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谭志锋 《广西教育》2023,(6):165-168
本文论述高校艺术专业肖像油画写生中“形”与“神”的辩证关系,提出通过培养学生以形写神的意识、启迪学生追求形神合一的创作境界、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等策略,促进肖像油画写生达到“形”与“神”统一。  相似文献   

2.
论王蒙创作的精神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蒙的创作与其精神资源有密切关系。精神资源之一是由庄子、李商隐、曹雪芹等作家创作所构成的传统唯美文化精神;之二是50年代文化和苏俄文化。它们造就了王蒙对艺术美的执著追求及主要艺术特点,也使“政治意识”和理想主义成为王蒙创作的主体内容。两种文化在王蒙创作中总体来说有较和谐的融合,但文化差异也间或投射在其精神和创作上,对其创作成就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倪红旗 《考试周刊》2010,(13):230-232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师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本文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尝试把民间剪纸艺术引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之中.并对剪纸教学进行了探索。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剪纸艺术”、“学习剪纸技法,感知剪纸艺术”、“创作剪纸作品,掌握剪纸艺术”、“参与作品评价,领悟剪纸艺术”等方面对剪纸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将剪纸教学引入美术课堂,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实效具有实际的意义。同时,剪纸教学也是让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传统文化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笔集多年花鸟画创作教学之经验,在教法上开拓创新,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并提出了花鸟画的“现代意味”和“培养大语言意识”等观点,对于花鸟画创作教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陷入新困惑的时候,韩国历史剧《大长今》的热播,给中国的电视剧市场和中国电视剧创作者一针清醒剂,藐视也罢、漠视也罢,都不能回避和掩盖中国电视剧创作的问题———超越与坚守。在哲学上,“超越”与“坚守”是矛盾的辩证统一,“超越”是事物结构的根本改变,是质的变化;“坚守”是事物结构的维护,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在美学上,“超越”是开放的张扬、是超脱之美;坚守是坚定的自我、是静观之美。在艺术创作上,“超越”是对固有模式的突破,对崭新形式的探索;“坚守”是对创作规律的尊重,对艺术个性的坚持。而今天,《大长今》无论是艺术形式的创新、历史意识的超越、文化观念的秉持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借鉴和思考:超越创作模式,坚守艺术个性;超越历史苍白,坚守艺术真实;超越狭隘意识,坚守文化灵魂。  相似文献   

6.
《茑萝行》是郁达夫20世纪20年代初期创作的一部重要的“自叙传”小说,小说人物流露出鲜明的忏悔意识主要表现在“个人忏悔”与“社会忏悔”两个层面.忏悔意识折射出作家自身在中西方思想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复杂的文化心理机制.同时,忏悔意识之于作家本身具有独特的个人化意义,通过书写忏悔,作家释放了自身精神上的焦虑,作品也获得了“真”与“美”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单元活动。在中小学阶段开设剪纸课,不仅能够传承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也有利于对学生手眼结合、手脑结合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起到了“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另类”女性创作产生于二十世纪末,以“新人类记事”为标榜,以“前卫”为指向,主要描写了当代青年“另类”生活方式,展示了当代上海、广州等大都市中青年一代的生存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大都市世纪末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状况。从后殖民的角度审视“另类”文学创作可以发现,“另类”女性创作中从人物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行为意识以及小说的语言和人物喜爱的艺术等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后殖民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9.
邓萍 《少儿美术》2024,(4):10-13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内容要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美术核心素养中,“文化理解”更是占据引领地位。“融合式学科实践”立足学生与课程角度,进行指向“文化理解”素养发展的教学策略优化研究。融多种学科,开阔视野促文化理解;融各种形式,综合创作促文化表达;融各方展评,多元评价促文化发展。通过学科实践,阐释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形成美术家思维,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均是指向绘画创作的综合能力,但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常缺少美术专业学习所必备的综合创作能力,譬如审美认知、创新意识、对物象的感知力以及画面的创作能力等。将每一门基础课程与绘画创作相结合,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基础课开始就有创作意识,以高校美术基础课的代表性课程“透视与构图”为例,分析教学现状,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调整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紧跟艺术行业的发展,教学模式上更突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以提升学生在基础课程中的创作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其文化艺术形式多样并独具特色。试图探究村寨文化艺术精神中天然意趣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培养以家族式教育为主的幼儿审美意识之间的关联性,并从艺术本源出发,将“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融入幼教领域,构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审美意识理念。  相似文献   

