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重彩画这一年轻的绘画表现形式,在继承中国传统重彩画的基础上,又顺应现代绘画的审美意识,广泛吸收各种艺术因素,拥有越来越广阔的空间.本文从色彩的构成运用和色彩的肌理运用两方面探讨了现代重彩画中色彩的表现.只有合理运用色彩,才能使现代重彩画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2.
现代工笔重彩画是从传统的工笔重彩画发展而来的,但又与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有所不同,它是工笔重彩画的开放形态。关注日本画色彩的语言特性,并研究其发掘材质的表现力,成为当今工笔重彩画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丰厚的传统绘画底蕴以及对日本绘画的有利借鉴,为现代工笔重彩画无论在色彩表现上还是在材料创新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更具表现力与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3.
现代重彩画以其浓丽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等特征,越来越受到美术界人士及高校的重视。本文试图从绘画媒材、绘画观念和绘画表现技法等方面阐述现代重彩画和传统工笔画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重彩画浅析     
从重彩画的历史传统谈起 ,首先分析了“用线造型”是传统重彩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其次浅析了重彩画的特点 :不仅要注重结构的严谨 ,色彩的绚丽 ,和它所特有的装饰性 ,还要注重怎样发挥作者自身的重彩技能和掌握这一特殊规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重彩画是传统工笔重彩在现代文化和审美条件下,变革和发展下产生的一个新画种.它充分利用了现代色彩、材质运用方面的特长,大胆的西方抽象及构成与装饰美感引进绘画中.中国现代重彩画从历史与客观角度看待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充分认识到东方与西方造型观念之间早就存在的契合和相互影响,实现了与国粹充分不同方向上架起一座新的桥梁,实现了与西方绘画、审美的合璧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工笔重彩画的创新表现形式有两个切入点,一是形式,二是色彩。工笔重彩画具有工整、精致的特征,有着严谨的绘画程式,所以它往往使人产生一种误解:工笔重彩画就是追求工细的效果,就是着重再现物象的真实,而其表现形式美S——色彩的装饰性,则往往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工笔重彩的装饰处理,更好地反映出画家内心真实的主观想象和创造的意象表现。  相似文献   

7.
高书霞 《华章》2007,(5):122
色彩是造型元素之一,对于色彩的认识、感觉、审美和表现能力的培养训练与研究是设计师必备的素养和能力.色彩孕育了人类的审美文化,因此它本身也被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特征.现代商业广告设计表现中充分运用了人的这种情感特征来吸引人,打动人.虽然这种运用有时候表现非常的夸张,但是这也使商业设计中的色彩远远比传统绘画中的色彩更加明确和具有目的性.这更符合了商业化社会发展对色彩表现的要求,同时也创造出了现代商业设计的流行与时尚.  相似文献   

8.
王晓星 《考试周刊》2009,(29):46-47
色彩是构成中国工笔人物重彩画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于视觉艺术的作用是巨大的。色彩甚至比形状、线条更能牵动与情感有关的经验和联想。三清殿壁画《朝元图》是是中国古代壁画中的奇葩,也是我国工笔人物重彩画的经典之作。本文以三清殿壁画《朝元图》为例,对其色彩的艺术表现特点进行分析.并分剐从色彩的统一性、平面性、装饰性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张凤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I0001-I0003
色彩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语言,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传统色彩教学的误区是仅仅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及色彩表现技法的提高。教师应该将色彩教学建立在培养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内心审美情趣和培养创造性之上,使学生通过色彩学习得到综合艺术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认识色彩的时代功能和对传统审美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是色彩运用我样化的时代。在教育界、设计界、企业界都热切地以和种方式研讨色彩,以提高和改善自我与环境,当今的色彩运用潮流趋向于追求民族化、个性化、多样化,从而产生了新的色彩秩序感和色彩价值观,因此,对色彩的时代功能与传统审美。在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方面都应有一个较理性的认识,拓展艺术设计中色彩借鉴与色彩创新的思路及手法。  相似文献   

11.
董健 《快乐阅读》2012,(10):114
人的审美感官,主要是视觉,通过视觉可以看到各种色彩、各种美的事物。学龄前幼儿的好奇心强,喜欢鲜艳、艳丽的色彩,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欣赏水平,引起幼儿愉悦的体验,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提高综合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人很早就形成了朴素的色彩观,它在与中国传统的哲学与宗教的不断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色彩审美文化;这一过程,也直接生发了古人的"重色"传统。诸色之中,古人又特重青色,即所谓的"尚青"传统。古人之"尚青"传统,是受儒释道多种思想之影响的,又具体体现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本文将青色审美文化置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进行关照,试图通过对色彩审美文化的研究进而把握民族性格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吴敬 《华章》2014,(28)
诸多因素影响了城市形象的塑造,其中色彩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色彩的感官性和文化象征性入手来对城市色彩进行分析,通过对城市色彩形象构成的认知将城市色彩审美分成现代美、古典美和生态美三部分,从这三部分入手分别论述了不同特点的城市色彩审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服装设计中,色彩是设计的三大元素之一。服装色彩具有依赖性、实用性、灵活性等特性。服装的色彩设计应力求将色彩的基础理论和现代审美的敏感有机地结合起来,融理性与感性为一体,使色彩在服装设计中更富有时代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色彩是影响视觉最重要的因素,产品中的色彩能够有力的传达人的审美情感,表现人们的审美个性,色彩的不同搭配给我们以美的不同感受。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在设计中注重色彩的情感,那么设计的产品会更贴近人们的审美需求,更具个性化。  相似文献   

16.
武星宽先生的泼墨重彩写意山水画,画风壮丽,色彩明朗,笔墨豪迈,意蕴生动,画语参透人生。这些得益于他善于把传统绘画﹑现代水墨画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自然淳朴的生活环境熏陶下,他的水墨重彩画吸收自然之灵气,具备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7.
娄婕 《家教指南》2006,1(5):45-50
本文试图沿着中国绘画色彩体系的发展脉络,结合敦煌石窟艺术,重温和研究中国绘画传统的色彩观念、绘制技法和审美理想,进一步发扬丹青传统.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重彩画也就是石颜料绘画 ,古称青绿 ,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汉唐以来 ,中国重彩画技法传入日本 ,后形成日本画。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与日本颜料绘画的区别 ,一是在造型上中国是线造型 ,而日本则线造型减弱 ,视觉上与油画相近 ;二是在制作上两者在绘制方式、色彩应用、材料工具和颜料上均有不同 ;三是在视觉效果上中国画更适合于近处欣赏 ,而日本画则尺幅较大 ,色彩富有光泽。近年来 ,中国重彩画的兴起 ,在色相、颜料和材质方面均有创新 ,开拓了中国当代绘画表现的新途径 ,加快了中国绘画由传统表现方式向现代表现方式转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凯军 《华章》2012,(33)
色彩教学是美术教学的基础,但也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教学的目的是:一方面,让学生掌握色彩的知识原理,训练学生的观察方法、色彩表现技巧以及色彩造型等;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创新意识、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传统的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探讨了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武星宽先生的泼墨重彩写意山水画,画风壮丽,色彩明朗,笔墨豪迈,意蕴生动,画语参透人生。这些得益于他善于把传统绘画﹑现代水墨画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自然淳朴的生活环境熏陶下,他的水墨重彩画吸收自然之灵气,具备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