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推荐理由:《中国儿童文学大视野丛书》是百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经典作品荟萃,记录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光荣与梦想,也是一套为拓宽儿童阅读视野而努力的丛书,是中小学课内文必读推荐书目,还是为了重塑中国儿童文学史而做准备的出版规划。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该书由管林、钟贤培主编,陈永标、汪松涛、谢飘云编写,这是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领域方面新近取得的一大成果,其编写体例的创新,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的最大特色。该书打破了以往文学史“社会背景——作家生平——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叙述模式,全书分为四编:综论编、文体编、作家传和大事记。第一编侧重对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历程的宏观观照,以较宽的视野、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论述了近代文  相似文献   

3.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似一条河流,浇灌着、养育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艺苑里的花花草草。在成人文学界纷纷扯起“20世纪”总结性质的风帆、百舸争流之际,儿童文学理论界也有一条厚实的船、一片雪亮的帆在乘风破浪,它就是2000年12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王泉根著,下简称《主潮》)。这条船行进的轨迹与它所载的风光景物,构成了此书完整、具体、丰富而有深厚的理论内容。其特色大致有三: 一.史与论的交织 全书共分四编。从体例看,上编“发展思潮论”、中编“个案研究论”此二者与下编“观念本体论”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4.
吴平  向敏 《中国编辑》2015,(2):80-83
1922年创刊的《儿童世界》被誉为"中国儿童报刊史上的一座高峰"。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儿童文学刊物,而且是郑振铎进入商务印书馆后主编的第一份杂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虽然郑振铎担任主编仅一年时间,但是在其精心培育下,《儿童世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并获得儿童读者的青睐,为日后跻身少儿"名刊"奠定了基础。文章试图从编辑视角对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情况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5.
陈伯吹是一位最纯粹的文学家,在他92年的生涯中,从事儿童文学创作70余年,把一生都献给了儿童文学,不仅是儿童文苑里一位默默耕耘的园丁,还是近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见证人。《陈伯吹评传》历史地记录了陈伯吹与儿童文学关系的全过程,又从艺术审美的角度、高度评传了陈伯吹先生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贡献以及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陈伯吹评传》完成于陈伯吹先生逝世的两周年祭日,出版于四周年之际,表达了著者对陈伯吹先生的永久敬仰与怀念。《陈伯吹评传》以陈伯吹的人生旅历为经,以其在不同时期的儿童文学活动及其取…  相似文献   

6.
《出版广角》2013,(1):64-73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作者:高洪波等编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版权输出时间:2011年8月上榜理由:"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推动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经典影响人类,必然是从儿童开始的。阅读经典能够让心灵获得与智者甚至大师对话的机会,从而使心灵具备强大、细腻、宽容等优秀品质。儿童文学经典作为儿童文学领域传播高尚价值观的载体,无疑也有这样的功能。《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史》肖萐父、李锦全主编 1982~198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哲学史教材。全书共六编,分上、下二卷。上卷包括;第一编夏殷周至战国初期,第二编战国中、晚期,第三编秦汉至隋唐时期;下卷包括:第四编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第五编明末清初时期,第六编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书末还有附录:“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8.
何卫青著《澳大利亚儿童文学导论》(以下称为《导论》)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该书准确叙述了澳洲儿童文学的总体走向与历史分期,对每种文类都进行了历时和共时的梳理,各阶段代表人物及其特色清晰可辨。与国内同类工具书(主要以黄源深1997年版《澳大利亚文学史》第15章儿童文学、2006年版《澳大利亚文学简史》与《澳大利亚文学名著便览》为参照)相比,该书新增童谣童诗和图画书这两大文类,在小说和童话板块亦补充了多位重量级作家,内容甚丰,极大拓展了澳洲儿童文学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少儿图书精品献礼国庆60周年向共和国六十周年献礼,少儿出版界联合推出图书精品:中少社《共和国儿童文学金奖文库》《儿童文学典藏书库》;上少社《六十年中国儿童文学精粹·感动共和国儿童系列》;明天社《笑猫日记·  相似文献   

10.
建国57年来,“当代文学史”的教材建设走过了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这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之初至“文革”。17年的实践逐渐梳理出了“中国新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奠定了“当代文学史”知识体系安身立命的历史坐标;第二阶段,“文革”十年。“当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一样,在浩劫中走过了一段极其相似的心路历程;第三阶段,1966-1985年。“当代文学史”在恢复中发展;第四阶段,1985年至今。1985年“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和1988-1989年“重写文学史”的讨论,较大地影响了“当代文学史”的学科理念,教…  相似文献   

11.
刘彩珍 《中国出版》2014,(17):59-61
五四时期,以周作人倡导的儿童本位论和以文学研究会推动的儿童文学运动,掀开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新的篇章。但是,随着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经过持续多年的战乱,使得接续儿童文学运动倡导的“为儿童而艺术”宗旨的报刊非常有限。就在这场现代儿童文学运动迫切需要复活成果的关键时刻,上海《大公报》副刊《现代儿童》组织了一批深受现代儿童文学观念洗礼的编辑群体,在儿童文学的创作、翻译、理论等多个方面回应了这一时代要求,并逐步成长为抗战胜利后推进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要报刊。  相似文献   