12.
彼得堡诞生的蓄意性和目的性已经借一系列怪诞形象融入俄罗斯文学彼得堡文本的隐喻范畴之中。在彼得堡文本中,人被分裂成"我"与"他我"、"我"与"鼻子"等镜相。大凡非本质的"存在"在这里都获得了存在的主体性。彼得堡文本中的"鼻子"意味深长。果戈理以怪诞的艺术形式在其小说《鼻子》中表现了俄国现代社会人与自我的分裂,通过八等文官柯瓦廖夫"丢失鼻子——找寻鼻子——鼻子重现"的奇异经历,揭示出彼得堡的真实。作家希冀以这种魔幻的情节强调彼得堡的"异化"本质和幽灵性,凸显八等文官柯瓦廖夫所从属的那个社会阶层在精神上的缺陷,以及以理发师伊凡为代表的俄国社会普通民众对于威权的恐怖和厌恶。  相似文献   

13.
文学经典历来受大学生青睐。《平凡的世界》这部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作品连续位居大学生阅读榜首,展现出独特的“《平凡的世界》现象”。“《平凡的世界》现象”实质是经典的生命力的体现,由经典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铸就而成。因此,经典阅读的“成人”价值表现在奠基人的精神来路和理想去路、延拓人的知识视野和思维宽度、实现人的情感构建和思想升华等三方面。在当下经典阅读价值浅化、内容边缘化、阅读方式泛化语境中,要从动机、行为、价值三个层面,指引经典阅读的认识回归、发挥经典阅读的阵地协同、培育经典阅读的育人文化,构建通过经典阅读推进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黎东明是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者和创新者。通过具体地阐述黎东明古、今、验、形、神、气的书法教学理念,探讨了在临帖过程中运用形式构成规律的理论依据,以及形式构成规律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详细分析了《石鼓文》单字的空间造型练习、《张迁碑》教学示范、《曹全碑》教学示范,将其具有实验性、探索性的教学特点展现了出来,指出形式构成理论融入书法教学中可以弥补教学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学生临写和掌握字帖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是传统书法进行当代性转换的重要转换器之一。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以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感、丰富精神生活、陶冶高尚情操、提高民族文化修养和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提高大学生的沟通协作、团队精神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创造性运用的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教育过程中的时机选择和突破口选择都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艺术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将教育对象视为鲜活的个体生命,关注学生人生需求,解决学生成长问题、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围绕人、情、魂等三个层面育人,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生动体现,做到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提供广阔场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实现班级文化建设与“三全育人”的有效契合,对于培养五育均衡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的总体水平。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普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针对于此阐释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重点分析校园文化其中一个重要板块班级文化建设和“三全育人”的契合路径,提出了“全员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实现‘为了一切学生’”“全程参与,使班级永葆活力,做到‘为了学生一切’”和“全方位参与,围绕目标发力,务求‘一切为了学生’”三个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大学生党员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折射,也是高校党务教育工作与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要尊重大学生党员个性与时代特色,创新教育手段,用共产党员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知识体系来引导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由“盲目”向“成熟”转向。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30年间,中国美学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转型期。我国审美文化研究既有别于抽象的美学玄学,又有别于具体的物质文化实践。当代审美从各种视角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进行了多维透视,而其中也存在着人文内涵不足、视野偏窄的缺陷。在文化工业的压迫下,美学已不再是单纯探讨“美”的学科,“丑”大量地涌入艺术殿堂,丰富了艺术现象。显而易见的是各种“伪美”现象充斥着我们的视听世界,在大众的非理性精神思考下,这种对“伪美”的追逐是一种审美短视的行为,从它背后透露出的是大众异化的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20.
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注重"服务于国家战略、强化学科交叉的融合、构建大医学格局",是以往只注重医学专业单一需求的课程体系所不具备的.现代医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使医学生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临床医生."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将人文教育以"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