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校课程领导主体,是指在学校情境中利用权力和影响力实施课程领导,构建民主、合作的学校文化,促进学校课程发展,实现学校课程愿景的团体和个人。学校课程领导主体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角色的复杂系统,由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课程专家等构成。整合学校课程领导主体系统,应使学校课程领导主体有意义、有能力、有条件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形成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构建学习型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首先构建先进的领导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构建领导文化的根本.它时领导文化的构建指明方向、提供方法、提出要求并引领其创新.  相似文献   

3.
领导文化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能够引导公众意识,对领导者和领导活动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领导文化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从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领导文化建设的意义、领导文化建设的要求以及领导文化建设的途径三方面入手,对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领导文化建设进行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日显重要,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已成为新时期评价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内容。探究危机领导,构建有中国特质的危机领导方式成为新的研究期待。在研究过程中,从哲学方法论上追寻领导危机的路径依赖,利用其价值和事实两个层面论证契合领导危机的诉求。厘析传统型危机领导的路径依赖模型,在对传统型加以借鉴的同时,运用"三论合一"、"源流共治"的理论及方法,构建新形势下对危机有效领导的路径依赖模型。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领导理论作为当前一种流行的教育理论,对西方教育领导与学校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机制有诸多借鉴意义.文章从梳理分布式领导理论的产生背景和主要理念入手,在分析我国高校领导模式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转变传统领导理念、培育新型组织文化、塑造权力共享环境、构建全员领导模式等维度切入,不断优化高校领导模式,提升高校领导力,推进高等教育强国进程.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校推进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方式集中于制度建设,有必要在领导行为和管理机制上做出新的探索。分布式领导作为一种激发全员活力、发挥群体智慧的领导理念在教育界获得关注。大学分布式领导具有多人员共享、无边界协作、任务型情境、非正式影响的特征,其实施框架由目标体系、运行系统、文化系统、动力系统、能力系统5方面构建。民办高校应结合自身发展阶段,遵循设计与生长相结合的原则,分阶段、有重点地实施和完善分布式领导。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下,遵循高校教育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高校政治辅导员的重要作用。具体地说,高校政治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有引导作用、对大学生的行为管理有规范作用、对大学生的学习发展有促进作用、对大学生的时代精神有激励作用、对大学校园秩序的稳定有维护作用、对大学生的班团组织有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从个体领导到团队领导:民主构建学校课程共同体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课程领导不再纯粹是一个人领导的概念,而成为基于民主决策基础上的团队领导概念。校长领导课程实践,应该集合行政部门、课程专家、学校教师、社会家庭等各方力量,构建学校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的课程共同体,尤其是充分激发和调动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阐述有氧搏击操的健身锻炼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我校构建有氧搏击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我校构建有氧搏击操俱乐得到学校领导重视、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对搏击操充满浓厚的兴趣、有充足的场地器材设施.  相似文献   

