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现代汉语"V了一眼"结构中的"V",有的具有"看"的义项,有的没有"看"的义项,那么究竟是什么原理使"V了一眼"中原来没有"看"的义项的"V"具有了"看"的意思呢?笔者收集并研究整理了"V了一眼"的"V"语义特征,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人体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起点,多义词的身体义属于人类认知概念中的元概念,即最初形成的概念。从元概念出发考查身体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能深刻揭示人类认知的体验性。“背”以身体部位义为中心原型义项,基于人体背部的位置特征和功能特征进行语义派生。从历时角度看,其语义派生过程符合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语义范畴由具体向抽象延伸。从共时的认知的角度看,其语义派生的机制具有理据性,义项间存在扩展关系和阐释关系,以原型义项为中心向边缘扩散。派生义项的稳定性与主观化及其与原型义项的认知距离有关,认知距离越近,稳定性越强。综合反映出体验性认知在汉语词汇语义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隐喻理论以及原型范畴理论,就英语方位词BEYOND的语义生成、拓展及其认知理据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方位词BEYOND的空间语义源于人们对生活的直接体验,空间隐喻构成其向非空间语义拓展的理据性.BEYOND的多个义项连接则构成一个规则的语义网络,进而形成一个以其空间语义为原型的原型范畴.  相似文献   

4.
汉语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有多种,"音同义通"只是其中的一种.除了"音同义通"外,还有"音同而义不通"、"音不同而义通"、"音不同义亦不通"三种情况."音同义通"的词在汉语词汇中占少数,相通的义项亦占少数.应当重新审视"音同义通"在汉语研究中的作用,既要重视之,亦不宜过于夸大之.  相似文献   

5.
英语介词是多义词的一种,语义较为抽象,具有复杂的延伸意义。英语介词对二语或外语初学者学习难度较大,甚至对高级学习者来讲完全掌握多义介词也有很大难度。因此,英语多义介词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多义词研究的焦点。意象图式这一认知语言学理论作为传统介词教学的有益补充,为课堂介词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运用意象图示理论,从认知角度系统研究介词多义现象,有助于揭示某个义项生成的内部认知机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多义介词的语义延伸,使语言学习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介词各义项在多义网络中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外国学生在习得汉语过程中,对汉语的结构形式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因为各种语言的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但对有一些汉语结构表达的意义却难以理解,比如说初学者对"吃饭"很容易理解,但讲到"吃食堂"可能就不容易理解。当学到这一类似结构时,学生不应该只从结构形式表面去看,而应结合语境、语义指向多方面因素整体把握。这就体现了语义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以"动+宾"结构为例,探讨汉语语义对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研究分析族的语义演变情况,从相关辞书中搜集语料,对族进行分期考察,弄清楚它的演变轨迹。族按两类平行划分:A类的族可归入先秦时代,宗族,专指古代同一个家族或者氏族的战斗单位;而B类的族因为在造字时就以旗用以聚众,矢用以杀敌,所以族的丛集、聚集义项也在先秦时代出现,甚至要比宗族之义还要早。最迟到汉朝,族由名词性的宗族继续发展,发展为动词灭族之义。至迟到南北朝,由宗族义项又引申出品类这一新义项。  相似文献   

8.
多义词因词义数目较多且相对复杂导致多义词的习得成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以"烂"字为例,重点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隐喻和心理扫描三种认知机制来解释多义词的形成原因及各义项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相对完整的"烂"字多义语义网络,加深学习者对多义词的认识,提高词汇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范儿"本义为一定的规范。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类化作用,其语义特征泛化为[ 样子],由此形成较为固定的语义模式:像N那样的 范儿。其语义生成模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用概念整合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这两种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10.
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和印欧语系有明显的区别,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其表意手段主要通过语序和虚词。我们以对外汉语教学中"动词+处所词"这一结构为例,阐述汉语语序对语义表达作用的影响,进而强调语义分析法在对外汉语语序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再说"最初是一个结构,后来词化为一个词。一般的词典上列"再说"为两个义项,但实际上"留待以后处理"义的"再说"有动词和助词两种词性,应该看做不同的义项。主要考察包括结构在内的"再说"的四个意义的关系和演变过程,借助认知理论、去范畴化理论、语法化理论等,试图明晰"再说"的发展脉络、再现其语法化历程。  相似文献   

