿童生命的发展。分析和探究卢梭的生命教育观的"合理内核",对当代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以儿童为本位,主张教育应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培养自然人。他的这一教育思想影响到了后来的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等一大批教育家。直到今天,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认识和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发展观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卢梭自然主义儿童教育观强调:儿童教育的抉择应出自慈爱明智的母亲;儿童本位教育之"情"应遵循儿童自然发展之"理";儿童的教育应在生活实践中开展。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教育观则从大学教育出发,高屋建瓴地警示了教育应当避免过度的人道主义倾向与自然主义倾向,提出了用文学滋养精神贵族的积极主张。对自然主义与新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认为教育者应当站在卢梭与白璧德之间,博采两种教育观的光辉,以照亮中国儿童教育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消极教育观是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中很重要、很独特的思想,它对当代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价值。消极教育观是批判"积极教育"有力的思想武器;消极教育观提醒我们:教育是一种等待的艺术;消极教育观有助于我们重视感官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消极教育观为我们实施"自然后果"的惩罚教育提供了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5.
尼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也是誉满全球的夏山学校的创始人。他在创办和管理夏山学校的过程中,建构了独特的生命教育观,彰显了教育过程中"等待"的价值。尼尔的生命教育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尊重生命发展的过程性;彰显生命发展的个体性;注重生命发展中的情感因素;用自由解放生命;用民主平等走进生命;用爱完善生命。分析尼尔生命教育的基本路径,对当代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航 《文教资料》2011,(2):129-131
《爱弥儿》中的儿童教育观集中体现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更能为现实的儿童教育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因此,研究卢梭的儿童教育观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卢梭的儿童观可分为教育目的观、师生观和教学观,并可在此基础上寻求其对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像今天一样需要学习,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长。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代表作《爱弥儿》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发现儿童、尊重儿童的地位,要让儿童像儿童一样地生活,让儿童自由自在的发展,他的这种教育观称作自然主义教育,并且影响了全世界。到了20世纪初,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全面继承了卢梭  相似文献   

8.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要求教育要遵循自然天性,教师只需创设学习的环境而不能主宰儿童的发展。他的思想对后来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裴斯泰洛齐、杜威等人对其自然教育思想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及其后人对其自然教育理论的发展对我国现行教育观、儿童发展观有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自然教育观出发,卢梭非常强调劳动教育。他对劳动教育作了高度评价。认为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济。卢梭非常重视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品德,并认为劳动教育对经济生活很有价值。他坚持儿童应首先学习农业劳动,还必须学一门职业。卢梭关于劳动教育的观点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劳动教育应从小重视,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值敬 《考试周刊》2009,(4):209-210
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者以及现代发展心理学的先驱。他在其著作《爱弥尔》中详尽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提出了"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的天性,号召教育"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今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何谓生命关怀?生命关怀是指教师重视学生个体生命的和谐成长,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关注个体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个体生命的主观能动作用。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人生发展的特定阶段,它不可逾越,也不能逾越。然而,当前有不少教师喜欢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以成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看待孩子、要求孩子,企图让孩子迅速地成熟,结果塑造的只能是心理、性格畸形的"老成少年"。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从生  相似文献   

12.
卢梭的《爱弥儿》是一部经典的教育哲理小说,其精髓在于尊重儿童的天性,回归自然。本文论述了卢梭对2岁至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自然教育观,希望能对当今中国儿童的教育有所启示,以及纠正一些家长、学校教师和社会教育工作者在儿童教育观、教育方法上的缺失和错位,摒弃毫无活力、教条式的教育形式,共同支撑起儿童幸福的童年。  相似文献   

13.
李冠军  李晓刚 《培训与研究》2007,24(11):79-80,114
"回归自然"教育观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思想。他基于"人固有之性善"原则,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反对压抑儿童之固有天性。号召"回归自然",尽管有一定局限性,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对我国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观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和传统教育思想两者之间的一个首要的和根本的区别。作为一位生命教育家,杜威强调儿童生命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发展的,它是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既包括身体的发展,也包括心灵的发展;主张教育目的应该是儿童生命的发展,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体的潜能,因而不要在教育过程外去寻找目的;指出学校教育造成的众多浪费中,居于首位的是对儿童生命的浪费,因此教师既要认识他们在学校课堂上拥有新生命,也要注重儿童生命发展中的个性需求。  相似文献   

15.
马晓娟 《天津教育》2023,(21):168-170
<正>“让儿童回归本真的自然状态,做回自然人,顺应天性,健康成长”是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与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教育观如出一辙。基于此,本文立足卢梭自然教育视角,以激发幼儿个体创造性潜能,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为目的,从空间布局、尺度、色彩与材质以及安全性四个方面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空间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方法展开探究,旨在通过合理规划与开发利用幼儿园区域活动空间的方式,促进幼儿教育逐步回归自然,为幼儿的茁壮成长与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6.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若干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8世纪,卢梭就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的自然主义教育观,这一观点有力地针砭了当时教育界存在的问题,对现代教育具有深远的启示。针对现代教育存在的弊端,理解尊重儿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提高儿童的素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儿童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7.
消极教育一经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给思想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也为西方科学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思路。蒙台梭利与卢梭消极教育思想的共同特征是推崇内发论,强调生命的自由生长,要求教育按照自然法则和儿童心理特征进行,强调儿童体验式学习,并认为早期儿童重要的是感觉教育。同时,两位教育家关于消极教育实施观点则不尽一致:在教育环境方面,卢梭强调消极教育的环境是自然环境,蒙台梭利主张要为儿童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在学习内容和形式上,卢梭消极教育的内容是自然学习,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可以进行文化学习,但要采取"工作"方式进行;关于消极教育中教师角色方面,卢梭认为教师应是儿童自然成长的导师,蒙台梭利认为教师要承担好观察者的角色。卢梭和蒙台梭利的消极教育理论对于科学认识儿童、守护童心,推进科学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实施科学的教育工作,特别是科学实施早期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亚娟 《教育探索》2005,5(12):33-34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很多内容都取决于生活、特别是日常生活,通过生活对儿童进行全面的教育.从而达到让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法国教育家卢梭和美国教育家杜威对于“生活”都有自己的论述.通过对他们的生活教育观的探究,我们得到更加深刻的启示,更加认识到儿童教育的源泉是儿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是幼儿的活课堂,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深呼吸"才能解放孩子的天性。追随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我们对幼儿教育有了新的思考:教师应是幼儿"生命的牧者",自然教育课程要培养亲自然、乐探索、爱生命、尚创造、善生活的儿童。那么,如何基于儿童立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开发自然教育课程,我们做了几年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卢梭有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是根据少年的身心需要教给少年有用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身心健康、快乐而又满足的少年,激发少年本身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具有鲜明的发展性、自主性、灵活性与针对性等特征。卢梭强调,教育要坚持顺应儿童天性、注重好奇心与兴趣的培养以及调动儿童自身经验的原则,采用自主发现提升策略、自然课程实施策略和有效实践行动策略,使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有用"事物的汲取与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