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所有方法和技能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2.
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要强化阅读的语言积累训练,拓宽语言积累的课外渠道,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积累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3.
许海 《陕西教育》2011,(9):43-4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逐渐形成语文能力质的飞跃。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抓好语言积累有助于学生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而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为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能力,最简单的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怎样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呢?实践告诉我们,积累是运用的前提,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现笔者根据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对语言积累的体会. 一、强化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可见,诵读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丰富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抓好语言积累有助于学生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而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为  相似文献   

8.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中最为简单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既然如此.语文教学应该从小学低段开始就设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提高其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因此.我一直努力寻找着打开低段学生语言有效积累的金钥匙.下面将谈谈自己在近几年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一、构建积累运用新体系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而这个听说读写能力又主要折射于语言活动 ,阅读活动主要是对语言材料的感知与领悟过程 ,就是调动原有语文材料和语言经验 ,通过联想、想像、分析、综合 ,进而理解所读材料的过程 ,这个过程离不开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说话和作文则是调动自己平日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 ,用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一个人语言积累、语言经验越丰富 ,他表情达意也就越流畅、越准确、越生动。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只能依赖于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要加强阅读训练,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积累语言,在博览群书中积累语言,在听说读写中积累语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潘景荣 《文教资料》2005,(5):155-15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形成良好的语感。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有助于增加文化底蕴的积淀和语文素养的形成。2002年我参加了省级课题《丰富语言储备,构造奠基工程》的实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对学生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把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积累,阅读积累,生活积累,运用积累,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一、教学中丰富积累,感悟作品语言内涵,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课堂教学是语言积累的主…  相似文献   

12.
英语是一种语言,要掌握它必须首先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进行语言输入与储备,进行语言知识积累.而后开口说英语,表达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言实践的因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真正达到敢说、乐说、会说的境界,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使用英语的综合语言能力.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让学生积累英语知识.……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能力的建构。学生语言(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是靠语言实践,即“言语学习”。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桂英 《辅导员》2012,(33):41-4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通过不断积累养成了语感,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将使学生终身受用。一、"听"中促积累(一)听磁带,养习惯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书都配有一盒磁带,充分地利用好这盒磁带,经常反复地听。学生耳熟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语言训练能够大大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唤醒学生心底的语言学习意识,于随堂教学中通过遣词造句、教育游戏、品读美文,让学生享受语言积累的过程;并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培养小学生语言积累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也就是说:欲畅吐,必先海吞。海吞不是囫囵吞枣,而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学会巧吞,进而会吞,直至善吞,养成语言积累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丰富的语言材料是语文素养重要的构成部分.没有语言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课堂上有些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词汇贫乏,往往不能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中四次提到了语言积累,特别强调通过阅读进行积累,通过生活进行积累,通过运用进行积累,这将对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为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说则“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写则“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通过积累形成的语感,形成的深厚语文素养,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相似文献   

19.
语言积累是指语言积聚的一个动态过程,一般包含语言材料、语言技巧和语言知识等方面的积累。语言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拓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初中学生记忆力、理解力较强,处于积累语言的黄金期。此时运用合理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心底对语言学习和语言积累的热爱,将有效提高学生语言积累水平,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