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马古道是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从历史文献资料来看,除了西南的滇藏道、川滇道、川藏道、岷山道外,从四川通往陕甘地区之间也存在着一条极其重要的茶马古道,即秦蜀道。秦蜀道始自今四川省成都市(古称蜀),终止于今甘肃省天水市(古称秦州),由主干线和若干条支线构成,官府在道路沿线设立有各类管理机构,严查茶马走私;秦蜀道是西南茶叶输送至西北的最早的商道,在两宋时期,大规模的茶马交易主要发生在陕、甘地区,明代是我国历史上茶马互市的黄金时期,也是秦蜀道最兴盛、最繁荣的时期,承担了四川、汉中及湖南等地同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番地茶马交易的主要任务,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茶马商道;秦蜀道干线及支线所经路线主要在甘肃陇南地区境内,徽县火钻镇为明代巡茶御史的官署之地,负责监管全国养马苑圉和茶马交易,成为全国茶马交易的管理中心。因此,秦蜀道不但是历代最重要的一条茶马古道,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由官方监督管理的"以茶易马"的茶马古道。  相似文献   

2.
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滇藏茶马古道上各民族经济交往是基础,文化交流是关键,社会交融是目标。历史上滇藏茶马古道多民族在经济交往中要共建利益共同体,在文化交流中要共创文化共同体,在社会交融中要共构命运共同体,这是滇藏茶马古道留给我们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3.
文化线路遗产是众多文化资源的线域聚合,呈现出综合性的线性文化空间格局.永昌古道是历史上云南对外沟通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永昌古道文化线路遗产拥有文化、历史和旅游等多元复合价值,将永昌古道廊道空间构筑成为文化产业走廊、民族团结走廊和自然生态走廊,既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永昌古道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永昌古道存续发展、重新焕发生机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玉溪作为一个中等城市或大城市 ,发展教育应当成为第三产业总体上质量提升的一项关联度大、意义和作用久远的工作 ;这其中 ,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当成为玉溪中心城市教育发展的重点 ;这将推动玉溪各层次教育的相对集中发展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进程 ,从而加快城市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汉语方言中,玉溪方言别具一格,特别是喉塞音[][]和喉擦音[h]与普通话的舌面后塞音[k][k‘]和舌面后擦音[x]整齐对应,是别的汉语方言点上极少见的。这一现象曾经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注意和极大兴趣。赵元任先生在给杨时逢先生编著的《云南方言调查报告》(台湾1969年出版)写的《序》中,特别对玉溪方言讲了一段话。他说:“离昆明不远西南一点玉溪一带,就有腭塞音读喉塞音的现象。例如‘可够了?’念成  相似文献   

6.
聂耳故居     
<正>玉溪红塔区北门街一带是一片至今还保留着传统建筑风貌的老街区。其中,北门街3号朴素典雅,具有浓郁的滇中民居风格,它就是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相似文献   

7.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和演化都比较复杂。本文试图以昆明(省会)、昭通(滇东北)、大理(滇西)、玉溪(滇中)和个旧(滇南)为代表(地域词加举个别县的例子),从云南汉语方言词汇的构成、特点及其历史成因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云南汉语方言词汇的概貌。 文中所列词汇,均属举例性质。词汇一律用国际音标注音,调值用数字标于右上角,若有变调,则在本调后用园点隔开,标明变调的调值。为便于读者核查,我们将上述五个方言代表点的声、韵、调表附下:  相似文献   

8.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10):75-75,71
滇剧是云南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它是在融合各地入滇戏班的音乐声腔、唱念做打和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其创立起,一路走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滇剧传播到玉溪大约在清道光、咸丰年间,云南名士杨高德到玉溪新兴、宁州两个书院进行主讲期间,曾组织过民间滇剧演唱。民国初期,玉溪各县区陆续出现了云仙茶园、新生俱乐社、雅集社等滇剧班社。玉溪文化博览 玉溪滇剧  相似文献   

9.
本志所说的元江话,是指县城所在地澧江镇人所讲的汉话。 从地理位置上看,元江处在滇中与滇南的交界地带。从行政区划看,解放后元江先划归蒙自专署,后划归玉溪行署。从人口来源看,元江汉族虽有土著,但从邻近地区,特别是建水、石屏等地迁入元江的人也不在少数。解放后,国家和省政府在元江办起了几个大的农场,人员中除了本省的外,还有华侨。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元江县的汉语方言较为复杂。就是作为元江话代表的县城话,其语音也同样存在着差异;明显的大致有4点:①一般地说,元江话中[ts]组与[ts]组是分得清的,但也有人[ts]组声母读的与[ts]组声母基本相  相似文献   

