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培养能够从事与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相关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推广与社会服务等工作的技术人才,天津理工大学依托既有的优势学科和先进的科研平台,结合京津冀地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特色,明确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其中包括:优化专业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和创新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并对创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建设背景和特点,依据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现有的资源和特色,提出了基于能量转换和能量存储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思路,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和专业实验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三峡大学近几年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与积累,提出以新能源材料制备、新能源材料性能测试为主的综合实验课程。该课程主要围绕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等新型能源材料的合成与测试。依据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经验,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实验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结合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建设背景和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以光伏器件、新型储能材料与器件为主的阶梯式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思路.阶梯式系列实验对设备要求简单,具有易实施特点,综合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竞争力.以晶硅太阳电池绒面制备实验为例,对专业实验内容及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研究与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环保能源材料、技术和器件,以及发展新材料的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语虽然是此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但是为培养开发新能源材料、研究新工艺、提高和改善材料性能基本能力的新能源专门人才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6.
在“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建设特色鲜明且优势突出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成为高校亟需破解的难题。河南师范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秉承“以国家需求为依归,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理念,通过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实验平台建设、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现状,从课程建设、师资条件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三方面阐述了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建立了以平板显示器件为核心,覆盖材料、系统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和教材体系以及以平板显示器件工艺为核心实验平台的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应顺应新能源领域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充分结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特征,进一步深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文章在阐述新工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提出从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着力,深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为新能源领域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达成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微电子专业实验设备昂贵、实验周期长、效果不理想等缺点,提出了一种通过半导体工艺和器件的计算机辅助技术(TCAD)进行虚拟实验教学的方法。该方法速度快,可以在实验前后和过程中,直接观察材料和器件的形貌和内外参数,是对理论课程的实践和扩充。介绍了合理安排实验规划方案和解决实施中遇到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实验课程教学是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重要手段。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和以工程认证为抓手的新工科专业建设对实验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为导向,探讨了光电材料与器件专业方向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方法,构建了分层次多模块的实验课程体系,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引入“虚实互补”实验体系平台;强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期建立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