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面对新课改,不少教师尤其是历史教师觉得书越来越难教了,历史史实与学生诸多实际相距甚远。要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务必要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在教育中确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2.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一般人看来非常简单,认为只要记一记、背一背就能得高分。但通过几年的高三教学实践我觉得并非如此。我愈来愈发现学生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存在“三难”:一是记忆难,二是理解难,三是答题难。只要解决了这“三难”,复习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知识教育是一种以知识为本的教育,反映在历史教育中就是历史事实的机械讲述和记忆。换言之,历史教育只注重"是什么",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为什么"和"怎么样"。随着教育观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观教育到广义的文化观教育的转变,教育应面向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成为必然。历史课程作为学校人文课程的核心,其更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加之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高等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在高等院校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顺利实现从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成功实现自身"商品化"的转型,是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日本高校生涯教育的经验,实现我国高等院校从单纯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的转变,集学校、企业、社会之力切实的完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周春寅 《文教资料》2011,(17):149-150
历史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主渠道。历史课程标准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突出了人文教育的主题。本文主张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指导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日读赵恒烈先生的《历史教育选集》,其中有一段对中学历史教师语言表达技能三境界的论述,很是精辟妥当。笔者觉得这三境界与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诚然,历史教学不同于翻译,但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师课堂语言表达亦可借鉴“译事三难”的要求,做到“信、达、雅”,讲究科学味、文学味和历史味,在课堂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的思辨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王东 《考试周刊》2014,(57):125-126
历史教学中蕴含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充分挖掘历史教材本身蕴涵的丰富情感,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下诞生的"交互式"教学法有助于打破传统单调的"疏导式"情感教学方法形成的局面,通过课堂教学中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渗透情感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拓展高校历史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历史审美教育长久不受重视,面对课程体系改革,高校历史教育应摆脱陈旧的教育模式和僵化的教学形式,以新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掘历史教材中关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本阐述了高校历史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历史教材可发掘的审美因素,以及方式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新体验"三阶段历史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提供并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教材,犹如亲身感受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的改革,更是从教学体系到教学理念的全方位改革。初高中历史无论课程体系、课程编排、课程深度与广度还是教法学法等方面都有巨大差异。在这种改革下教师反映高一历史难教,学生反映高中历史难学。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高一历史难,难就难在初高中历史衔接出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丰富,历史记忆作为对历史的追忆、反思与重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当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历史记忆的缺失问题,因此,高校应注重历史记忆的现代价值转换,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校园对历史记忆的培养,推进历史记忆与社会实践的融合,打造培养历史记忆的新平台,充分发挥历史记忆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目的的历史检视及其缺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教育目的是一个教育哲学范畴,也是确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价值基础。检视职业教育目的的历史演进,不难发现存在着严重的缺憾,即忽视了职业教育谋求人的自由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探究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有助于实现以人为本职业教育目的的回归,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价值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历史理性价值在价值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高校历史教学中要辩证对待传统价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加强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内容建构的历史溯源与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内容是依据高校德育目标的要求加以选择和建构的。它是高校德育目标要求的具体展现。高校德育内容有其独立的历史轨迹。追溯高校德育内容建构的历史轨迹,对于反省和审视高校德育内容建构的经验与教训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对于合理地建构现代高校德育内容也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5.
谢芳  伍丽 《江苏高教》2020,(4):91-95
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是无法分割的。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业创新意识、创业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开创性人才。大学创业教育的模式主要有均衡型创业教育模式、专业型创业教育模式以及应用型创业教育模式。当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缺失明确的创业教育理念;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管理体制;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有待完善;创业教育保障明显不足。为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业教育是大学教育历史发展的现实要求;创业教育是大学教育题中应有之意;创业教育并不要求大学生全员创业;创业教育成效评估有必要,但不能过度。  相似文献   

16.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实际综合素质较差、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专业教育思想指引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面临人才培养理念落后、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特色等现状。在此情况下,高校树立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明确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核心要素,开设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打造符合学生需求的校园文化品牌,完善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计划,是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简论历史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孝俊 《中国德育》2006,1(4):35-38
历史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历史教育应该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开发历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应当适度拓宽历史知识范围;在教学上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在教育目标上注意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8.
王飞  张宝昆 《教学研究(河北)》2006,29(6):471-474,482
高等教育史研究中,由于对历史真理与历史价值的关系认识模糊和处理不当,以及二者关系本身固有的矛盾和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等教育史研究的深入与拓展。辩证地客观地看待、处理二者的关系,坚持历史真理与历史价值的统一原则是高等教育史研究方法新的突破点,也是未来高等教育史研究的基本走向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教育史认识的本性同题、是否存在客观的教育史和教育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三个方面来阐释劳伦斯·克雷明的教育史学认识论.在克雷明的教育史学认识论文本中,教育史研究显然被视作了一种意义体系.在这个意义体系内,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二人世界或者多人世界,而是以他们共同拥有的客体世界为前提的.这个客体世界即为当下的教育状况,它是一个网状物,是主体无法超越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主体同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的理想”与“大学的使命”之间,既折射着高等教育价值观的传统与变革的历史轨迹,又隐含着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知识观的现实冲突。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很难在理性与功利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冲突不可避免,整合是当务之急。对中国高等教育而言,需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功利”,以“必要的张力”为思路,实现高等教育价值整体上的制衡和宏观上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