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与智慧属于意识活动的两个不同层次。知识告诉人们对象"是什么"、"怎么样";智慧能够把人引向好的生活。智慧来自于知识,知识可以转化为智慧。现代大学以培养人为目标,它的使命中必然包含着"转识成智"的内容。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哲学教育在"转识成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大学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哲学教育,这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大学的教育水平是衡量大学质量优劣的根本条件;大学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良好的贯彻"深入浅出"思维,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刘丹 《中国教师》2013,(2):40-42
<正>一、探析通识教育的宗旨,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通识教育,也称"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9世纪的欧美学者鉴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体系被严重割裂,于是提出了"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便能够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4.
大学课堂是大学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教育的立足之本,是为学习者需要而存在的。但是,当前大学课堂呈现出照本宣科和"学分课堂"的形态,其背后是现实的知识课堂生态文化,而知识课堂走不出杰出人才。为此,大学课堂亟需革新,亟需实现知识课堂向人才课堂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育的目的及任务在于培养出具有广博的知识、独立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个体。如今随着社会的变革,大学教育之本逐渐偏离轨道,需要我们重新认清和构建知识经济时代下大学教育之本。大学教育应该着眼于长远,以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只有这样,大学才能不断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能够担当社会主体责任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6.
从理念、策略与方法三个角度,析论大学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化及其实践。大学通识与基础教育深化的根本理念,在于"回归人本身"这一基本立场,只有将教育落实到学生的生命之上,我们才能够彻底矫正现代大学的物化与工具化的趋势,使人成为教育的主体,而使大学所传授的知识,可以真正为学生创造道德的福祉。  相似文献   

7.
英国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积极推动各大学在U-S模式下开发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开发注重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不断适应合格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并制订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统一的"平衡性"课程计划。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一是大学应与中小学校紧密合作;二是应适应中小学教师补给的实际需求;三是应体现职前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新要求;四是应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8.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育变革中,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倍受重视.但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则少有人关心。由于中小学教育实践的丰富和复杂,来自不同背景的合作者之间的沟通事实上非常困难,人的改变过程复杂而充满变数,合作的教育变革中的大学教师应谋求"扩展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此类变革的要求。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育变革内在的复杂性,要求作为合作伙伴的大学教师也要谋求"扩展的专业发展"。本文尝试提出了一个包括教育背景知识、中小学课程知识、教育变革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等七项内容的"扩展的专业发展"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9.
大学通识教育:回顾、反思与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是大学本科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在不断演进.反观大学通识教育的脉络及其内容精髓,大学通识教育不仅是研究知识、关爱未来生活的教育,更是培养人的价值理性、守护大学"精神家园"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冯建立 《时代教育》2012,(11):241-242
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育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强、知识体系宽广的科学学科。21世纪的中国体育教育改革要坚持"全民健身计划"的原则,让大学生参与其中,不仅"育体"、"育心",同时还要"培智、育德、育美"。本文介绍了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大学体育教育的基本地位和作用,深入探究了大学体育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分析。  相似文献   

11.
约翰.亨利.纽曼是英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他认为,大学的本质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大学应教授普遍完整的知识,大学的唯一职能是教学,大学教育应是自由教育,大学中教学应和科研相分离。纽曼的这一大学理念既有一定的现实启迪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知识三角"生态系统观强调教育、研究和创新三大知识领域协同发展的逻辑原理。近年来,在"知识三角"逻辑驱动下,欧洲发起了新一轮大学改革浪潮,比较典型的是芬兰阿尔托大学的改革。借鉴欧洲大学改革经验,在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程中,政府应在政策上、体制上和模式上注重"知识三角"协同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三角"的"正外部性"效应。  相似文献   

13.
国家开放大学是电大系统的整体战略转型,其转型目的是提高质量、促进发展。教育知识管理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知识的共享、促进开放大学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素质教育。特别是针对大学这种高等教育的阶段,更是要以人为本,通过"人本化"的教育管理方式,才能够培养出全面的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人本教育理念,这一新生的教育理念正被各个大学所吸收,本文就此展开对人本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学与社会其他机构的区别,就在于其是一个"讲理"的教育及学术机构,"以理服人"、"以理育人"为其基本的教育宗旨。大学之所以要秉持"以理服人"原则,是因为只有"讲理",才能显示知识、文化、科学的魅力,才能以知识、文化、科学、德性来感染人、熏陶人,亦即有效地"育人"。而大学中所讲的"理",无疑都是文明之理、公正之理、科学之理、智慧之理。大学中讲理的机制或平台,是"教授会"、"评议会"等教师的专业性组织。讲理的方式是民主协商及"自己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促使大学内部建立起自治性的学术规则,形成稳定的文化传统,遵循教育规律办事,是大学制度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时代开启了一场"重塑教学"运动,其对大学教学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技术、观念以及思维三个方面。以信息技术为表征的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大学教育提供了技术便捷,从而在知识生产模式、知识获取方式和知识传播途径上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基础并重塑了大学创新教学的知识根基。"自媒体时代"在教育观念层面对传统大学课堂中的教师权威提出严峻挑战,并为大学创新教学所推崇的民主协商、人格平等、宽容理解等理念的落地生根奠定了社会基础。信息社会对大学传统教学冲击最大的当属"互联网思维",从而"用户思维""共享思维""整合思维"和"跨界思维"成为大学创新教学走向深化的实践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约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论述的"教育的目的"这一观点与大学教育的实际相结合,探讨了大学教育的两大一般性目的:首先是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去学习;其次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以这两方面的目的指导大学教育,以期大学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宽广视野、能够切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育应该积极参与到"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这是现代大学生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良好契机,也是现代大学教育实现传播民族文化使命的最佳时机.规范的民间文化搜集整理技术与档案化的科学意识是现代大学教育急需的知识准备.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育革命"使我国高等教育异化为政治运动与知识控制,高等教育遭遇到严重挫折.为了高等教育的"巩固、调整与提高",20世纪60年代继续推行重点大学政策,提出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控制学校规模与优先发展重点大学为重点.它之所以得到发展,一方面是出于纠正"教育革命"错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府权力控制知识生产的重点大学政策的内在逻辑.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重点大学政策虽然以改革苏联体制为目标,在实践中依然没有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在大学管理体制上集权统一;第二,在知识生产上,表现为重视自然科学类知识生产,忽视乃至压制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生产.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学习目的和过程是媚俗和碎裂的,造成他们在思想意识上"无心"、在知识结构上"无力"适应创新社会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这与大学教育主体自主意识的缺失、大学教育方式方法的僵化、大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滞后等不无关系。为提升大学生学习质量,积极培养其科学与人文精神,大学有必要回归教育的美育本质,凸显"育人成己"办学理念;抓好大学通识教育"有效期",强化学科专业态度;注重学问式教学探究,化知识为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