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媒体在满足经济利益诉求和拓展生存空间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媒体责任,营造良好的消费文化氛围。这就要注重受众心理研究,增强民众对新闻消费的关注度;提升新闻品位,打造新闻品牌,增强受众的消费热情;传播积极的消费文化,拓展传播媒介生存空间。与此同时,做好媒介经营,引导正确消费文化观的建构,重视平衡自身经济目标的实现与正确消费文化观的引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潘子江 《青年记者》2006,(15):71-71
谈到活动营销,首先要明确报纸营销的含义。报纸因为所发布的信息对社会行为具有指向作用,所以被认为是专属于横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层面的产业类型。从报纸作为上层建筑所表现出的面向社会主体的传播层面的功能来看,它有四种功能:1、守望功能,监视环境;2、协调决策功能;3、价值传承的功能,使社会知识和规范等精神遗产代代相传;4、提供娱乐的功能。将其作为经济基础层面的功能概括起来还包括“作为企业,赢得利润”的功能。报纸的上述功能使它的消费主体也表现出二元化的结构,一个是对报纸传播内容的消费人群,另一个是对报纸产生的信息传播和受众行为影响能力进行消费的个人和消费人群。  相似文献   

3.
梁坤 《东南传播》2013,(4):24-26
消费,是一种经济现象。消费研究与社会研究和文化史研究结合,往往可以窥见时代特征,进而发挥反思与指导作用。不久前,世界最大的传播集团WPP结合案例分析,发布了一份名为"2013年中国消费趋势"的报告,其中提到了中国消费者在2013年的十大消费趋势。本文通过这十大消费趋势切入,研究媒介与消费趋势形成之间的联系,即媒介报道有关消费的内容,引导消费活动;媒介报道该内容的消费方式;以及媒介本身是一种消费。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微博在消费社会的影响下日益呈现出新的特征:微博话题议程设置的情感消费;病毒式广告话语的符号消费;对女性欲望的二次消费,等等。本文试结合传播学和消费社会理论,对企业微博消费特征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每个有长远发展目标的企业都非常重视品牌传播。但是,在企业的品牌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其中品牌传播中的消费主义思想值得探讨。消费主义思想蔓延的原因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一些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竭尽全力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靠拉动消费来维持和扩大生产。其次,现代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消费主义思想的扩散提供了有利的阵地。再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  相似文献   

6.
任黛影 《新闻世界》2014,(12):189-190
消费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处于持续的变动和选择中,商业街作为城市商业的缩影和精华,需要根据自身形象特性利用适当的传播媒介,进行包括功能、品牌、文化、声誉等要素的形象传播,将商业街形象传递到目标受众,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竞争力。本文从商业街形象的解构入手,综合商业街形象的特点和传播理论探讨消费社会中商业街形象传播的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炫耀性消费作为西方传统国家一种古老的经济现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消费行为和社会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炫耀性消费在时尚杂志的大力倡导下,在年轻人中快速蔓延开来。作者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时尚杂志对年轻人的炫耀性消费影响展开研究,发现时尚杂志以年轻人作为主要传播对象,以传播炫耀性消费商品信息与观念为己任,不断激发人们对奢侈品的渴望;时尚杂志所传播的炫耀性消费观念对青年个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对具体商品消费的显性影响上,而且还表现在对生活方式消费的潜在诱导上。  相似文献   

8.
媒介传播中的消费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力 《青年记者》2006,(14):30-31
市场经济的渗透在媒介传播中主要表现为消费文化的日益增长。所谓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这种在消费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为和物质符号体系,就是我们在这里所讲的消费文化。①消费文化的核心是对消费者的引导和操纵,以便使他们淹没于通过媒体特别是电视创造的“符号”和“形象”之中。其目的是使大众生活脱离现实的“模拟”世界。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媒体使消…  相似文献   

