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这一天是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这一天是阅读者的节日。 现在,世界上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都参与到了“世界读书日”的活动中。每年4月23日。世界各地的学校、图书馆和出版社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唤起人们对阅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甘肃教育》2014,(9):77-77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同时这一天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1616年的这一天,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相继辞世。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天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  相似文献   

4.
李苹 《小读者》2011,(4):33-34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就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一天到来之际,各国纷纷举办各类活动,提高公众对阅读的兴趣和促进图书出版。  相似文献   

5.
<正>开场白: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这一天也是作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辞世纪念日。在信息潮涌的时代,互联网在拓宽人们视野的同时,亦挤占了人们的读书时间。国民阅读率有所下降,更说明重申并弘扬读书传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夏爱华 《留学生》2013,(6):44-44
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4月23日都具有深刻意义,因为是“世界读书日”。全世界热爱读书的人们,都会在这~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读书的重视,传递多读书、读好书的心灵共鸣。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鼓励人们多读书,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为什么确定在这一天?原来英国著名戏剧家、大文豪莎士比亚便是在1616年的4月23日逝世的。这一天,世界上的人们,尽管国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年龄不同,但大家都在充分感受着读书带给自己的好处和乐趣。4月23,  相似文献   

8.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举行声势浩大的活动:集会演讲、设坛对话、比赛作文、相互赠书,等等。因为这一天是“世界读书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 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此后,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把营造读书社会、书香校园作为重要工作来做,借以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美国、英国、  相似文献   

9.
《家教世界》2015,(9):57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大众节日“圣乔治节”。实际上,当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全球性的图书日。  相似文献   

10.
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世界各地纷纷举办各种活动鼓励阅读。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这里提到的阅读更侧重于读书,而不是上网浏览,因此也有人把这一天称为"世界读书日"。但有人提出,网络阅读也是阅读,是时代潮流,认为传统阅读方式应当变革,甚至质疑在网络时代坚持读书的必要性和  相似文献   

11.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的这一天,温家宝总理来到商务印书馆(《新华字典》就是他们出版的呢)和国家图书馆,与大家交流读书心得。温爷爷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建议大家每天抽出半个小时来读书。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世界读书日”中蕴含的中国元素,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题材。余秋雨曾讲述“世界读书日”之所以定于4月23日,是因为这一天是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忌日。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唯一一个从未中断过的华夏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也有位4月23日逝世的先贤哲人——朱熹。通过讲好朱熹读书以立学、讲学、创学、博学、作文的故事,发出“世界读书日”的中国声音,以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4月23日是什么节日?北京市通州区陆辛庄学校的师生记得很清楚,理解得也很深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这一天为“世界读书日”。为什么选择这一天?学生在座谈会上娓娓道来:这一天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这一天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日子;这一天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克斯内斯等多位作家的生日。  相似文献   

14.
《湖南教育》2010,(6):29-30
背景新闻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西班牙的提议,将每年4月23日正式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并在1996年更名为“世界读书日”.此后,每年这一天,世界各地会广泛开展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据资料表明,自“世界读书日”确定以来,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  相似文献   

15.
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每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全球各国都会举办多种多样的图书宣传活动,鼓励人们享受阅读的乐趣。今年的主题是“地球与我”。  相似文献   

16.
4月23日,第十五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每年的这一天,对奔忙的现代人来说,更像是一个提醒:别忘记阅读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2007年4月23日是第十二个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起源于一个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屠龙勇士乔治救下公主,并  相似文献   

18.
刘长兴 《天津教育》2014,(11):20-21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4月2日是国际儿童读书日.后者,是安徒生的诞辰日,对于孩子似乎更有特殊意义.一到这个时间节点,读书便成了媒体的焦点.原因很简单,全民读书已成全球共识,发达国家自然尤甚.同时,国人不爱读书也好像早成定论.所以,这几天总要盯着报纸,尽管你明知发布未必“权威”,明知炒作在所难免,反正谁都想看,谁看谁别扭.  相似文献   

19.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从1996年开始举办首届庆祝活动,之后每年的4月23日都定为“世界图书与出版日”,后来,世界各国在庆祝这一节日时渐渐将其简称为“世界读书日”。  相似文献   

20.
4月23日这一天在世界文学领域具有纪念意义--它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3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因为这个原因,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