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20年来,中国的印刷出版业经历了一个跨越式发展过程。20年前,中国所有的报社都还在采用铅字排版,随着印刷科技的发展,激光照排、飞机运送报纸版面纸型、卫星传版、直接输出整页彩色版面等先进技术不断在报纸印刷中得到应用。今天,一个全新的报纸出版印刷时代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每天翻开手头的报纸、杂志,首先给人最直观的感觉:眉清目秀。那乌黑呆板的铅字体正悄悄地退出汉字印刷物,代之而来的是清晰整洁的激光照排。中国新闻出版业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技术革命,一个崭新的电子出版产业已具雏形。这一巨变源于一项高科技的发明——汉字计算机激光照排出版系统。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毕升活字印刷术,曾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近千年之后,计算机激光照排出版系统的问世,再度引起世界的惊叹。这套电子出版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产电子出版系统广泛应用于报纸出版后,我国报纸的排版形式也随之改观。一个显著的变化表现在中缝上。一些报纸在采用激光照排后,一改过去铅排时的空白中缝,或利用中缝在其间排印文字;或对版心宽度作出调整,压缩中缝;尤其是那种采用无中缝的版式,更是独辟蹊径标  相似文献   

4.
数字报业应用需求分析 我国报业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几次大的技术革新,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激光照排、新闻采编、资料数据库等系统的建立和普及,使报业相继告别了“铅与火”、“纸与笔”、“剪刀加浆糊”的作业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出版时代。如今报业出版信息化手段渐趋成熟,多数大中型报社都拥有适于生产流程和资料管理的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的报纸出版过程。  相似文献   

5.
要说1992年报业技术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我看首推国产彩色激光照排系统投入生产性使用。它标志着国产电子出版系统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使报纸出版迎来了五彩缤纷的时代。《澳门日报》喜占头魁 1992年1月21日凌侵1点许,在澳门日报社的印刷机房里,工人把最后一张PS版装上胶印机的转轮。机器启动了,一张张花花绿绿的报纸吐了出来。随着机器的调节,报纸套印的4条规矩线迅速重合在一起,此时,套色准确的报纸犹如一条彩河从印刷机里流淌出来。人们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化作了“成功了!”“成功了!”的欢呼声。印刷彩报的“主角”——北大方正彩色激光照排系统第一次亮相便以卓越的性能、出色的质量大出风头。要知道,此时距该系统运抵澳门仅55个小时。于是,澳门日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编排的实现图文合一、整版输出的彩色中文报纸。  相似文献   

6.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报纸出版普遍采用了电脑激光照排技术,并有相当数量的报纸开始采用彩色印刷,这使得报纸的印刷质量大幅提高。新技术的大量运用向版面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同时,报纸行业的逐步市场化也要求报纸必须不断地提高报纸版面的视觉传递效果与信息传播质量,以更加吸引读者。这是当前报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教育中,报纸编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与史、论鼎立,不可或缺。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随着激光照排技术的产生与应用,出版印刷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报纸编辑学由此成为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学科;而随着报纸竞争的加剧,办报理念以及报社对新闻编辑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在现实的新闻工作中,报纸编辑  相似文献   

8.
《电子出版》2003,(1):20-21
出版和印刷本来是两项业务,由于它们密不可分,我们不妨称之为出版印刷业吧。这里的出版印刷业指的是出版社、报社、杂志社和各类印刷厂。到文章结尾时,出版印刷业的概念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又发生了些变化。出版印刷业技术发展 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国家,古老的华夏文明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更是为文明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得以蓬勃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王选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攻克了汉字激光照排的难题,中国的出版印刷业开始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的崭新时代,这是中国出版印刷业的又一次革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报业为代表的出版印刷业又开始了告别“纸”与“笔”的革命,报纸生产不但全面采用了激光照排系统,前端的新闻采编也开始采用基于网络和数据库的计算机管理。今天,大部分的省级报社已经实现了从文稿管理、版面管理、协同组版、电子报纸制作、广告管理、资料检索、客户资源管理到激光照排输出的全程计算机管理。  相似文献   