12.
郑振铎是五四时代造就的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放射出灿烂光辉的巨星。他在文学创作(包括儿童文学创作)、文学社团活动,报刊编辑(包括儿童刊物)、美术、考古、翻译、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方面,都有突出的开创性的贡献。著名作家端木蕻良在其《追思》中说:“中国要是有所谓‘百科全书’派的话,那么,西谛(郑振铎)就是最卓越的一个。”本文拟就郑振铎在儿童刊物方面的开拓性贡献做一简略的论述。这一贡献主要体现在他所主持编辑的《儿童世界》的编辑特色上。 《儿童世界》,1922年1月创刊,32开本,周刊。每季1卷13期。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二八”沪战期间,曾休刊数月。复刊后改为半月刊。1937年,“八一三”沪战休刊。同年十月,在香港复刊,香港沦陷后停刊。第一任主编郑振铎。1923年5卷2期开始由徐庆昶等主编。该刊曾风行海内,并远销新加坡和日本。 笔者通过对《儿童世界》之前的儿童刊物及《儿童世界》本身的考察,得出如下断言:正如说叶圣陶是中国现代创作童话的开山鼻祖一样,郑振铎是中国现代儿童刊物的始创者。也正如说《稻草人》是中国童话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一样,《儿童世界》是中国儿童报刊史上的一座高峰。郑振铎先生将其热爱儿童的心性,以及他所持的贴近儿童、努力适应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使刊物富有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3.
关于徐铉的生卒年,有两说并存。清人吴荣光编的《历代名人年谱》,梁廷灿编的《历代名人生卒年表》,谭正璧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郭味蕖编的《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周勋初先生主编的《唐诗大辞典》,周祖譔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等,将徐铉的生卒年定为916—991。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也把徐铉的生卒年定为916—991。他们的依据显然是《宋史》卷四四一《徐铉传》:“淳化二年,庐州女僧道安诬铉奸私事,道安坐不实抵罪,铉亦贬静难行军司马。初,铉至京师,见被毛褐者辄哂之,那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一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又别署曰:‘道者,天地之母。’书讫而卒,年七十六。”这里只说徐铉于淳化二年被贬,并未写明他卒于何时,但由于记其被贬与亡故于一起,于是让人产生了误会.  相似文献   

14.
潘晶雪 《中国出版》2023,(S1):47-51
《中国儿童文学史(插图本)》正式出版于2019年3月,这本书几乎称得上是“十年磨一剑”,因为这个选题从2012年就开始策划。作为一家综合性的专业少儿出版社,新蕾出版社拥有丰富的出版经验以及专业的编辑队伍,除了拳头产品国际大奖小说和原创儿童文学,文学理论类图书也是我社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张永健教授担纲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史》终于出版问世了。这部历经九年编撰时间、洋洋七十万言的史书,既是对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历史经验的梳理,又具有顺应时代、砥砺进步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儿童文学,自来无史。这或许是因为儿童文学研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这一领域中辛勤耕耘者甚少;或许是因为儿童文学研究资料匮乏,使得有志于此者望而却步;或许囿于传统的习俗和偏见,儿童文学仍被置于无足重轻的地位,编史之类,始终没有进入文学史家的视线之内。然而,沉寂的局面终是要打破的,正象当今各个门类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一样,一个拥有  相似文献   

17.
编辑的情谊     
一个人离开童年总是越来越远,可是童年的回忆永远是亲切的,多少事,历历似在眼前。一个作者对于创作道路上的起步阶段,也是这样,也有不少难以忘却的事。这一阶段,也许可以称为“创作的童年”吧。一九四六年夏天,《中国儿童时报》领着我走进儿童文学这个天地。当时尽管风雨如磐,在这个天地里还是有花香,有鸟语。《小朋友》、《童话连丛》、《现代儿童》、《儿童故事》、《儿童知识》、《儿童世界》、《新少年报》,集中在上海,它们都曾给我这个青年作者以帮助和鼓励。《小朋友》就是十分值得我纪念的一个刊物。  相似文献   

18.
第三章现代出版事业的转化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也是彻底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革命出版事业的开端。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年间,是中国现代出版事业中新旧力量从并存、较量到交替的时期,这时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阶段(1919—1927年) “五四”时期传播新文化最早的刊物是《新青年》。它1915年9月创刊(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自第二卷起改现名)即竖起“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主义开火,介绍西欧新思想、新文化,批判中国旧思想、旧道德;同时又举起文学革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世界儿童文学研究丛书"之一的《法国儿童文学导论》(湖南少儿出版计1999年版,以下简称《导论》)由年轻的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教授立足于丰富的史实和资料潜心完成。《导论》站在当代学者的立场,以专业理论家的眼光,梳理了法国儿童文学从史前期的雪泥鸿爪到20世纪丰富多元的当代儿童文学的漫长历程。在客观地、历史地再现儿童文学各个时期发展全貌的同时,也给予了清醒的、扎实的论证和剖析。作为法国儿童文学历史的探询者,方卫平教授立足于整个法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交叉点上,抓住了其儿童文学史演进过程中鲜明的时代烙印和…  相似文献   

20.
韩笑 《出版参考》2024,(1):80-81+85
<正>吴岩是新时期以来不断给人惊喜和期待的科幻作家,他的长篇儿童科幻小说《中国轨道号》(2020年,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将“我”的童年生活和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童年时代同构,以童年梦写中国梦,在儿童的世界再现历史的天空,以儿童的纯真反映世界的本真,透过儿童的眼睛讲述“爱的故事”,是儿童文学宏大叙事主题创作的成功之作,突破了科幻文学描绘未来的创作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