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落后于规模扩大的现象,是教育内卷化的基本特征,而阻止高等教育内卷化的最优选择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度规模、结构优化和社会效益,是衡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三个基本指标.高等教育内卷化的突出表现是:虽然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但社会经济发展亟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因此,阻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内卷化的...  相似文献   

2.
夏骏 《教育评论》2012,(3):12-14
当前,高等教育的内卷化增长表现为"无发展的增长"、"无强盛的繁荣"、"无公平的效率"、"无幸福的改善"和高校内部权力的内卷化。要走出高等教育内卷化的困境,必须构筑高等教育的利益共同体;强化院系在高校中的实体地位;积极发挥教授群体在高校事务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育“内卷化”容易导向低效学习和创新停滞,博士生“学术内卷”现象主要表现为博士生在论文写作与发表方面存在一种低效、非理性的竞争,其本质是市场逻辑超越学术逻辑。论文借助场域理论分析了博士生在学术场域与其他权力场域间的位置关系、客观关系结构以及为参与绩效竞争而生成的“内卷化”行为惯习,“学术内卷”源于学术场域内外的复杂影响,在学术舞台上参与竞争的博士生面临社会加速与时间规训、数字依附与群体裹挟等多重因素挑战。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学术内卷”具有历时性,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揭示,后“内卷化”时代博士生培养路径包括形成学术工作的“慢时间场域”,探索博士生的分层次培养,最终要超越市场逻辑回归于追求真善美的学术精神,构建和谐良性的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欧美国家高教国际化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理、语言和文化的渊源,欧洲和美国在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不同.欧洲从一体化发展为"欧洲化".而美国从市场化发展为"全球化",并主导着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不过,两者都通过国际化、市场化、跨国合作、语言霸权、教育及科研资源挤压了其他国家的发展空间,但同时这种竞争与合作的态势也为其他国家向高等教育国际化转型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5.
田梦 《高校辅导员学刊》2024,(2):60-63+92+9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大,内卷一词在网络上快速流行,大学生常用内卷来形容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的非理性竞争。在这样“被自愿”的竞争中,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反感抵触的消极情绪,但又被群体裹挟,难以脱身,由此很多人将内卷化当作自己不努力的借口,产生自利归因偏差,将自己的成功或优点归因于内部因素,而将自己的失败或不足归因于外部因素,逐渐在内卷化潮流中迷失自我,形成空虚焦虑心理,不利于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本文聚焦大学生内卷化的现实表现,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深度剖析大学生内卷化自利归因偏差形成原因,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积极应对内卷化的策略和高校育人新思路,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升高校育人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在本质上属于育人活动,教学双方以知识文化为授受内容。从社会生产的过程看,这种授受内容正是一种服务产品,且具有商品属性。至于在现实层面要不要让其成为商品,如何让其成为商品,更多地取决于主体尤其是政府的选择问题。但是,我们不应该说"教育的商品性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应该说"高等教育具有商品性,但义务教育不具有商品性",也不应该说"高等教育具有商品性,但不能商品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出现了浅薄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的浅薄化、教学观念和行为取向的浅薄化以及学生职业取向上的浅薄化。大学理念的浅薄化决定了大学教学观念和行为的浅薄化,最终也必然导致学生职业选择上的浅薄化取向。这种浅薄化倾向尽管是社会倾向的一种表现,但高等教育应该尽快走出这种浅薄化的包围圈,坚定地走出迈向崇高的一步,重塑大学在社会和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8.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和"灵魂",这一理念已逐渐被我国的高等学校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界所认同.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质量观,无论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质量观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高等教育的不同要求和对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论高等教育价值个体化的现实回归与理论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相比较而言,个人价值具有直接性、基础性、内在性和先天性,是最基本的"本体价值":社会价值作为一种"后天的事实",具有明显的后生性、外在性和间接性,是一种衍生价值和工具价值.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个性化和市场化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价值个体化的历史进步,现实越来越呼吁教学价值回归个体本真价值,澄清、确认和坚持这一历史进步是高等教育理论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主要是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与产业的高新技术化,于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成为关键。成人高等教育因其性质、功能而必然处于科技与经济的契合点上。这种独特的社会位置给它带来特殊的时代使命──在高新科技与现实生产力之间架起桥梁。从而,也决定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深化改革的总体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