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本一个绿化的文教城市——国立市,原先是相当宁静的。如今却为大批电视台和报刊的记者所困扰,以至人们将其斥之为“采访公害”。这是由于息影数年的前明星山口百惠偕其丈夫迁居到了这里。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原先住在东京港区的公寓中,今年5月18日迁至新居。新居离大街不远,周围  相似文献   

2.
释义,新闻的重要支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及新闻写作之道,人们较为普遍地认为:新闻写作绝不仅是一种报道行为,而首先应是一个对报道对象的认知活动。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不是也不可能是像“海绵吸水”式的、不加选择地吸取一切接触到的信息;而应当是也只能是像“沙里淘金”那样,总是与判断、理解信息的...  相似文献   

3.
李颖 《记者摇篮》2010,(7):9-10
做政法记者,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就是写会议新闻多。都说会议报道难写,不像社会新闻那样有故事情节,以新、奇、特吸引人眼球,也不像经济报道那样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令人关注。会议报道很难写,难在哪里?难在一成不变,难在缺少新闻性,突破不了“套路化”“格式化”“生硬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国家领导人尊重、崇拜之情的表达,一个时代的人们,有一个时人的方式。“整齐划一”固然能够表达人们的崇敬之情,但往往没有亲近感。相反,当网友用“涛涛”、“宝宝”称呼国家领导人时,当网友自称“什锦饭”、“八宝饭”时,这种多标准化、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就让人们感觉与国家领导人的距离是如此之近。这些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既没有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在年轻时把国家领导人当成慈爱的老人,也没有在长大之后把国家领导人看得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5.
马莉 《大观周刊》2012,(25):223-223
我仰望那些教育专家.我羡慕那些教育名师,但我自己只是一名默默在教育战线上努力的平凡的教师.做的都是平凡的事当然每天上的课都是简单而又平凡的。我们常常在开玩笑说,我们如果每堂课都像竞赛课那样准备这样那样.不累死才怪.而私们在语文课堂上能做到像薛法根说的那样“能训练学生的听访读写的能力就够了”。教育专家魏南江在专家访谈中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讲究“语文性”.  相似文献   

6.
综观一些报纸特别是地市报的时事报道,并.不像本地新闻那样让人可信。突出的问题是,少数时事版面有“水分化”和“庸俗化”倾向,片面追求“读卖效应”而忽视新闻的真实性、政治性、准确性和导向性。  相似文献   

7.
《新闻世界》2005,(12):44-44
非洲小人国在中非、刚果(布)和刚果(金)三国交界处的热带丛林里。小人国的居民是非洲的俾格米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约有20万人。他们住在热带丛林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依靠森林为生,自称是“森林之子”。  相似文献   

8.
夏树 《新闻世界》2009,(9):10-12
“三农”报道既不像社会新闻那样吸引眼球,也不像重大事件报道那样引人注目。怎样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三农”报道生动活泼,既有深度和高度又有较强的可读性?笔者认为,要从提高新闻性、服务性、可读性和通俗性等几个方面入手,增强“三农”报道的影响力和穿透力。  相似文献   

9.
在清初画坛上,被誉为“金陵八家”之首的龚贤,在艺术上是特立独行的。虽然他也曾师法晚明的董其昌,但画法风格却不像娄东派那样安闲冲淡。尽管他十分重视师造化,甚至主张“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但其山水境界却不像新安派那样冷逸荒寒。他像同辈画家一样经历了明情易代的沧桑巨变,可是作品的情调既无八大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也无石涛和尚的郁勃昂藏和恣意纵横。他在对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大B然的“穷源”“尽努”和据以取证言法的过程中,成功地创造了自家的艺术世界。在这个前无古人的艺术天地中,没有人物活动的直接…  相似文献   

10.
《记者观察》编辑部约我写一篇回顾1999年国际形势的文章,我迟迟交不了卷,觉得这篇文章不好写。过去这一年的国际形势,既不像乐观主义者曾展望的那样喜人,也不像悲观主义者所预言的那样令人沮丧。1999年国际形势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1.
钟祥 《新闻爱好者》2011,(6):156-157
自春秋时期士阶层从统治阶级阵营里独立出来以后,隐与仕、出世与入世、独善与兼济的矛盾便如同形与影一样,始终困扰着中国的一代代知识分子,从而导致了中国知识分子处世的双重人格。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中,真正的隐士是很少的,即使像孟浩然那样的“迷花不事君”的高沽之士.也是苦于“欲济无舟楫”的缘故,才不得不“自首卧松云”的。  相似文献   

