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高职院校提出了整合社会资源、校企融合、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系统要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通过"共生态"办学模式,订单培养为主要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的系统设计,探索了经济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有效地保障了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并通过实践彰显了工学结合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任建红 《职教通讯》2011,(10):61-63
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合作形式、推动内涵建设等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企业管理视角下,仍有些因素制约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以"人才"铸就工学结合的运行动力、以弹性学期制迎合工学结合的运行"关键期"诠释工学结合"将企业和学校有机结合起来,将用人与培养人有机结合起来"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动力机制是调动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合作机制,一是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二是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学结合"模式的创新课程改革机制,一是课程目标突出"双证"课程,实行"双证融通",二是课程模式实行"工作过程化",三是课程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三学期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目前职业教育与市场人才需求与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即建设的内容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构建和课程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验实训建设等一系列方案。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良性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和企业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生的就业力的需要.提高工学结合的实效性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的有机结合,共同参与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6.
何平  石阶安 《考试周刊》2008,(16):35-37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国家明确要求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要在职业教育中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应不少于半年.工学结合涉及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学校与企业是两个具有不同第一追求目标的机构,学校以育人为第一目标,追求社会效益,企业以赢利为第一目标,追求经济效益;要实现两者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目标的相对性统一,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基本特点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具有职工和学生双重身份,教学与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肖付良 《教育与职业》2012,(18):101-102
文章首先指出目前地方性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然后提出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层进式"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基于工学结合的宽泛式"三明治"学期制和教学管理体系、培养"三性一体"的师资队伍、建立教材和学材"主辅合一"的教学资源库、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构建课程考核与资格取证相融的综合测评体系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对策,达到输送真正的技能型商务英语人才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施校企双主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介绍了校企双主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质量监控评价等方面的做法,希望能为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双主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实施主体上的误区;二是培养过程上的误区.为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和实施双主体、全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改革,从而实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促进工学结合的实践途径——项目课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必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拟从项目课程建设的角度,即在研究项目课程的基本理念与内涵,以及项目课程的特征等的基础上,来初步探讨项目课程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途径,期望能对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学校建设中的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与辐射、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只有搭建好校企合作这个平台,专业改革与建设工作才有落脚点,高职教育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在与企业合作中,探索出一条"校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基本建设、共同进行实践教学管理、共同完成岗位技能考核"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课程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途径,是教育机构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而设计的学习计划或方案,是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所做的设计与规定。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主流的今天,开发出适应时代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工学结合需求的新型课程,已成为当今中职学校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当今中职课程的现状、工学结合课程开发需解决的问题、课程开发的步骤及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4个环节,简要阐述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发计算机专业的工学一体化课程。  相似文献   

14.
姚波  林强 《考试周刊》2010,(22):208-209
课程开发、建设和实施是学校各项教学建设核心工作之一.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于开发、建设和实施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课程。因此,必须掌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工学并行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带动专业建设并引领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模式之一。运用"工学并行"的培养模式指导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优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实训紧密的结合起来,对推动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高职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相衔接的重要理论模式。我国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庞大,专业设置种类繁多,同一学校不同专业实施相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高职院校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条件,按照专业特点与发展要求,积极推进差异性、多元化的"工学结合",搭建院校、学生和企业桥梁,实现多主体协同并进的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17.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其中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从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电子产品故障检修"工学结合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模式,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和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因此,在应用统计方法课程中采用此模式,能够取得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姬慧 《成才之路》2014,(18):I0004-I0005
工学结合是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人才教育模式,也是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模式。只有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其次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而最重要的是必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结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针对连锁经营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弹性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该模式的关键是围绕核心能力培养合理安排教学周期,并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为了推行“弹性学期制”工学结合模式,高职院校必须更新观念,出台相应的保障制度,实施与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