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综合类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梁光华先生的《汉语汉字论稿》一书 ,收录了梁先生近年来的论文四十篇 ,内容涵盖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词汇学、方言学、文化语言学等诸多领域。本书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注意发掘新问题 ,开拓新思路 ;2、占有丰富的材料 ;3、科学的研究方法 ;4、注意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洋洋洒洒三十余万言 ,均表现出梁先生深厚的语言学功底和敏锐的视角 ,是一部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力作 ,一部值得语言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一读的好书。需要商榷的一点是轻重唇音的分化时间问题 ,梁先生主张二者分化开始于唐末 ,完成于宋初《集韵》时代 (公元 1 1世纪初 )。而笔者则认为二者的分化应开始于南朝末年至唐代初年 (公元 6世纪末至 7世纪初 ) ,完成于唐代中期。  相似文献   
2.
《春秋·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语中的“鄢”属于何地?依杜预《注》在今河南鄢陵县境;依应劭之说即西汉时期的县,在今河南柘城县北;依赵匡之说在今河南偃师县南。通过对鄢、周围地理环境的全面考察以及对以上三说的辨析,可以证明应、赵两家之说均不可信,只有杜预《注》才是接近事实的。  相似文献   
3.
一些《古代汉语》教材及有关专著认为,格律诗的节奏形式除二二一或二二二一外,还有一个二一二或二二一二的形式。从律诗平仄交替的原则、律诗平仄基本格式的排列法及拗救的规定、平仄交替单位的时值、意义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对应、划分节奏单位的标准等五个方面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律诗的节奏形式实际上只有一种,五言为二二一,七言为二二二一;二一二或二二一二式的节奏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顾炎武《诗本音》以"无韵"对待的诗句,段玉裁当作"合韵"。"无韵"与"合韵"的对立不是段氏有意放宽了押韵的原则。段玉裁用"读如"或异文标示实际押韵音的例子揭示出合韵的本质,即韵脚字在古音系统中的读音与其实际押韵音异部。"无韵"与"合韵"对立的原因是,顾炎武不知某些字有实际押韵音与古音系统中归部音(本音)之别,遇有韵脚字异部者,按"无韵"对待;段玉裁严格区别实际押韵音与古音系统中之归部音,将韵脚字未按本音押韵的情况视作"合韵"。  相似文献   
5.
释“转注”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句话象千古之迷,从唐代到现在,对这句话的解释众说纷纭,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看法,如清人江声认为,转注是指五百四十个部首对所统各部字的关系而言,戴震、段玉裁认为,转注是指词义的互训,朱骏声认为,转注是指词义的引申,章太炎认为,转注是因方音不同而重新制字,今人陆宗达先生认为,转注是指为从某一语源派生的新词制造新字。笔者认为,转注是一种具体的造字法,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6.
4.律句平仄的基本格式 律句平仄的基本格式有四种,其中五言律句的基本格式是: 甲式: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关中方言中,古入声字已经消失,其音节结构变得和阴声韵相同,其调值也发生了分化,多数字派入到阴平声和阳平声。根据古入声字在关中话里的分布特点,关中人辨识古入声字可从声韵调的特点、关中话与北京话的比较、否定法以及主谐字等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主要是讲香菱向黛玉学习律诗作法的故事,其内容对今人学习律诗很有启发。但仅仅熟读该回是不可能掌握律诗的作法的;因为律诗的作法包括结构、押韵、对仗、平仄、语法、布局、意境、炼字、炼意等多个方面,该回并没有完全涉及,也不够具体,其侧重只是在意境的创造方面,作为小说,也不可能全面具体地去讲律诗的作法,否则就不是小说,而成教科书了。这里结合香菱学诗的内容,具体谈谈律诗的作法,  相似文献   
9.
古入声字的识读,是学习古汉语、掌握近体诗格律的关键。这里介绍古入声字识记法之一,即通过古四声歌诀识记。前人王鉴曾作《四声纂句》,旨在将汉字按中古四声辑成四字成语,以助辨识。今仿其例编成为古四声歌诀如下,计40句,有心者稍加浏览,不但可以迅速记住40个入声字(每句末字),而且还能对一些中古平上去声字有所了解。歌诀如下: 河海未测,官场势恶,朝野俱寂,明捧暗克。依草附木,钩腿斗角,垂死挣扎,无可救药。 仁美睡觉,忠保御敌,兄弟恕目,相翦大急。挥手告别,超本背末,无祸自福,为善最乐。 兰紫桂白,梅有傲骨…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有多种,"音同义通"只是其中的一种.除了"音同义通"外,还有"音同而义不通"、"音不同而义通"、"音不同义亦不通"三种情况."音同义通"的词在汉语词汇中占少数,相通的义项亦占少数.应当重新审视"音同义通"在汉语研究中的作用,既要重视之,亦不宜过于夸大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