12.
"土豪"这一旧词再度复出,成为2013年下半年极为流行的网络词语。从"土豪"一词的本义及引申义、语义、感情色彩、语言规范四方面对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郴州方言中的"把"字有很多义项和用法是普通话所没有的.动词"把"有"给予、安排、派遣、放、占"等意义;介词"把"主要表处置、被动,表处置时跟共同语的"把"字句的语义及功能类似,表被动时类似于共同语中的"被"字句,但郴州方言又在此基础上有自身特点.这三种意义的"把"字由于同形容易造成歧义.另外,郴州方言中还存在大量的"把"字连用现象,表达复杂的意思.本文拟从"把"的意义及语法功能、"把"字歧义辨析、"把"字的连用三个方面来分析郴州方言的"把"及相关句式.  相似文献   

14.
曾丹 《江汉学术》2011,(5):89-92
从功能分布上看,"资深"可作定语、谓语和宾语。作定语时,既可修饰具体名词,也可修饰抽象名词。其中,具体名词又包括指人名词和指物名词。"资深"之所以能修饰指物名词和抽象名词,是隐喻机制作用下语义泛化的结果。从语义特征上看,"资深"原有的义素[+阅历深、经验多][+时间久]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衍生为两个独立的义项:一是阅历深、...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中,“趣”字的使用历史悠久,其意义较多,有的意义存在时间极短,有的意义至今依然鲜活。语音层面之“趣”,读音有四种;语义层面之“趣”,意义概归七类。经过两千多年的萌生、拓展、深化和定型后,“趣”的审美意义逐步提升为审美范畴的一种。“趣”的审美涵义有旨趣、情趣、风致、兴致、志趣等五类义项。  相似文献   

16.
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英语多义词习得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词汇教学中,很多专家和教师主张附带词汇学习,及根据语境猜测词义的学习方法.然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实验表明,当给学习者提供某个多义词的核心意义时,学习者会更快更准确地猜测出该多义词的衍生意义,核心意义更有助于学习者语义网络的准确添加.核心义是语义网络的基础,衍生义由核心义衍生而来,构建以棱心义为中心的多义词语义网络体系更有助于学习者对多义词各个义项的习得,更有助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希拉里·普特南是一位著述颇丰、影响深远的当代美国哲学家.他的意义理论和语义外在论是其早期语言哲学的代表性学说.意义理论是普特南语言哲学的基础,在《"意义"的意义》这篇文章中,普特南提出了著名的"孪生地球"论证.他通过这个认知实验说明了环境因素在决定意义上所起的实质作用.作为意义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义外在论是普特南语言哲学的精髓.普特南通过这一理论阐述了他的语言劳动分工普遍性假说和因果指称理论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语言文化发展越来越快,相关学者针对"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实质上"自然语义元语言"应该算是跨文化语义学的一种语义分析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还原释义",其对语言的解释具有穷尽性、系统性以及简洁性等特点,对于语言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已经开始应用"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一词多义成为自然语言的一种常态。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的各义项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彼此相连的语义网络,网络内的各意项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本文以英语词汇为模板,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石,分析多义词现象与隐喻机制之间的生成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多义词习得的认知模式和习得策略,为提升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死亡"委婉语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委婉表达之一。目前关于"死亡"委婉语的研究和探讨多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探讨,较少有人从委婉语的语义建构和语义解读这一角度对汉语"死亡"委婉语进行英译策略的研究。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利用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理论对汉语"死亡"委婉语的建构和理解进行认知阐释并分析其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