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类学家认为社会最早解决纠纷以私力救济为主,藏区民众对于纠纷的解决有自己的习惯沿革和智慧,通常由家族的权威人士等调解,往往都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的沟通、合作,形成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共同维护藏区民间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2.
论私力救济     
私力救济是一种历史悠久、运用广泛的纠纷解决方式,其作用不可忽视.法律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国家对私力救济的控制或利用,特别是随着公权力的不断强化,国家不能容忍私人行动,认为私力救济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公权力的削弱.不可否认,从私力救济向公力救济的演进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这种演进不应是简单的取而代之,法治原则不排除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共行政的发展,行政法与行政救济模式受到了冲击.为实现公民权利的有效和无漏洞的救济,势必要对行政救济模式做适应的调整:一方面适当扩大行政救济的范围,将社会公权力及非强制性的行为纳入到行政救济范畴中来;另一方面扩充行政救济的种类,尤其是非诉的救济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损害侵权行政救济模式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规模损害侵权的行政救济模式是借助行政权力解决纠纷的法律机制,它所涉及主体以及权利义务配置机制与诉讼救济、社会救济不同,它在大规模损害侵权救济中所承载的角色与功能以及对大规模损害侵权责任实现的意义也不相同。大规模损害侵权行政救济模式在损害风险判断、赔偿标准制定、赔偿范围确立和责任承担方面需要通过行政主导方式加以明确,但是在大规模损害侵权救济中需要做到个体与社会、公平与效率之间尽可能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私力救济之所以有旺盛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具有公力救济所无法完全替代的价值。通过对私力救济价值的描述以及我国当前的现实国情,可以发现,在实现法治的基础上发挥社会成员的自治性,在注重法律的公正性的同时兼顾效率原则,建立公力救济为主、私力救济为补充的多元救济机制,正是私力救济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一种违法行政行为。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遏制行政不作为的泛滥。同时,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救济机制,使受害者得到法律救济以及追究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一种违法行政行为。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遏制行政不作为的泛滥。同时,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救济机制,使受害者得到法律救济以及追究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现行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中存在运行效果、效率、成本等有待完善及关注的问题,期望对"协商、一调一裁两审"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进行审视反思,正确把握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发挥好各纠纷解决机制环节的应然作用,促成和谐劳动关系实然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以公权力为主导的刑事诉讼中,私力性质的因素越来越多地介入其中并发挥独特效用。私力救济作为诸多私力因素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在概念、价值等方面都还存有争议。如何将刑事诉讼中私力救济的独特价值及其正当性完整地展现给他人,成为影响刑事诉讼私力因素发展的关键节点。只有借助于对这些问题的阐释,才能引导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刑事诉讼中的私力救济形成科学全面的认识,善待私力救济。  相似文献   

10.
在和谐社会法治、平衡和稳定有序的图景下,行政指导在现代国家的行政管理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与此同时,它在实施中的缺陷和负面影响也逐渐暴露出来,而建立行政指导救济制度,对于防止行政指导的缺陷和异化、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将起到有力的制度推动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权益救济是依法治教的重要表现,是维护教师队伍稳定和壮大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我国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维度。当前教师权益救济制度包括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两种,二者由于处理范畴、执行基础不同,处于明显的割裂状态,使高校教师权益救济制度本身产生了桎梏。由于教师地位和权利结构不明确,高校教师与学校权益关系复杂,且以申诉制度为代表的行政救济制度在程序上、受理范围、时限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申诉制度效力不强。由于教师权利结构不明确,再加上高校属于学术自治的范畴,在没有具体程序法法理依据时候,司法救济难以对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权益纠纷产生效力。可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创新权益救济机制、建立一体化的权益救济制度体系推进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的制度融合,切实保障高校教师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作为公力救济补充的私力救济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私力救济有多种形式也存在局限性,通过确立私力救济的一般原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方式方法等途径对私力救济进行法治化建构,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3.
行政救济制度是现代国家法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由于行政救济不力,行政救济效率低下,造成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不断。有效发挥行政救济功能,能够补助当事人的利益损失,提高行政效率,同时也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创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私力救济随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而出现延续。当前私力救济的形式多种多样,无法用列举式穷尽,而其本质却亘古未变。私力救济作为一种人类发自本性的救济手段,直至今日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基础。笔者从民间私力救济与公权力垄断的对比为起点,以划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为方法,还道德于道德,划法律为法律。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高校师生权利救济缺陷及其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有的高校师生权利救济途径狭窄,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导致师生的许多切身利益得不到法律保障,私力救济现象越来越普遍,高校冲突日益凸现。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校师生权利救济制度,应从权利救济机构、纠纷处理程序以及纠纷调处手段的法定化和规范化入手。  相似文献   

16.
实现社会的和谐,必须实现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和谐。这需要我们将西方的诉辨交易和ADR制度与我国的调解制度相结合,在行政救济程序中建立行政协商机制。行政协商的基本特征是在救济程序中的自主性,它在主体上排除了审查机关的居中调解,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统一。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实行了类似于行政协商的调解制度,这为我国建立行政协商制度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7.
陈玮煌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11):106-109,132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行政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行政纠纷日益突出并成为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难题。该文以行政救济为出发点,对现代社会中权利的本质进行了探讨,从权利与行政权具有同一性的视角探讨行政纠纷产生和解决,以期对权利的有效保护,对行政纠纷的解决机制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体现了社会正义和人权保障的理念。我国针对残疾人受教育权救济的法律体系和组织机构逐步健全,但仍存在司法救济缺乏法律依据、行政救济缺乏可操作性、其他救济方式发展不完善的问题。应加快相关立法进程,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法律救济的程序和机制,启动宪法救济制度,增强残疾人法律维权意识,以此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人类对和谐安宁生活的追寻实质上是渴求人间的正义。一个稳定秩序的形成源于当时当地人们所公认的正义。侠是一个几乎被滥用的词汇,从正义追求的视角为其正名,侠尽管是法律在场后的产物,但却是法律社会秩序形成的一个有机补充,是正义的私力救济符号。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权利自始就是与救济相联系的,救济是相对于权利而言的,是权利受到侵害之时或之后的一种保护,没有救济可依的权利是虚假的.权利作为人类"自由自主的活动"的客观表现形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人类文明的尺度.同样,救济方式也紧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而进步.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宪政时代,即权利的时代,但仅从法律上表明权利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保障权利的正常行使、权利的冲突解决和权利的充分救济之法律机制.当前,我国对救济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私力救济,本文尝试探讨我国私力救济的状况及其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