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开辟宗教学研究专栏。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马克思对此有过非常深刻的论述,他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他认为,基督教是普遍化了的东方神学、特别是犹太神学,庸俗化了的希腊哲学、尤其是斯多葛哲学相混合的产物;它在西方国家神学统治地位的建立,证明它是“顺应时势的宗教”;近代新教的阶级基础是市民阶级,“加尔文教是当时资产阶级利益的真正的宗教外衣”。马克思主张科学地认识宗教的起源,“我们必须重新进行艰苦的研究,才可以知道基督教最初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2.
塔列耶夫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罗斯著名宗教哲学家和神学家。作为教会神学家,他的神学思想却不为非官方教会意识所容忍。他企图建立一个普遍的神学体系,但认为只有基督教哲学是不够的,还需要“生命哲学”。在他的神学思想体系里,教会意识遭到贬低,因此,他具有鲜明的改革倾向。在俄罗斯宗教思想史上,塔列耶夫占有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本文选择塔列耶夫具有独特性的神学思想进行介绍,特别是他对基督教的本质的理解,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以及对宗教生活中的实质观念如祷告、信、望、爱等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纷纭的当代西方哲学思潮中,新托马斯主义是唯一有组织的、有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后盾的官方哲学,是当代基督教神学在哲学上的代言人。它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最恶毒的攻击。一、新托马斯主义演变概述新托马斯主义是西欧中世纪的托马斯主义在现代的复苏。托马斯主义是以意大利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为代表的中世纪后期的经院哲学。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赫赫有名的经院哲学家。他一生写了许多著作,其中《神学大全》是他的重要代表作,被称为整个托马斯主义的“最高经典”和“百科全书”。他在这部著作中用基督教观点阐明了哲学和科学、自然和社会、伦理和政治、信仰和宗教等等重要问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通过阐释康德对待基督教神学的独特态度和方式来揭示康德哲学的独特性及其意义。康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批判,并不想否定基督教信仰,而是要瓦解基督教神学的“知识论”基础,清算前康德哲学中的“神学一本体论”传统,康德既从其哲学基础上批判了基督教神学为论证基督教信仰所采取的那种使“神学”和“本体论”合二为一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又竭力为基督教信仰的合理性作独特的辩护。由此,本文阐释了康德哲学对信仰与知识、本体与现象、理性与知性等所作的独特区别的独特意义,揭示了康德哲学对前康德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传统的独特修正和超越。  相似文献   

5.
耶稣会基督教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是神学和科学的结合 ,它使利玛窦成为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和理性主义思想、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的传教士。利玛窦的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 ,集中地体现在他对异族文化的充分尊重和超越宗教神学领域的宽阔的文化视野———理解、尊重和赞美中华文明的“中国观”。  相似文献   

6.
让·梅叶(1644——1729)是法国路易王朝统治时期的一位乡村神父。同时他又是一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是宗教唯心主义和一切有神论的不可调和的敌对者。在18世纪法国思想家中,有不少人坚决反对基督教会和宗教的宇宙观,但是只有梅叶的战斗的无神论才成了反抗阶级社会基本原则的直接武器。研究梅叶的无神论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它可向群众宣传无神论,反对宗教迷信,使人们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这正如列宁所说的:“一个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7.
柯尔律治是一位宗教思想家。他从浪漫主义哲学角度发展宗教思想,对很多重要的神学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思考,并提出保护基督教要理的唯一途径在于沿着由浪漫主义哲学提供的体验方向重新解释这些要理。  相似文献   

8.
费尔巴哈将哲学从天国拉回了人间,从关注神性回归到了人性。"类本质"一词则是他在揭露基督教本质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立场,引用并发展了类本质理论。二人都站在唯物主义的高度上,揭露了宗教神学的秘密,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是人本质的异化。但是由于当时时代背景和个人理论基础、及哲学目的等的不同,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类本质理论在概念内涵、理论目的、理论视域、论证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9.
一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这样讲过:“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在这里将宗教视为“人民的鸦片”。我们知道,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依赖感。费尔巴哈曾说过:“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作为依赖感,宗教表达了人们在自然与社会外力面  相似文献   

10.
十 哲学、宗教孰“更更”? 笔者上论中指出:恩格斯没有明确指出哲学与宗教二者的具体位置。我们不妨回到上文C的模式的思路上去—— 这里,哲学宗教是“和”的关系,字面上二者属于同层。恩格斯原话中的逻辑重点在于:意识形态在上层建中有建筑中有共特定的地位,这就是一个“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地位。这一“更更”地位,是对于他上文中正在论述的“国家政权”即上层建筑的另一组成部分而言的。国家政权反映经济基础,关系是“直捷”的;虽然“它刚一产生,对社会来说就是独立的,而且它愈是成为某个阶级的机关,愈是直接地实现这一阶级的统治,它就愈加独立。”(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9页)。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思想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核心内容和本性所在。费尔巴哈在打破以往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基础上确立了唯物主义自然观,把它作为其人本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并以“感性思维”提出了关于人的“类本质”和“宗教情感”等人本主义观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并以实践思维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重新界定了人的本质的内涵和实现途径,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变革世界”,实现了关于人本质认识的历史性发展和飞跃。  相似文献   

