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师爱是一种关系品质,是把教师和学生放置在一种关系之中,放置在彼此最真实的生命存在中。师爱低效的原因在于教师不理解师爱的本质,给予学生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爱。要提高师爱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理解师爱的本质,具备师爱的能力,以学生为本,学会沟通。  相似文献   

2.
教育离不开师爱。笔者从教师职业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教师关于师爱的三大困惑。指出教师在师爱活动中,应该做到三点:首先,师爱要建立在教师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这是定位;其次,针对师爱对象的学生群体,教师应有分类选择,这是选位;最后,通过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和节奏,使师爱直达学生心底,这是到位。三位一体,是职业化的体现,师爱的实效从而提升到最大。  相似文献   

3.
教师几十年的春秋,埋首教案,驻足课堂,默默无闻。别无所求,是什么给了教师永不衰竭的原动力呢?不是别的,正是对学生深沉真挚地爱——师爱。师爱是纯洁的、高尚的、伟大的,师爱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立志进取,师爱能使学生像天使般的快乐成长;师爱也能使失足的学生振作起来,重新做人。因此,人们说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学生 ,这是一个人能否成为合格教师、成功教师的重要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说 ,师爱是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师爱是培养和建立教师责任感的基础 ,是教师工作的动力 ;师爱是教师与学生感情沟通桥梁和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的推动器 ;师爱还对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起到示范作用。教师的师爱要通过有意识、循序渐进的培养 ,要注意克服在培育师爱的实际中空谈而不行的问题 ,注重楷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初任教师由于实践智慧的缺乏,在教育教学中践行师爱时,对于"给予学生什么样的师爱""怎么样给予学生师爱""何时给予学生师爱"产生了种种困惑,陷入了诸多困境之中,进而影响到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引导初任教师尽快走出师爱困境有助于其更好的适应教师工作岗位,更快的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初任教师要厘清师爱的本质特征,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要认清师爱的教育价值,有效发挥师爱的作用,要学会师爱的正确表达,科学的践行师爱。  相似文献   

6.
师爱的智慧     
师爱是一种教育手段,是一种教育智慧。师爱不是要为学生牺牲自己,而是应为学生奉献出自己内心最富生命活力的东西。师爱的价值不在于教师付出多少,而在于学生感受到了多少。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双赢。  相似文献   

7.
师爱是教育的桥梁,师爱还是教育的推动力,师爱还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爱更有助于学生良好社会情感的形成.通过爱心教育,创建良好班风、学风,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师,最大的快乐就是教师教得快乐和学生学得快乐。教师要想教得快乐,必须有艺术的师爱;要想学生学得快乐,必须懂师爱的艺术。师爱的艺术与德育教育都体现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师爱的艺术与德育教育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不知不觉间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浅谈师爱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平凡而伟大,是师德的核心;同时,师爱也是沟通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是教书育人的基础。那么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该怎样体现师爱呢?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实施主体,师爱则是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之魂。在教育实践中,师爱包括热爱生活,热爱小学教师职业,关爱学生。师爱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教师而言,师爱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职业认同感,削弱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1.
师爱是教育的桥梁,师爱还是教育的推动力,师爱还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爱更有助于学生良好社会情感的形成。通过爱心教育,创建良好班风、学风,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12.
正什么力量能拉回一个行走在社会边缘的孩子?什么力量能打开一个内心封闭的孩子的心扉?是师爱,是充满理性的师爱。师爱是阳光,可以融化坚冰;师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师爱是神笔,可以点石成金。师爱是尊重。师爱是一种内心的情感,尊重则是师爱外在的表现行为。课下,我会摸摸学生的头,和他们开开  相似文献   

13.
爱的奉献     
当今很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都感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无心上学的学生比比皆是。面对众多的问题学生,很多班主任束手无策,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责骂、训斥,方法简单粗暴,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班主任缺少对学生的了解,给不了学生真正的师爱,甚至不少人根本不懂如何展示师爱。本文通过剖析学生的现状,阐述了师爱的重要性及怎样给学生展示师爱。  相似文献   

14.
师爱为师德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爱为师德之本 ,师爱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 ,师爱是兴趣、是真诚、是责任、是奉献 ;师爱以“五爱”为前提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独特品质 ;师爱是教学相长的助动器。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师爱是带露的鲜花,含着清新的笑,给学生带来真诚;有人说,师爱是温柔的手,携来缕缕温馨,安抚学生受伤的心;有人说,师爱是一片树林,荡漾着绿色的旋律,为学生献上一片真情;还有人说,师爱是大海——很深很深的海,它有着母爱的无私、温暖,有着父爱的宽广、博大,更有着师爱的深沉与凝重。  相似文献   

16.
师爱是教育的精髓.学生是教师的镜子,是教师的作品.对学生来讲,师爱是美德养成的沃土、催化荆,是健康成长的母乳、发动机.如果学生恶以待人待物、畸形发展、自控能力差、网瘾严重,则可从一个侧面说明师爱文化的不足.职责、全面、全体、全程、多样、辩证,是师爱文化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17.
师爱是“新课程”理念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只有教师职业修养中溶入崇高的“师爱”,才能启迪学生蒙昧的心扉,才能弹奏出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它能鼓舞学生扬起学习的风帆,带领他们遨游知识的海洋,师爱是学生成才的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师爱是什么?师爱就是教科书上注满的密密麻麻的旁批,是备课本上整整齐齐的字迹;是飘飘扬扬的雪白粉尘,是学生作业本上的红叉杠杠、圈圈点点;师爱是学生成功时的一句赞许,是学生失败时的一声鼓舞,更是学生迷途中的一个路标:  相似文献   

1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爱。本文结合王国维对人生境界的认识,提出了立志、践行、悟道的师爱境界。立志是师爱的起点,将"志"转化为"行"是师爱的关键,悟道是师爱的最高境界。立志、践行、悟道,是师爱的三重境界,只有逐级提高师爱境界,才能把握师爱真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富有爱心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和师爱,因为师爱的核心是尊重信任学生,师爱最能挖掘学生内在的自我教育潜能。教师对学生有殷切的希望,又能根据他们成长的特点,提供他们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转化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表达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