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益做法,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进行研究。为了适应土木工程生产建设一线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新要求,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本文对土木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创新与改革,整合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环境科学专业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构建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双向互动等措施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习实训平台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了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不仅是高校的责任,也是企业应承担的责任,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创新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目标。对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及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特色,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也是完成好“双高”建设的基础。当前虽然政府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学生培养模式改革、行业协会提升了指导效率、企业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但仍存在政府对校企合作的监督机制较弱、高职教师队伍和学生培养均脱离企业需求、行业协会对校企合作的指导作用发挥有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建立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应推动“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管理、推动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与企业定岗定薪相衔接、推动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相适应、推动多种资源配套与多元激励模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搭建工学结合育人平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搭建工学结合育人平台,是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院将企业引入校园,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同投资,建设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开展项目引导的教学组织方式改革;了解企业需求,建立稳定的顶岗与就业基地。提出了“人才”供给与需求是校企合作的纽带,技术更新与应用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校企双方合作框架的构建、组织机构及制度的完善是合作成功的有力保障的基本构想。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使企业、学校、学生、社会实现多方互惠共赢。本文对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介绍了金坛职业教育中心服装专业为适应中职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趋势,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努力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做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培养是实现"卓越工程师"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我校校企全程合作实施"卓越计划"的校企生三方激励机制、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主要环节及校企合作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的措施。该方案兼顾学生、学校与企业三方面的需求,以"强能力、保就业、促发展"为导向,依托校企合作共建的实习基地,采用"3+1"的培养模式及"1+3+1"课程教学体系,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卓越IT人才。该模式经过3年多的实践运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论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迅速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从学生高就业率及各方高满意度的调查证明我校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同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校企合作角度对《焙烤食品工艺学》的课程教学进行思考与探索。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焙烤食品工艺学》课程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可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焙烤食品工艺学》可采用校内理论、实验教学与企业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利用校内外两种教学资源,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职市场营销教学应立足实践,以能力为本位.校企合作应深入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去,以使得学生能够真正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升职业能力,适应企业的需求,顺利实现学习与岗位的接轨.本文从校企合作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重要性谈及,对如何在教学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贯穿校企合作的策略进行探究,着力推进教学改革,打破传统封闭式教学弊端,培养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0.
田淑波 《教育与职业》2012,(29):118-119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规格,使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只有在校企合作制订营销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解决高职营销学生就业问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校企合作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等方面与企业紧密结合,才能提高学生营销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有效解决学生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实现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运行现状及其成因,找出了校企双方在顶岗实习中的合作突破点和利益契合点,从而构建并完善了基于利益驱动的高职院校项岗实习运行模式,以期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赛带训"是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各类技能大赛而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实训教学与技能大赛相结合,建立"赛中学"、"学中赛"。这种教学模式能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全国高职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主办的一项非营利活动,大赛的目的是促进物流专业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推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整合,重新审视课程设置并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迫切需要改革,重新构建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铁路行业的发展,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必须紧跟铁路行业的发展步伐,转变原有课程设置体系,建立"分向定岗、产学结合、真岗实练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五大岗位群岗位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铁道运输的岗位能力要求与课程设置是密切相关的,其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专业能力与课程单元对应关系,构建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教学评价是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存在的诸多弊端,造成高职英语教学和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不能适应现代英语教学的要求。为实现教学目标,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应用形成性评价,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优化学习过程,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继而对丰富教学评价理论和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探索。针对高职教育起步时间晚,高职学生素质整体下降,专业英语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提出应该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合理高效的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措施: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课堂;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其自身素质;精心选好教材,以利于专业英语教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英语专业教师培训;改革高职院校期末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专业性强、数量多、规模大、生产性实训基地多。针对这一特点,应该选择实训中心与系部联合管理组织架构,以协调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经营、产品与学生评价之间的关系。为此,需要对现有的模式在市场、资金、项目开发,以及品质管理与评价功能方面给予优化和改进,使其更好地适应学校实践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与专业教学改革同步发展,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必须做到:以服务专业为宗旨的学科定位,以"必需、够用"为基本原则,按照专业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的宏观设计,确定能力目标;打破传统模式,重点进行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学生自主学习体系,改革成绩考核方法;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实现教学目标,为学习专业课奠定稳固的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高尚的师德可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到:教师要公平待人;教师要律已宽人;教师要理解学生;师生之间以友好的态度相处;师生之间主动交往;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合作共事;还要把握交往的度。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在逐步深入开展,在校企合作中由于学生的角色身份转变,学习空间大大延伸,教育管理主体呈现多元性特点,使学生的教育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若不能及时跟进,将严重影响校企合作对学生培养的实际成效。应构建学生全程式教育管理模式,将学生的教育管理从学校渗透到实习企业岗位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性、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增强校企合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