10.
李勤良 《文教资料》2008,(11):75-77
赵树理笔下的老杨同志是典型的老党员形象:朴实真诚、深入群众、求真务实、一心为民.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是迫切需要一个扎实成熟的领导队伍.老杨同志的许多领导技巧和作风对当代的领导干部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要并非指的是一种时态,而是一种思想态度和意识,以及一种崭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教育的全部蕴念所在。根据后现代基本精神,本文力图重新审视教育过程中目前已被广泛认可的师生关系,从一种全面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视角反思传统的师生关系,从而对师生关系问题形成新的有益的认识,即师生关系应从二元对立的主客关系转变为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由单向的知识传授关系转变为双向的平等对话关系,从理性保障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情感保障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诠释学作为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在以前类似于修辞学、语法学、逻辑学,从属于语文学。到了20世纪,诠释学由一种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论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理论。诠释学的哲学转向与世界意义的多元化转向并行。随着古典诠释学向现代哲学诠释学的转换,诠释学不再仅是对经典文本的诠释而具有多元化的意义,从而为自己找到广阔的诠释空间,因此在诠释学的视野下比较诗学也具有更加开放的被诠释可能。以诠释学为背景,进一步探讨比较诗学在学理意义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便会发现:比较诗学之“比较”不是工具论意义上的一种手段而是存在论意义上的一种思维方式,从而为比较诗学学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As debate continues around the nature and values of educ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ask the question of what factors motivate a student to engage with the ends of a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n this paper, a broad, holistic view of learner motivation, derived from Aristotelian ethics, is used to provide a model to drive institutional change.
Focussing on the approach of on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to the particular accommodations required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the paper identifies three factors which motivate students, a failure to engage with the aims and ends of the educational project, a failure to see that a particular learning aim is worth attaining, and a simple lack of will-power to attain it. To each of these failures a social cause is identified, and a change in both the i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the individual learner's approach to their education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4.
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及其法律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解除权是法律赋予合同当事人在其自身利益遭受违约方的行为严重损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违约救济权利。或者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签订时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作为保障合同当事人双方民事权利、义务实现的一种方式,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将导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因此,其在合同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理论界及实务界看,对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方式及其法律后果认识颇有差距。笔者以为,研究合同解除制度中解除权的行使及其法律后果,发挥理论对实务的指导作用,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确保交易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的科学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进行的关键就是要构建科学有序的组织管理机制,构建多方受益、分层推进的活动运行机制,构建三结合的内容创新机制,构建双向受益的基地建设机制,构建多渠道的资金保障机制,构建学习型的思政队伍机制,构建多元化的绩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与图书馆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机遇。本文基于和谐社会的内涵简要论述了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图书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枢纽;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达到身心和谐;能培养人们的保存意识和宽容精神。最后提出了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图书馆应该努力做到以人为本,转变图书馆观念;加大投入,加强图书馆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完善图书馆服务功能;保证人才配备,加强图书馆管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Teaching practitioners in all education sectors commonly face expectations to engage in ‘learner-focused’ teaching, although the term is defined and interpreted in a myriad of ways. In higher education, some studies have examined links between learner-focused teaching and academic disciplines.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tudy which investigates the ways in which practitioner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 areas conceive of, and report,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eaching. For 344 lecturers in a polytechnic in Singapore, data from the Approaches to Teaching Inventory indicated that these lecturers, as a group, reported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eacher-focus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Further, lecturers teaching a subject in a ‘hard’ discipline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a teacher-focused approach to teaching for that subject. Conversely, those lecturers teaching a subject in a ‘soft’ discipline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a learner-focused approach.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for staff development will 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对法律行为附加停止条件,是当事人自由意志的体现,与法律应否承认该法律行为从而赋予其强制力没有必然联系。停止条件的法律意义不在于影响法律行为效力的产生,而在于影响法律行为效力的内容。就是说停止条件不应该是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而应该被看作是决定法律行为中特定之履行或者执行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ntrasting predispositions of a group of working-class and middle-class undergraduates to using nepotism to gain advantage in the labour market. Drawing upon a Bourdieusian framework, it is argued that the middle-class students, whose habitus was aligned to the field, were more likely to express a willingness to utilise whatever networks they could to secure a ‘foot in the door’. Meanwhile, the working-class students, who were more insecure about the legitimacy of their participation within a middle-class field, expressed a commitment to a form of honour which ruled out using contacts on the grounds that it was morally unacceptable. They discussed a desire to ‘prove themselves’ which is arguably symptomatic of a deeply ingrained reliance on meritocracy. I explore how this may arise due to their habitus having developed within a dominated position in society where respectability is crucial to generating feelings of self-worth and value.  相似文献   

20.
孟子的文论思想是先秦儒家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方面孟子的思想更是独树一帜,它涉及到创作主体、创作背景、语言表现,读者修养、阅读态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除了刘勰、严羽等少数几位文学理论大师以外,还从来没有哪位哲人能像孟子这样把文学批评问题阐述得如此深刻,如此系统。具体来说,孟子的文论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知人论世;(二)以意逆志:(三)养气知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