9.
现代传播与消费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永 《新闻知识》2002,(12):24-26
在我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下,消费这个概念的内涵在一次又一次地改写。消费文化,即与消费相关的观念、习俗、认识、伦理、道德、素养等等也经历厂许多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绝大部分都与现代传播媒介的参与有关。媒介对消费文化的影响既是媒介活动的当然后果,也是媒介的出觉行为,特别是在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已初露端倪的今天,媒介参与并改造消费文化更具主动性积极性,因为此举已经和媒介本身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 由于20世纪高新技术的发展,文化与精神的产品可以大批量的生产和复制,并通过现代传播技术迅速作播,影响上亿观众。同时可以运用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和组织方式,通过市场交换,实现自身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天天315》节目为例,通过分析已播出的节目,基于服务意识和法治思维两要素,有代表性地分析了消费维权类节目主持人的主持传播现状,并进行了有益的展望。文章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探讨了消费维权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全局角度,结合服务意识和法治思维进行了分析。文章对消费维权类节目主持人优化语言表达样态、提升节目驾驭水平、增强节目驾驭能力、创新节目形式、落实传播目的等,提供了相对可行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报纸影响社会经济和消费文化,那么消费文化能否“反哺”,即把报业和文化的互动转化成报业生存方式呢?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报业开始开发传播渠道和形式,  相似文献   

12.
消费文化在引导和控制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上表现为一种话语权力,而在网络中的表达就是网络消费语言。网络消费语言在传播形式上表现为全民参与对话的特征和个性的网络语言。内容上则是对生活的颠覆与瓦解。  相似文献   

13.
王妃 《报刊之友》2014,(4):143-144
消费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环境气候,电视媒体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的渠道,在倡导、制造、实践、强化消费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电视在传播消费文化过程中也会呈现的一些负面效果。因此,要用好电视这把双刃剑,传播积极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消费社会中,物质极大丰富,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使用需求,产品被赋予了独特的符号意义。本文研究了宣纸作为一种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产品,如何建构并排除其消费符号意义。希望通过本研究对文化企业对消费符号意义的建构提出一定的建议,提升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炫耀性消费被认为是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动机之一.为此,本文追溯了人类炫耀的历史,探讨了炫耀性消费背后的动机,以此来反观当前国内的奢侈品消费热潮,解析其传播机制.本文提出,炫耀是人类的普遍心理,炫耀性消费有进攻型和防御型两种,其背后的目的是为了在社会比较的参照群体中获得成就感与认同感.随着时代的变迁,对财富的炫耀已经成为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而奢侈品因具有社会比较意义的优越感特质,成为炫耀性消费的载体.基于此,奢侈品的传播机制,主要是建立符号与识别,在利用来源国和历史等资源,赋予品牌符号意义的同时,通过选择性的媒体渠道和以艺术品质、精致美学为特征的传播,最大化品牌符号及其主要利益点的知名度,以全方位满足炫耀性消费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电视媒体传播消费文化本无可厚非,但如今一些电视媒体为了赢得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全力打造"、"过度传播"消费文化的做法却值得商榷。毕竟,除了传播消费文化,媒介同时还承担着其它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贺卫 《新闻世界》2010,(7):154-156
本文从消费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论述消费文化对新媒体的影响,以及新媒体对消费文化的引导及在传播消费文化时应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樊丽  吴晓东 《新闻世界》2012,(8):248-249
传播意识与文化消费在内涵上联系密切,不可分割,我们要摒弃陈旧狭隘的宣传观念,树立正确牢固的传播意识,努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而拉动文化消费,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目标。本文从文化消费说起,探讨文化消费与传播意识的关系,并对如何树立传播意识,拉动文化消费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广告商通过期刊发布广告,是为了达到产品营销的目的,使企业产品的广告信息能够到达目标消费群体,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完成企业产品从生产到终端的消费流程.广告商发布广告的目的主要有: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促进产品销售;支援铺货,协助促销;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知名度;防御和打击竞争品牌;扩大企业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等等.  相似文献   

20.
李晓林 《今传媒》2010,18(9):150-151
在电视娱乐节目中,身体成为影像消费的主要形象和娱乐产品。文章探讨了娱乐节目对"身体消费"建构的四种方式,并对身体娱乐传播的五种现象进行了梳理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