12.
这里是北京新兴的超大型社区.约15万的总人口里,外籍居住者6万多.其中韩国人占了约80%。不同国籍的居民之间长期生活在一起.要面对“鸡毛蒜皮”的摩擦,也要掌握共处之道  相似文献   

13.
反行政垄断细则重新被列入《反垄断法(草案)》.但不意味着这部法律能够像人们期望的那样.顺理成章解决中国的垄断问题.特别是行政垄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编辑改稿,大体说来是做三件事:订正事实,政治把关,文字修饰。笔者曾写过一篇小文:《编辑好比守门员》,着重讨论了订正事实、政治把关方面的问题。本文探讨如何做好文字修饰工作。总得添点光彩本文用“美容师”作标题,并非因为这是个时髦的行当和名词,而是因为这个比喻较为贴切。试想,如果把编辑比作理发师,那就又像又不像。一篇稿子,经编辑之手,由“蓬首垢面”变“容光焕发”,确实有些像进过理发馆。但编辑工作并非像理发师那样,仅仅是刮掉胡须,剪掉过长的头发,倒是像美容师要纠正和弥补生理上的缺陷那样,还要为稿件  相似文献   

15.
王铭珍 《北京档案》2004,(11):48-49
如今人们游览紫禁城,大多从天安门、午门进,神武门出,只游览内廷前朝、后宫及东西六宫,而很少有游览外朝东路的.也就是说,人们所看到的,只是皇帝举行登基、朝会升殿、寿典寿宴、殿试传胪的宫殿以及皇后、嫔妃们的起居之所,而看不到皇子皇孙们居住生活的地方,因为他们既不住在前朝,也不住在后宫或东西六宫,而是住在外朝东路阿哥所."阿哥"乃满洲语皇子之意,阿哥所,即皇子住所也.笔者从事古建研究,出于工作之需,常到故宫"行走",也常同这里的明清史专家们探讨有关阿哥所事宜.  相似文献   

16.
好大的风     
呼———呼———呼,老风婆也被大地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就急匆匆地赶来了。也许是急于在几天之内饱览全世界的大好风光,老风婆跑得太快了。有一天,她来到了我们这里,走到大街上,看见人们都在兴高采烈地赶路,一点儿也不在意她,老风婆就发怒了,心想:“哼,他们简直是目中无‘王’,我要给他们点儿厉害让他们尝尝。”想完,就鼓起腮帮子,只听“呼”的一声,就把行人吹弯了腰,把大街吹得“乌烟瘴气”。老风婆得意极了,吹得更狂了……这个可恶的老风婆虽然年纪很大很大了,但它的性格仍像个小孩儿。她把灰尘吹进人们的眼睛里,使人…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生存背景,人们已经不可能脱离传媒而生存,以至于人们不再觉得它是重要的了,如麦克卢汉所言,“就像鱼对水浑然不觉”。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期待着定期从新闻媒介获知某个信息,因为随时都可以从那里获知。同时,新闻期待以一种“随时期待”的新方式产生,经常上网的人都有这种感觉,总是期待在上网的所有时间和空间里,期待着跳出或链接到更加新鲜刺激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黄悦  王强 《出版参考》2008,(1):49-50
说起西班牙.第一个想到的城市不是它的首府马德里.却是位于它东北角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素有“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之称.塞万提斯赞它是“西班牙的骄傲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和所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一样.这里亦是天才和灵感、自由与创造的摇篮。  相似文献   

19.
王珺 《出版参考》2010,(10):43-43
面子在西方存在吗 在西方,“面子”是一个非常不同的概念。人们也会互相给面子,但“面子现象”远远没有像中国那样无所不在。即使你失去面子,也可以比较容易地赢回来。在一个相信“人人生而平等”的个体社会.每个人都希望卓尔不群,实现自我。西方人不以面子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标题不像报纸标题那么严谨,开始时,仅同广播一样作个提要,后来逐渐演变为制作标题,但也不像报纸那样被称为“报纸的眼睛”,并被认为是新闻编辑工作的尖端。另一方面,由于电视新闻从采访、制作到播出,时间都比较紧迫,要像报纸标题那样反复推敲实在难以做到,大多采用“浓缩”的技巧,把新闻导语中包含的事实“浓缩”为简洁、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