9.
高科技的发展,孕育出一代新产品——激光照排系统。这一系统在报版编排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使报纸印刷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告別了传统的“铅与火”,迈人“电与光”的新阶段。激光照排,是编排工作的崭新领域,认识并运用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激光照排使版面旧貌换新颜激光照排,是将计算机和激光照排机联网,配以排版软件所组成的编排系统。编辑改完稿件以后,微机员首先把一篇篇文稿录入计算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激光照排技术在我国大城市报社的普及,报纸的出版和印刷已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的时代,报纸内容随时存入光盘。与此相对照,我国对新闻资料的加工整理,却仍停留在“剪刀加浆糊”阶段,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信息信心播的需要。而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80年代就已首先  相似文献   

11.
前言 回顾报业二十多年来的技术革新之路,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功地从计算机接收新华社电稿、图像处理、激光照排为代表的应用发展到以新闻综合处理系统为核心的出版全流程的应用。无论是第一次告别“铅”与“火”的技术革命,还是第二次甩掉“纸”和“笔”的技术革命,都对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两次技术革命,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全面提高了报纸内容、报纸印刷质量,极大提高了报纸出版时效。  相似文献   

12.
郭毅  李宁 《编辑学报》1995,7(4):236-238
激光照排技术的产生并用于排版工作引起了出版流程模式的重组。激光照排技术凭其先进的特性,越来越为出版领域所普遍采用。然而,与此同时,给出版机构管理者的工作也带来了新的内容。下面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谈谈激光照排部门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提供舆论支持讴歌抗洪精神──出版部门合力推出一批抗洪救灾图书署文本刊讯新闻出版署十分重视做好反映抗洪救灾图书的出版工作。新闻出版署党组召开专门会议,对抗洪救灾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有关明确要求,安排出版了一批抗洪救灾重点图书。这些抗洪救灾重点图书包...  相似文献   

14.
湖北推出一批抗洪救灾图书胡菊湖北省出版界为配合抗洪救灾工作,积极行动起来,及时组织安排出版了一批反映当前抗洪救灾工作图书。省新闻出版局专门召集有关出版社召开了一次抗洪救灾选题协调会,使出版社能够结合本社实际,在实施出版中突出各自特色,各有侧重,避免了...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新闻出版署十分重视做好反映抗洪救灾图书的出版工作.新闻出版署党组召开专门会议,对抗洪救灾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有关明确要求,安排出版了一批抗洪救灾重点图书.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激光照排技术被应用到新闻出版印刷领域,报纸的出版环节告别了铅与火,走向光与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九十年代中后期,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编网络的建立,使出版工作又有了新的飞跃,出版工作的变革、出版流程的提速成为可能。就校对环节来说,如果前者可以称之为照排校对的话,那么后者则可命名为网络校对。网络校对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工作流程尚在探索中,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江仕国 《新闻窗》2007,(4):73-74
报业技术发展的历程 技术的历史,也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历史,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以汉字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为代表的激光照排系统和计算机排版系统的应用,使报纸生产过程彻底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为报业的信息化建设拉开了序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制作报纸过程中,编辑与制版已广泛采用 CTS(电子计算机编辑激光照排)技术,从而使一大部分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但是在印刷过程中,仍然有不少体力劳动工序。为使这一过程自动化,日本读卖新闻社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一周之内组织出版《抗洪救灾卫生防病工作手册》戴晓峰,韩建国针对大灾之后可能出现大疫的情况,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在一周之内组织出版了《抗洪救灾卫生防病工作手册》,第一批出版的一万五千册已于出版当日免费及时发往灾区和...  相似文献   

20.
大师王选的十个梦想 1.发展激光照排系统,告别铅与火 2.发展基于页面描述语言的远程传版,告别报纸传真机 3.发展开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告别传统的电子分色机 4.发展新闻采编和资料检索系统,告别纸和笔 5.开拓海外华文报业市场 6.发展激光直接制版,告别软片 7.开拓日本日文出版系统市场 8.出版系统的栅格图像处理器进军欧美西文市场 9.进军广电业 10.从地图出版系统着手,进入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