10.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逐步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建设目标,是对“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新近表达,为推进民族互嵌指明了路径和方向。调查研究发现,生活在茶马古道上的郑家庄各民族居民通过交错杂居、互动交流、互补互助、共建共治、共生共享等方式,逐步实现了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郑家庄的实践既为“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提供了典型案例,也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微观视角。  相似文献   

11.
谢玲 《阅读》2008,(1):5-9
北京西城西三环附近,有一座宁静的大院。院内花草茂盛,树木参天。夏日的一个上午,我来到这座大院,来到金波先生的家,与金波面对面地交谈。  相似文献   

12.
通海是滇南重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被誉为“礼乐名邦”。这里的能工巧匠创造了许多鬼斧神工的传统艺术品,木雕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通海木雕主要用于建筑和家具之上,那些散落在城镇、农村的佛寺道观、民居民宅,便是通海木雕艺人的舞台。木仿、雀替、窗棂、斗拱以及桌椅家具上均有精美绝伦的雕刻。其中最常见的格子门,可以说是集滇南木雕艺术之大成,以浮雕技法为主,以透雕和圆雕结合,尤其注重深度浮雕,讲究空间感,刀法以粗犷为主。尽管这些木雕作品有着各自的个性差异,但总体上具有一种因师承关系而形成的地域风格,有的文物专家认为是内地木雕艺术与云南传统木雕艺术的结合。玉溪文化博览 通海木雕@陈泰敏 @王庆久 @吴建伟 @马文昆  相似文献   

13.
玉溪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运用和保护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严重地影响了玉溪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促进技术创新,是推动玉溪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这种选择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 ,玉溪市旅游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总体而言 ,玉溪市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着政策、管理人才、资金、设施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是促进玉溪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刘邦元     
刘邦元同志 ,194 4年出生于云南省新平县。历任新平县县委书记、玉溪市市委委员、玉溪市纪委书记等职 ,现任玉溪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自 2 0 0 0年 10月到任以来 ,刘邦元同志把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作为玉溪师院组建伊始的重点工作来抓。他认为 ,有了好的校风 ,才有一个好的育人环境 ;有了好的教风 ,才有一个好的示范和榜样 ;有了一个好的学风 ,才能打下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学院通过狠抓三风建设 ,一个健康有序、求真务实的良好学院氛围正有力地推动着玉溪师院稳步发展。刘邦元同志有着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 ,他深知 ,在我国入世和西部大开发的…  相似文献   

16.
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玉溪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它承担着为玉溪地区和省内边远地区培养“普六”、“普九”所需合格教师的任务;随着玉溪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它又承担起了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的任务。这两大任务的确立,为学校的发展构建了一个新的格局:即在巩固、提高师范教育的同时,努力办好与玉溪地区“八大”支柱产业相关的非师范专业,使学校在“九五”期间或稍长的时间内成为一所地方性、综合性的高等学校。根据学校格局的这一变化,学校必须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使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加强教育思想的建设,以科学的、系统的教育思想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我们知道,教育思想是人们的头脑对现实教育的能动的反映。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教育思想的指导。没有教育思想的指导,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必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必然给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乃至于违背教育的规律,造成更大的失误。因此,我校建校十八年来,历届学校领导都十分重视教育思想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在总结十八年来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了我校的教育思想体系,对于这个思想体系,我们是做如下思考的。 一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 ,对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可持续开发倍受重视 ,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越来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客观地讲 ,在玉溪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迅猛发展的势头面前 ,笔者拟就开发的现状 ,今后的原则、思路等相关问题 ,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提出自己的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8.
雷跃龙,是明王朝的最后一位宰相,在风雨飘摇的明王朝,他始终忠君爱国,矢志复国,洁身自好,保持着自己对诗歌的创作热情。他的诗歌是对当时文化专制的一种抗争。其诗歌多采用比兴、象征、顶真等手法,风格含蓄低婉,格调沉郁悲愤,颇具杜甫遗风。对其诗歌的研究,将弥补明王朝滇中历史文人诗歌创作的空白,将对人们全面了解南明史有很大帮助,将对推进整个玉溪历史文化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玉溪作为地处滇中腹地,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区域,随着区域内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城市(镇)化的问题已经作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了关系到新世纪玉溪如何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位置。城市(镇)化建设发展中,以物质形态为标志的是小城镇建设和中心城市的发育状况。而作为一个新兴的、历史基础不够坚实、底蕴文化不够厚实的玉溪中心城区——红塔区州城镇及其它的几个镇,生活水平得了较大提高的城镇居民,在消费的水平、结构及发展趋势等方面,无疑是城镇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腾冲自古为中缅印商道之重镇,马帮驮运业在古代和近现代对腾冲的经济文化交流及信息传递中功不可没.至今腾冲民间还有"马帮驮来的翡翠城"之说.到民国时期,滇缅贸易进入极盛时期,腾冲马帮驮运业市场活跃,行业规范,欣欣向荣,在链接中缅贸易方面的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