12.
哲学与宗教虽然是两种独立的意识形态,但从人类哲学认识史看,一般地说,唯心主义与宗教常常有亲缘关系。唯心主义是精制了的宗教,而宗教则是唯心主义的粗鄙表现。在人类历史上确有过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神学的合流,而在“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其他“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这种唯一  相似文献   

13.
但丁的《神曲》有浓厚的基督教(广义)思想. 任何一种宗教思想的具体内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宗教观念也要发生变革。”①封建社会的基督教是对奴隶社会基督教的继承和改造。当封建社会逐渐崩溃,资产阶级生产关系逐渐发展时,它又慢慢地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吸收、消化、改造,最终脱胎为资产阶级化的基督教,成为“在商品生产的社会里”“最适当的宗教形式”。②文艺复兴是西方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时期。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对神权、教会及禁欲主义发起了猛烈的冲击。但基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对于新兴的资产阶级来说,消灭基督教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他们反对的是封建社会和封建主义的宗教——天主教神学,并没有反对宗教本身,更不是消灭宗教。“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生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③文艺复兴时期首先出现在德国后来卷席全欧的宗教改革运动的成果,不是基督教的消灭,而是基督教的资产阶级化.这种资产阶级化的宗教观念.在当时,有利于人的解放,也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相似文献   

14.
费尔巴哈(1804—1872)是十九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抨击宗教神学和批评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斗争中,“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13页)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费尔巴哈从根本上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创建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但是费尔巴哈却是一个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恩格斯曾经形象地指出过:“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  相似文献   

15.
早期基督教既是犹太教和希腊哲学的融合,也是古代东西方文明汇合、交流进程中的产物。不了解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也就难以了解西方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同样,不了解东方文化对整个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的影响、以及这两种文化在许多方面相互对立、相互补充的关系,也很难了解东方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西方基督教神学包括教会性和人文学“两个基本的言述维度”。欧美基督教神学近百年来发展的基本趋向是人文学方面的日益扩展和教会性方面的日益衰微。“神学的人文学扩展表现为神学与现代人文学术各种分化的学科(哲学、伦理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社  相似文献   

16.
首先,我想澄清的是这样一个观点: 科学活动在原则上是不隶属于服务于神学的,不隶属于服务于儒学的,科学活动在原则上也不隶属于任何哲学。科学是超越宗教差别,超越民族、党派和文化地域差别的。科学是普适的、独立的,它自身便是自身的主宰。 但请注意这“独立”二字。从某种程度上说,独立并不等于孤立。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想到马克思。在马克思看来,任何一个社会中,物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条件可以称为社会的基础,思想、政治制度、法律规章、宗教、道德、艺术、哲学和科学等则被他列为社会的上层建筑。这组成上层建筑的每一个概…  相似文献   

17.
新托马斯主义是现代西方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公开的宗教哲学流派,是以梵蒂冈为国际中心的天主教会的官方哲学,是论证基督教教义(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一支)和教会的政治思想路线的工具。梵蒂冈则通过它所控制的遍布世界的各级教会及掌握的巨额资产,竭力促进和支持新托马斯主义的传播。从理论体系来说,新托马斯主义主要是复活被天主教会称为“天使博士”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唯心主义。但是它按照当代资产阶级的要求、适应当代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歪曲地利用了现代自然科学,对僵死的经院哲学涂上了“新”的、“现代化”的色彩。因此它又被称为“新经院哲学”、“现代托马斯主义”。  相似文献   

18.
哲学对于世界的认识根本上是对于人类自身的认识 ,它是通过对自身的认识来理解世界的。本文认为 :哲学从近代摆脱宗教神学的控制 ,到马克思“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完成了从近代的哲学人化到人化哲学的转变 ,使得人成为哲学的真正主题。马克思哲学的关键之处不在于对世界唯物性质的肯定 ,而是对外部世界和内在心灵世界的批判和改造 ,这一趋向、追求使人不断地超越自我和世界 ,不断地使自我和世界获得崭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神学的基本教义表现为对上帝的信仰,古希腊哲学的核心理念是理性。它们是西方人精神世界中的两个基本特质,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基督教神学与古希腊哲学的关系表现为信仰与理性的碰撞。文章以基督教的发展历程为参照,考察古希腊哲学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基督教神学的影响,结论是:基督教神学与古希腊哲学的关系在基督教发展历程中表现为神学对哲学的顺承、弘扬与反叛,具体表现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上是信仰与理性的基本对立、相互融合、最终决裂。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神学的形成,是由古典文化、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相互杂糅而形成的,它的形成历经了早期的教父哲学和后来的经院哲学两个阶段。基督教神学的衰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文章主要从神学内部来探析其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