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识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高职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高职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基础薄弱,在实践中亦存在诸多限制因素。高职院校应首先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通识教育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实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突出职业特点的通识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思想,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通识教育功能等途径来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是区别于专才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通识课程的设置和改革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核心途径。就通识课程概念的界定、通识课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及通识课程的改革思路等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理念下,研究应用型本科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改革,应用型本科必须依据"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立足行业标准,坚持以能力培养和素质培育为主线,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性、通过项目教学法,重视企业实践课程形成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的,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为例,就"通专融合"理念下课程体系构建提出看法和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4.
胡萍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1):116-117
交际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急需提高的综合素质之一,在通识教育中的培养却普遍较为缺乏。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即符合通识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符合通识教育"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并且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具有其教育发展的充分缘由。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的现状审思与路径探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识教育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策略。当下通识教育正处于教师烦教和学生厌学的困境。要走出困境理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提升通识教育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能力为本,通识为基,人文为魂”是安庆师范学院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和教育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该理念以大学生的“成功”为立足点,核心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与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四成”教育相辅相成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重庆师范大学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确立了扎根乡村、协同培养、全面发展和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按照专业认证的要求制定了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目标预期,确立了在广度上能够完全覆盖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规定的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设计体现出通识教育课程突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专业教育课程强调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师教育课程注重教师专业素养培育、独立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小学教师培养的养成性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论述地方学院应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基础上,采用树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机械动力大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筑建广博的"科学 人文 艺术"通识课程平台、宽厚的"工程 管理"学科基础课体系、精深的"技术 特色 创新"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配套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形成四面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表明,应用树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拓宽通识教育,夯实学科基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灵活专业方向,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的工作适应性与就业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校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举措。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构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文化素质教育特色,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树立"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理念,处理好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以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纪检监察学学科建设中,构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意义重大。基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总体要求,纪检监察学人才培养体系应重点解决纪检监察学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素质与能力要求、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四个密切联系的关键问题。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需综合考虑纪检监察学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定位、学生多元化的职业发展方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平衡三个因素。在素质与能力要求方面,可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个维度开展系统的构建。在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方面,既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制定分层次、有侧重的培养方案,同时还要科学构建以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方向选修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及促进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的双向互动。在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方面,应在统编教材基础上构建分层次、多样化教材体系,推动案例教学方法的广泛运用与案例开发,以及开发面向更广泛学生群体的通识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现代基建行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提升学院办学质量,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与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就人才培养开展深度合作,企业参与制订培养目标,共建实践平台,由原来的通识培养转化为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专业化课程体系和技术为手段,开展以企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型科研项目为载体的综合实验课程及大学生创新型项目。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也可以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还可以为企业输送创新型人才和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的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识教育基于为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出,不仅要为大学生胜任工作做好准备,更要为大学生安身社会、享受工作做好准备。专业教育通识化、通识教育专业化是高校培养市场需求人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教育体制不断改革,要求高校教育教学方式更加贴合实际。对于高校体育课程而言,开展拓展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因此,高校需要深入分析体育教学面临现状,总结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实际对策,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面临人才培养总量不足、岗位适应期长和专业素养欠缺等现实困境。其主要原因,一是人才培养理念上的偏失形成的人才培养质量错位,二是专业课程结构失衡造成的师范生专业素养缺失,三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导致的师范生人文底蕴不足。创设丰富的情景性情意课程、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创新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提供微案例式研究型课程等是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等财经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教师的综合素质则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夯实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素养,是做好本科教学工作的前提;把握课程特点,拓展交叉学科知识,是提升教学能力的重点;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高校综合实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满足社会需求等综合质量的反映,毕业率是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以985高校本科生毕业率来看,年均保持在90%以上,仍有近10%的本科生未能如愿毕业。笔者以某985高校学院本科生学籍数据为依据,从教学模式、培养方案、教师团队、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对未毕业原因进行剖析,从心理健康、学业管理、教学改革、管理创新等四个方面高校教务管理问题分析对本科生毕业率的影响,提出提高本科毕业率的措施和建议,为提升行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一个文明高雅的育人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应围绕高职办学特色与宗旨,在继承已有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和做法上,通过思想、制度、学风、活动等方面的思考与探索,大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体育基础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的设置方向,为更好地指导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民族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部分,它的改革必须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及职业的要求,培养出能够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实用性人才.本文旨在通过对学生体育情况的调查,了解目前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的现状及学生要求,为改革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关系到独立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的规格,多年来部分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临定位不明晰、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落后、不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不适合生源特点等困境。借助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胜任力模型,提出找准定位走差异化路线,实训理念与设施应与时俱进,加大投入与拓宽渠道,着力培养具备专业胜任力知识与技能的会计人才;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明确学生功能角色定位,提升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塑造学生优秀自我形象和职业态度,开展会计价值教育,培育良好品质与动机等方面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20.
终身教育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终身学习的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三个大的维度。在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过于偏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导致学生关键能力不足、学校对“学生关键能力”定位不准确造成培养方式与实际情况偏离、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保守阻碍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学校跟企业契合度不够,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多跟企业沟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在终身教育的视角下,革新职教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此外,国家教育机关应制定一个统一的高职学生关键能力教学评价标准,使学生掌握受益一生的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