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该文基于机场场道工程施工与进度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从改进教学大纲、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改进课程考核机制、改进课程评价五个方面,对机场建设项目管理与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实现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实验实习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新工科”教育理念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检测课程作为一门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高的课程,目前存在学生实践能力弱、学校开展实践难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在调研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课程实践环节占比、建立道路检测虚拟仿真试验室和设立“3+1”工程医师试点班,有效的夯实了道路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道路工程检测实践能力,提升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在相关企业的认可度,促进了对传统道路实践类课程教学方式的升级改造,实现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李攀  黄猛  刘帅  唐路瑶 《科技风》2023,(27):87-89
依托“金课”项目,采用先进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慕课平台和虚拟仿真平台,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两性一度”为金课建设标准,将地理信息系统校级精品课打造成一门校级“金课”的社会实践课程。在课程建设体系中将GIS领域基本原理概念及GIS应用技术进行相互融合,培养学生借助GIS这个有效载体,解决软件开发应用的综合能力。该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紧扣GIS领域最新的发展,采取多样、先进、互动性好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课程具备一定难度,有一定挑战性,教师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将本学科、专业领域的最新前沿知识和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学术性。  相似文献   

4.
马培 《内江科技》2024,(3):157-158
<正>环境工程专业作为河南工程学院首批工程教育认证的试点专业,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由于综合性、创新型实验少,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多等特点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求。将河南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现有实验项目进行分类、整合,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建立以“虚”促“实”、虚实结合的环境工程专业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为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也为地方高校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13)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理工类专业教学,可通过仿真环境,为学生构筑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场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充分激发出创新意识与操作意识等,提高实际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特性为切入点,分析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模式,并对课程实施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仪器分析课程是我校乃至全国各高校食品科学工程和质量安全专业一门基础专业课程。该课程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分析仪器抽象的理论。同时,实验课程基于理论教学内容,通过实践对基础理论加深认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本文拟创建一种“课堂实训+网络多媒体+虚拟仿真”三维一体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体系,充分整合本校现有的网络平台及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结合实际操作讲解,达到提高仪器分析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刘焕毅 《大众科技》2021,23(1):118-120
针对传统通信工程实践教学方式的不适用,以及通信工程专业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文章融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建设通信工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发挥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具有的优势,学生可以不受实验场地限制随时进行仿真实训,轻松、便捷完成实验项目任务.构建通信工程一体化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实行通信工程学与做相结合的一体化实训教学,以及运用网络设备搭建仿真实训环境.应用一体化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开展通信工程教学,通过虚拟仿真复杂实验案例分析,知道如何利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以发挥其教学作用,实验结果说明虚拟仿真实训更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网络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8.
张琥石  陈妮  梁妮  林伟龙  覃茂昌  何婷婷 《科技风》2023,(2):107-109+1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虚拟仿真实验成本低廉,表现形式丰富,形式活泼,学生不在实验室也可以进行实验课的学习。本文介绍了在“电路制作实训”课程中,依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开展参与式教学的教学模式设计。该教学模式将一节实验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模块,依托虚拟仿真实验,构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将此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实践后发现,该教学方法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与学生课堂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工程力学专业工程结构检测实习以见习为主,未结合学生的专业应用背景,实习内容相对独立、缺乏创新教育等问题,该文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江苏大学土木工程技术研究院”和科技部“高端装备关键结构健康管理联合研究中心”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深化与企业间的合作,在实习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运行管理、师资队伍及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工程力学专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该实践成果也可为其他工程实践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飞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包含素质、能力和知识三方面,尤其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虚拟仿真实践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作为专业建设重点,在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尝试,从而提高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推广新工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是国家基础制造业发展的动力。但目前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理论知识混淆、教学与实践操作割裂、实验教学平台资源稀少等现象,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具有合格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为此,本研究基于数字孪生技术与实践仿真教学平台,探究数字孪生驱动协同的混合教学实践模式,构建材料成形技术课程虚拟仿真模型与数字孪生模式,通过混合式教学实践模式总体设计,展开平台建设与混合教学实践效果分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升,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成小飞 《科教文汇》2021,(10):82-83
该文结合“港航工程施工”课程特点,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研究探索了混合教学模式的优点,基于“港航工程施工”课程开展了“线上+线下+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结果发现,混合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符合工程专业认证的OBE理念要求。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5,(18)
《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的一门平台基础课,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是学生从事建筑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必备的专业技能。本文对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几点有关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提高学生作为项目技术管理人员所需具备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本文以“DSP技术及应用”实践课程建设为例,讨论卓越课程实践课程的建设。本文从课程实验内容选取、实验顺序安排、实验教材建设、实验方式,并与课外实践体系相结合方面给出卓越实践课程建设建议。通过近两届学生的实践,反映良好,应用开发能力较前几届学生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5.
朱帅  余小燕 《科教文汇》2014,(25):98-99
本文以“农业物联网”专业教学改革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总结了农业物联网专业教学改革现状,提出了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相结合为特征的教学模式,重点解决了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设备损耗严重、学生动手能力差等难点问题,旨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4)
针对机电专业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空军预警学院深入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构建机电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现了多媒体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的深度融合。实践效果表明,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实训效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0建设的持续推进,如何借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该研究以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为例,从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教学组织与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方案,通过课程内外联动、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整合、混合式教学实践和探索等方式,为护理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志科  吴才章  王莉 《科技风》2023,(1):139-141
探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创业—实习实践—毕业设计”一体化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实践实训类课程,通过毕业设计延续创新创业项目成果,从灌输工程认证理念、创新专业实践课程内容、强化课程实施管理、丰富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切实提高学生从事本专业领域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0,(1)
为了提高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对ADMAS仿真软件在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分析该软件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建立汽车子系统模型;进而基于子系统模型搭建整车仿真平台;最后,以B级路面为输入进行汽车系统动力学仿真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本文为采用仿真软件替代实车实验进行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18)
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提出了以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四级递进式实验教学体系,对实验教学项目数量、实验内容以及学习产出要求进行了优化调整,注重理论知识与工程问题相结合、基本技能训练与设计研究相结合、实物流程仿真与工艺过程模拟相结合。改革成果将全面提升本课程实验教学质量水平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迎合我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