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现实可行性,两者的融合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和校园文化的载体功能.通过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网络文化等方面融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从高校的实际出发,既重视校园文化的历史性和继承性,又重视校园文化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又不抹杀校园文化自身的多样化发展特点,将校园文化的特色价值追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相结合,最终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
覃蔚玲 《文教资料》2015,(3):114-116
地方红色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其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并具有深刻的历史根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重视对自有红色资源的利用。本文以桂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典型红色资源——龙州起义为例,从氛围熏陶、情感激发、理论认知、实践强化等方面探寻如何利用红色资源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但目前的高校校园文化难以充分发挥其载体的功能。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从注重精神文化的构建、利用多样的教育渠道、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等三方面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使其发挥载体功能,在大学生中成功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图说是视觉文化背景下创新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途径."视觉优先、图文并重"的生动方式,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价值感召.在当下,图说模式蕴含深刻的时代价值,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既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形象化,也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图说模式也存在缺乏认同理论深度、教育方式单一、抑制大学生理性力量发挥的弊端.我们必须重点审视,从内容、方式及大学生主体性发挥角度,积极探寻图说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效能最大化的恰切之道.  相似文献   

5.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与实践途径。本文以校园文化为研究视角,试图从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出发,阐述校园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体现,探究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价值哲学的基本理论对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在"90后"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价值选择机制、价值实现机制和价值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7.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高校要在理解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从协同理念、协同体系、协同载体和协同资源等四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培育机制,将协同理论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全过程,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8.
"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从国外学者对网络与道德教育的关系、网络时代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和培育方式;国内学者对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高校在"微时代"下加强对"90"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思想盲从、价值观的功利化导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价值观的个人倾向导致集体观念淡薄等挑战.对此,可通过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作用三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是高校的职责所在,文章以经济管理类大学生为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进行研究,分别从发挥主渠道作用,改善管理和服务方式,提升文化认同感,丰富培育载体,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